2022年敬德书院工作汇要——媒体宣传

时间:2023-06-12 浏览:5

2022 年书院媒体宣传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秋季会讲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的对外宣传;二是中国教师·敬德会讲关于“新课标与传统文化教学”的对外宣传。此二者作为年度会讲的品牌项目,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集中体现了书院对教育热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研思路,利用多渠道媒体打通海淀教育与社会各界的对话交流与互动互鉴。


一、秋季会讲宣传


9 月 28 日 是孔子诞辰 2573 年纪念日,当天,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委员会、中国实学研究会在敬德书院举办“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庭教育”秋季会讲。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殿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齐家、中央党校教授王杰等专家学者,与海淀区学校的干部教师代表就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融合发展,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展开深入讨论,超过 6500人通过线上参会方式分享了会讲成果。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北京日报、人民网、凤凰网教育、搜狐教育相继完成了会讲报道宣传。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吴谨表示:海淀区近年来开设了“海淀家长学校”系列课程,借助海淀教育信息化 的特色优势,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 式为广大家长持续提供全方位、全 链条、全要素、宽视野的家教支持和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教育效果,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引领、 以课程培训为基础、以专职及志愿者队伍为运作实体、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创新为载体的海淀家庭教育区域模式。海淀教育将切实贯彻“双减”政策精神,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的工作要求,实施好中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课程,有效提升干部教师家庭教育辅导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总结、推广实践经验和成果,持续促进海淀家庭 教育区域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本次会讲还正式发布了“海淀区中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课程纲要”,标志着海淀教师家教指导能力提升走上科学规范之路。“此课程纲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海淀教育发展实际 , 不断深化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系统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框架和课程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家学校课程建设,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全面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工作依据。”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表示。 此外,8 位来自海淀区中小学教学一线的干部、教师代表就家庭教育与家校社协同育人相关论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和交流。通过一系列报道,海淀的家庭教育科研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


1.jpg


二、“中国教师·敬德会讲”宣传


2022 年度“中国教师·敬德会讲”是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共同主办的教育论坛,是教育思想与观点交融、汇集、碰撞、对话的平台。


12 月 20 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共同主办的“新课标与传统文化教学——中国教师·敬德会讲”在线上开讲。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社长姜钰等领导出席活动,与专家学者、海淀区校长代表就新课标与传统文化教学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彭吉象,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组核心成员吴欣歆,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部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李晓东,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部副主任吴东在会上进行了主题发言,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校长王海霞、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王玲湘在会上介绍了学校的教育实践与成果。


本次线上会讲通过海淀教育云直播平台、北师大出版社视频号、中国教师报视频号、中国教育报思想者视频号、百度百家号等媒体同步直播,超过11000 人通过线上参会的方式分享了会讲成果。光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官方微信、中华读书报、海淀报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实时跟踪报道。在疫情最严重的期间,报道宣传从未间断,保证了会讲的宣传影响力与新闻时效性,为疫情期间广大海淀教师线上学习提供了高质量的研修平台。


2.jpg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