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敬德书院工作汇要——学术课程
敬德书院围绕提升海淀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和师德修养,积极研发并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培训学术课程。2023年敬德书院紧扣教育热点问题,创造性的开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通史概论课程”和“《黄帝内经》研读课程”。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通史概论课程
中国传统科技与技艺是优秀种子教师科学素养课程重要内容,谈到传统科技与技艺,我们往往会想到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青铜器、陶瓷,还有我们在故宫看到的宏大建筑,以及在家中随处可见各种摆件等等。中国传统科技与技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中源远流长,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实物佐证。它体现了劳动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跨越时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中华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本年度,敬德书院联合海淀区优秀种子教师工作站,邀请中科院李亮、李劲松两位老师,为海淀区优秀种子教师带来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通史概论课程,以提升海淀区优秀种子教师的文化素养。
了解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有利于帮助教师从发展的视角来理解人类进步。通过中国传统科技与文化的学习,丰厚了教师的人文元素,帮助了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利于科学方法的倡导,促进科学思想的传播,增进对科学与社会相互影响的理解,有利于中小学生向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传统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术精湛,富具特色,社会人文内涵至为丰富,是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和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展现.认识和理解传统科技与技艺有利于我们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认识和理解传统科技与技艺,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的传承与弘扬。教师可以将相关内容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增强学生对区域文化习俗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这些鲜活的学习内容中去感悟、认识、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海淀区优秀种子教师共有1760人次通过线上参与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通史概论课程的学习。
二、《黄帝内经》研读课程
根据两委计划要求,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干部教师队伍,开展多层次教师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修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素养,更好地辅助学校中医药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敬德书院于2023年10月11日-11月29日开设了《黄帝内经》研读课程。
课程首讲当天,书院迎来了首批中医药文化课程班70余位学员。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宋官雅副院长、燕海霞副院长,北京市海淀区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办公室袁学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利敏研究员全程参与开班仪式与课程首讲。开班仪式由海淀教科院敬德书院高丹老师主持。
海淀教科院燕海霞副院长肯定了书院以往课程班的工作与成绩,赞誉了学员教师们奋发进取的学习斗志及创新精神。她援引习总书记“教育家精神”的指示,号召海淀教师们通过课堂内外的坚持与努力,争做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人民好老师。同时,她希望课程能够促进海淀中小学教师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思想,发挥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价值,去创造、生成具有校园特色的跨学科课程及活动。
海淀卫健委作为海淀中小学中医药文化进课堂项目工作的重要支持平台与合作伙伴,殷切希望能够发挥自身专业作用,与海淀教委联手,共同促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有序、有效、优质开展。此外,袁主任还将卫健委自制香囊赠送给课程班学员,代表着双方单位的友好合作与相敬相知!
《黄帝内经》自开设以来,每堂课教师参与度保持在60人左右,受到了区内教师的热烈欢迎、学习气氛高涨踊跃。八次课程集合了宣传微信、专家课件、授课视频,将课程的资源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转化、宣传,将课程效应与影响发挥到最大。同时,书院课程及培训服务也得到了授课专家的一致好评,参与教师纷纷表示,《黄帝内经》课程为他们打开了学习中医理论、开拓教学方法的新路径,启发他们在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得自我与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滋养与重塑。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