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主题会讲

时间:2016-05-27 浏览:736

     “敬业源流洙泗长,德行化雨助芬芳;会将贤圣千秋事,讲与神州万学堂。”2015年12月26日,“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继续在敬德书院明德讲堂召开第二讲。第二讲主题为“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 乡村的三尺讲台,事关广大乡村孩子的命运,更关乎整个民族的未来。在新的形势下,330万乡村教师如何支撑起乡村教育的发展,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点亮乡土文明的智慧之灯,是本次会讲的重要议题。

       会讲采用“破题+文化解读+教育解读+领导发言+专家讲授+一线教师探讨”的策划方案,使整个流程显得浑然一体。通知一发布,就引起广泛关注。会讲限报30人,电子票在短短时间内即被抢空。报名听众来自山东、重庆、湖南、安徽等13个省市地区。来自一线的地方教育局局长,来自偏远山区的乡村教师,都为会讲建言献策。

image.png

       本次会讲,由86岁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敬德会讲本年度轮值主席顾明远和82岁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共同坐镇列席,由中国教师报总编审刘华蓉主持。会讲伊始,海淀区教科所所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颍惠为本次会讲破题。之后,楼宇烈教授为会讲致辞。他说,教师的任务是传为人之道,授为学之方,解偏蔽之惑。现在乡村组织结构在瓦解,使我们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image.png

       紧接着楼老的致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从乡村教师的现状,面对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阐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勇、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局长方华、重庆奉节县永安中学教师张祖安从专家的角度、领导的角度和一线教师的角度对会讲主题进行了解读。异彩纷呈的会讲,不时引起现场听众的微笑和掌声。即使会讲时间已然超出一个多小时,会讲听众依然觉得意犹未尽。大家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观点研讨,更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真实对接,让我们为乡村教师的发展做得更 多!

       与此同时,敬德书院的工作人员不论是在讲堂内添茶加水,还是在讲堂外协调各项工作,从专家接待到听众安排,从资料发放到桌椅摆放,从保安保洁到厨师后勤,每一处细节都力求到位,每一次服务都令人满意,每一分热情都带来回应,为敬德会讲的第二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就在会讲当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如果说,农业是国计民生之基,那办好乡村教育,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根基。因此,以“乡村教育”为主题的敬德会讲,再次产生巨大影响。会讲之后,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教师博览等媒体,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加以报道。除去会讲信息的集中发布外,《中国教师》等杂志还额外刊登了敬德书院荣誉院长楼宇烈、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颍惠、敬德书院学术委员徐勇的发言全稿。人民网、搜狐网、腾讯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甚至弋阳教育网等地方教育网站都大力进行了转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认为,会讲中真挚的感动,深邃的思考,是这个冬日带给广大乡村教育从业者的最深刻的暖意。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