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敬德书院信息化工作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17 年初中办、国办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印发文件,凝聚共识,明确任务,更是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向高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1 世纪的今天越来越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同。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与传承,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尤其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全面融入国民日常生产和生活,互联网+ 的快速兴起更是深层次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如何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时代,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地传播给大众,传播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中去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依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以及海淀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敬德书院持续开展基于互联网+ 背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索与实践。
一、增加设备必要投入,提升管理水平,优化和完善硬件环境
系统硬件维护是书院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本年度信息系统日常运维按照制度和规范严格操作,认真执行设备与系统巡检记录制度,对已老化的网络线缆、监控设备、音频线路进行了必要的更新,确保信息系统的运行稳定、可靠。
为进一步提升书院网络服务器的安全运行能力,避免恶意攻击带来的损失和不良影响,确保网络服务安全可靠。2017 年7 月、2018 年11 月分别将书院官网服务器、APP 系统服务器转移到教科院技术中心统一管理。每个工作周技术人员对全部软硬件系统功能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排除系统故障,每一次巡检均建立规范的台账报告,全面记录各个分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严密的防护措施、规范的系统维护,保障了书院服务器的可靠运行。
二、 “敬德书院官方网站”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敬德书院官方网站”于2016 年9 月28 日正式上线,2018 年10 月根据上级要求,官网域名调整为http://jdsy.hdjky.org.cn/ 。根据本年度网站运维工作计划2018 年11 月对网站主页面进行了优化设计,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突出了书院主要业务的宣传力度。经过三年的建设官方网站已经成为全面反映敬德书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学术研究与师资培训情况的专业网站,既是广大用户了解书院各项工作情况的门户,又是联系书院、获取传统文化资源、学习传统文化课程的综合平台。
2018 年5 月网站技术人员与书院教师密切协同,开发了书院导引系统“图说敬德”,于5 月16日正式上线运行,通过多媒体手段为用户更方便、更全面的介绍书院办学理念,办学条件与文化环境,得到领导的认可与用户的普遍欢迎。
2018 年书院网站运维团队为用户提供了包含敬德动态、敬德课程、学术研究在内的9 大模块,23 个子模块的丰富内容,2018 年制作各个模块页面800 余项,涉及书院宣传、新闻、课程、资源等内容,全面反映书院的工作动态,学术成果及课程资源建设情况。
三、“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
敬德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是2014 年10月建立的旨在快速反映书院动态、及时宣传课程成果、密切学员与书院联系、展现书院良好对外形象的信息宣传服务平台。
随着书院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不断深化,课程资源不断充实、日益丰富,专家学者以及学员积累了众多学术及学习成果,有计划开展整理、提炼、编辑工作,将宝贵的成果转化、加工成可供普通用户学习的资源成为微信公众平台运维的思路。
敬德书院微信运维管理团队,在原有宣传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比重,以专题化、系列化、多样化的方式向用户持续推送学习资源,将展示工作动态为特点的宣传平台转变为学习平台,其积极作用正在得到逐步显现,微信用户数量稳定增长。2018 年5 月10 日,敬德书院导览系统(手机版)正式上线运行,为用户更好地了解书院提供了新的通道。2018 年12 月微信报名功能得到技术改进,实现了与官方网站报名系统的数据对接,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官网平台顺利完成书院课程报名和活动报名,在使用便捷性、操作习惯性、数据规范性、管理统一性方面取得进展,增强了用户的应用体验感。
四、 “敬德书院APP 客户端”尝试线上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敬德书院APP 客户端”是书院开发的基于手机和移动终端的传统文化教育应用系统,功能比较传统网站用户操作更加简便,由讲堂、听吧、学刊、专栏、互动等在内的共计12 个功能模块构成,为用户提供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在内的信息支持服务。由于其面向移动终端的特点,更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同时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的信息互动与分享,在学习内容供给、信息呈现、结构组织、可选择性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支持。2018 年5 月7 日正式启用,并进入日常运维阶段。2018 年9 月服务器地址变更为:http://jdsyapp.hdjky.org.cn,12 月完成新系统部署并投入使用。
五、“微视频学术课程”探索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新方式
敬德书院是海淀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的基地,成立以来逐步形成了包括“读经、会讲、研修、学术、游学”课程在内的完整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开展了大量师资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受到广大干部、教师的认可和欢迎。
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海淀区中小学的深入实施,提高教师队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书院2016 年启动了存量课程资源后期制作项目,2017 年一期项目完成,2017 年9 月启动了二期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按计划于2018 年6 月完成课程成果审定,并结项。至此,书院已经积累传统文化教育微课程总计达950 余节(一期200 节+ 二期200 节+ 积累200 节+ 音频微课350 节),成为海淀教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2018年9 月该项目的第三期200 集(阳明心学100 集+论语研读100 集)的工作任务启动。
敬德书院微视频学术课程技术标准格式:1080/50i ; 分辨率:1920 x 1080; 图像幅型比为16:9;量化比特数:8bit 或10bit;取样格式:4:4:4或4:2:2;音频取样频率:48kHz。
截止2018 年底,书院历时四年建设初步形成了网站、微信、APP 客户端三者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彼此联动的技术架构,聚集了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体,根据平台数据统计,截止2018 年12 月20 日,微信长期用户3733 人,网站长期用户5706 人;微信和网站推送信息近1900 条(页);全部图文信息阅读累计13 万余人次,阅读次数累计25 万余次。为今深化和拓展网络化学习活动积累了经验。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