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敬德书院工作汇要——秋季论坛

时间:2022-06-07 浏览:3

2021 年 9 月 28 日 -29 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文化书院、中华孔子学会、中华书局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协办的“书院文化传承与教育改革创新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全国书院高峰论坛”在海淀区敬德书院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德育中心主任张广斌、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吴谨、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北京大学教授王守常、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等专家领导出席论坛。论坛线上线下共有超过 14 万人参会,与会者如沐春风,近距离体验了一次书院讲学的文化魅力。


13.png


目的意义:

1. 聚焦书院育人模式对当代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2. 关注中国历代学者教育思想对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启发价值与现实意义。

3. 搭建中国书院界专家学者与包括校长、教师在内的教育实践群体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4. 促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多方交流与对话。


2.png


我们该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新之路?回望数千年中国教育史,以书院为载体的古代教育的育人模式、教育理念蕴含着无尽的教育智慧,值得今天的教育人从往圣先贤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教育经验,不断“与古为新”,与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实现汇通,为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1.png“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的根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德育中心主任张广斌同样表示,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系列政策文件。我们要立足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入新阶段;聚焦新要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本问题上取得新共识、新突破;面对新情况,探索教育改革的文化创新之路。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吴谨在 28 日的论坛中指出“中央文件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这样的要求,明确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改革进程中的实施方向。”吴谨表示,传统文化书院教育应与当下教育改革精神保持一致,当前进行的教育变革是深层次的教育变革,直接指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性问题。


3.png


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表示,当下教育面临“双减”的挑战,很重要的一条是对学校教育管理以及教师时间素养的调整。“学校教育管理的时间约束,课后服务、教学时间的安排,每节课占多少时间、课堂教学时间要素、课程类型时间差异等,在回答这些问题、落实‘双减’政策的时候,优秀的教育传统文化中关于时间丰富的内涵和丰富的理论,都可以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谢维和说。


“孔子主张‘学思行’结合,强调修身养性和道德的教化,这仍然与今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标一致。”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表示,本次论坛就是要探讨中国书院的育人特色及其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古今的历史实践经验,发挥书院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作用,为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参考。充分借鉴比如教学相长、虚壹而静、因材施教、学思结合、长善救失、有教无类、启发教学、知行合一、改过善迁、言传身教、师道尊严等这些重要教育思想,体现我国古代儒家处理教育问题的思想主张和实践智慧。



5.png


当“美育”的价值在时下的教育体系中愈加凸显,北京大学教授袁济喜在以《“天文”“人文”之辩与古代美育思想》为题的发言中特别提到,今天从事美育教育要倡导学生的真性情,要尊重其个性、天性,不要轻易用所谓的正能量、负能量来定义。


如何“养成君子”?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建议,中小学生应该有多读传统经典的学术修炼,“至少要引入他们进入这样的阅读方式”,只有认知传统,才能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书院教育为中华思想文化传承与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书院文化中崇尚开放、不拘一格的精神许多到今天仍可以给当下的教育改革足够的启示。


6.png


7.png


北京大学教授干春松表示,我们从书院文化中汲取营养,倡导传统文化进入课堂,但如果只是增加学生背诵的时间,这是增加了负担。“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经典中感受‘感动’,这才是最关键的。”他提示,不同年龄段接受的方式不同,是否让童蒙去懂大道理,传统儒学的确做的很好,有开蒙《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最后读春秋等等,但是现在有一些超前性的安排。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通过线上进行发言表示,传承创新要了解现代社会文化需求之处,要融入时代,不能食古不化,是从传统中接受力量、接受可供学习前进的要素,传统书院与官学、私学三足鼎立是从北宋开始承担起来国家的人才培养工作。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难度。他特别提到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需要书院在做成人教育的时候可以创新地考虑如何符合时代教育需求。


8.png


9.png中关村中学副校长杨亮谈到学校书院建设时表示:德育在书院教育中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中关村中学汪德昭书院创建“德育 + 特色课程”的书院制路径。强调社会道德建设与个人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本次论坛场外,设有书画雅集。邀请著名蒙古族画家、北京中国书画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促进会委员,著名国画大师焦秉义先生遗孀阿拉坦高娃(汉名:金显芝)参与雅集,并举办“祖国吉祥,瑞鹤朝阳,美丽辽阔大草原,万里祥和万里鹏程”精品书画展。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实验小学学生书画作品展也在书院游艺苑中供来宾观赏。北京至臻一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赵同科等书画众家欣然前来为书院雅集添宝献墨。


10.png


11.png经过一天半的深入研讨,本次论坛于 9 月 29 日下午落下帷幕。闭幕式上,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致辞(中国实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徐治道代为宣读),王杰会长指出:书院文化传承与教育改革创新立德树人的核心精神与主张“求真务实、知行合一”、提倡“经世致用、躬行实践”的实学思想高度契合,这些精神与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和思想基础。号召大家一起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2.png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