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敬德书院研究成果
敬德书院高度重视工作成果的积累,凝练,逐步形成了以成果创造为导向,以教学培训为根基,以过程管理为抓手,以协同配合为方式的成果创新策略。
书院通过成果创新将干部教师、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特色工作团队,提炼形成了包括《中华文化教师素养读本》《进德为本》《诚敬致用》《木铎德音》《敬德书院文化手册》等在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2019年为了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梳理治院思想,提升办学品质,书院决定集中力量重点打造《敬德行远》《敬德诗集》《敬德书画集》三项成果,为成立五周年献礼。
一、《敬德行远》
五年的工作实践,书院人付出了艰苦地努力,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海淀教育工委、海淀教委的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累计完成600余次培训活动,参与培训学习的干部教师达到了30000余人次,接待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的教育同行数以千计。敬德书院已经成为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研发基地、创新基地和师资培训基地,为海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全面系统总结现代教育书院的办院理念与实践经验,2019年3月书院全体教师组成编委会,开始系统梳理敬德书院办院理念、功能定位、课程实践及书院相关研究成果,编写《敬德行远》一书,致力于总结创办现代书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淀教育实践经验,也为各界同仁创办现代书院提供参考和借鉴。全书包括:创办书院、书院观览、书院功能、书院课程、书院研究、书院影响、我与书院、学员感悟及书院未来共计九章六十一节,合计28.5万字,前后历经5个月的细心编撰于8月付梓成书。
《敬德行远》一书以其结构的完整性、逻辑的系统性、内容的全面性、思考的借鉴性、成果的丰富性成为今年秋季论坛的重要学术成果,也是敬德书院发展历史的阶段性总结,具有很好的文献价值,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及教师的普遍认可和欢迎。《敬德行远》一书还作为书院学术会议交流资料,在第八届东亚书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19年中国书院学会年会上进行了交流和宣传,得到了与会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厦门筼筜书院、厦门朱子书院院长王维生先生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书可以收入《中国当代书院丛书》;中国书院学会理事、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华伟副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特聘副教授青山大介(日)、湖南人极书院副院长刘伟等专家学者纷纷索要此书,以全面了解敬德书院的办院思想与实践探索。
二、《敬德诗集》
学会创作格律诗是诗词素养提升的第一道门径。作为教育者,尤其是语文老师,在教授学习古典诗词时,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自身不会创作格律诗,尽管在学术视野中有许多格律知识书籍,但是通常理论性大于操作性,造成教师对诗词写作与欣赏的脱节,知道诗词好,意象意境的欣赏也能述其一二,但从根本的平仄格律上却难以贯通透彻地讲解。
《中华诗词赏析与创作》是敬德书院第一个长期类的学术课程班,主讲专家是国家一级作家、知名词人,时任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蔡世平先生。蔡老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2002年以来,在现代语境下创作的“当代旧体词”,被权威学者称之为词体复活的“标本”。蔡老师的诗词联创作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创作为本,要让人人都会创作。让格律诗走下神坛,走到当代的普通人中间,用当代的语言当代的情感写当代的旧体诗,让这一传统社会中文人固有的技能以他真正的面目走入教育者之中,提升教师的审美情趣。同时,廓清可能存在的对格律诗的错误认识,真正的古典诗词不是喊口号不是老干体。
所以,在授课形式上,培训非常注重实践的创作、讨论、修改,而不仅仅是理论的单一灌输。学员每节课后都有诗词创作作业,然后蔡老师将理论讲解融入到对学员的诗词作品的总体评析中,富有针对性的评析,让学员与诗词零距离接触,没有了因学院派繁琐理论的束缚而带来的创作畏难情绪。课程培训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创作特别强调一对一的点评,课上课下,围绕诗词作品,个性化的指导让许多老师的创作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次,诗词创作常常以眼前景入诗,蔡老师起第一句,然后让学员以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体验来完成诗,诗歌马上与每个人的实际生活及经验联系起来,当下的生活马上进入了格律诗创作,创作载体与创作内容没有了“隔”,非常熨帖。第三,蔡老师通过解析大量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与学员分享创作时的生活、心理历程,漫谈式的讲座能激发学员创作的热情。
蔡世平先生在《敬德诗集》首发式上讲话
只有学会了创作,有了创作的滋养,才可能领略古典诗词格律对仗的音韵美,从心理上克服了学习格律诗写作的畏难情绪,增加了与古典诗词的亲近感,才能将“我”与诗词融为一体,体悟古典诗词的凝练、含蓄的情感表达与传递出的古典意境美,学员收获非常丰富。应学员的要求,课程一共开设了三期,培养了百余位教师,大部分学员己经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为学生讲授诗词,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蔡世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书院累积了学员的千余首作品。
为了呈现海淀教师的学习成果,给其他区域提供海淀教师诗词学习的样貌,同时也是希望通过诗词看到我们海淀教师的人文风貌,看到我们研习传统文化的孜孜以求,看到未来我们久处诗词中的儒雅气象。2018年10月书院启动对学员作品的修改与编辑工作,在蔡世平老师的倾心帮助下,2019年1月正式结集出版《敬德诗集》这本书。本书收了80位学员的733篇诗词联作品,以及9篇优秀学员的学习感悟文章。在2019年3月31日,《敬德诗集》一书举行了首发式暨诗歌朗诵会,30余位学员现场参加并且分享了自己的学诗感悟,大家现场作诗,现场朗诵自己的诗作,气氛非常热烈。
我们既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感到欣慰,也为中华诗词的传承代不乏人感到欣喜。
三、《敬德书画集》
书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它可以陶冶人情操,是培养人的品质和修养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和路径。敬德书院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通过中国书画艺术,陶冶教师性情,不断增强教师文化艺术修养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聘请高校专家、学者面向海淀区近200名中小学教师开设了“书法赏析与创作”“中国书画赏析”等课程,对增强教师艺术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敬德书院书画雅集
在开设课程的同时,书院还注重邀请知名书画艺术家开展笔会雅集活动,通过艺术交流与切磋,积累优秀的书画艺术作品,为海淀区书法美术教师提供真实的艺术创作范例。五年来,书院先后组织书画艺术家进行了十余次书画雅集活动,用优雅圆融的书院环境创设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引发学者深入交流书画创作思想与美育教育实践,同时积累不同风格的书法、绘画作品近300幅,成为敬德书院重要的艺术收藏。2019年秋季论坛,书院编辑印制《敬德书画集》,供来访人士鉴赏、交流、学习。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