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霞:跨学科融合,把分科课堂转为全链条成长能量场
作者:夏明霞(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校长) 夏明霞校长 当“分科教学”遇上“跨学科融合”,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用8年探索出全新答案。从12个主题实践群到“课堂-项目-评价-协同”的四大策略,将碎片化经验升级为系统化育人体系,并成为海淀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鲜活注脚。 破茧成蝶 从零散探索到体系建构 从2017年起,学校开始从传统的分科教学向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组成六个课程团队,积极研发学科融合课程。课程由最初的散点式,逐步被梳理成体系,形成了12个跨学科的主题实践活动群,构建起“主题引领、学科联动、任务驱动”的跨学科学习活动的初步模式。 多年来,学校经历了项目案例开发、案例与策略提炼、“线上线下”混合资源建设、教师跨学科设计能力培养这四个扎实而关键的阶段,最终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道路上,实现了从摸索尝试到课程体系构建、从个体实践到团队共进的跨越。 2023年6月25日,海淀区“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项目阶段成果交流现场会在北京石油附小召开,学校的《垃圾分类我能行》《校园趣味定向》《用窗花装点节日氛围》三个跨学科课程案例与农科附小《再探二十四节气》课程案例进行了现场展示,生动呈现了跨学科课程的育人成效。在点评环节,专家组强调了“课程育人”的核心地位,并指出:零散的跨学科案例实践不足以支撑,必须将碎片化经验整合为结构化、系统化的育人体系。 北京石油附小一直秉承“聚能于石,油然而生”的办学理念,激发师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能量的聚合与教育的自然生发。为此,学校紧抓住这一有效途径,以“课堂育能、项目绽能、评价促能、协同聚能”四大策略为驱动引擎,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支持体系。 课堂育能 以任务链驱动知识转化能力 学校打破传统的跨学科知识技能拼盘,转向问题解决的跨学科素养整合,探索出六阶深度教学模型,以主题情境为场域、以思维进阶为主线、以素养表现为导向,通过任务链推动课堂从单一走向融合、从浅层走向深度,驱动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 例如,在“为校园设计一个动物乐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的核心任务就是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为校园设计一个动物园并参与竞标。老师没有提供标准化解决路径,而是引导学生拆解问题,共同设计出了这个任务链,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执行”转向了“主动建构”。老师在设计任务链时不再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流程,更像是一条见证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共同成长的路径。 项目绽能 以真实情境激活实践创新潜能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项目绽能”是学生综合素养生成与能力释放的关键环节。学校纵向贯通学科,横向联动实施场域,孵化出了诸如读《三国演义》做文创T恤、探寻北京中轴线、为校园设计动物园、探寻一粒种子的旅行等一批特色化教学案例。 多年来,我们迭代升级,为学生提供虚实融合、个性自适的泛在学习空间,鼓励他们自主开展项目学习。学校还鼓励对智能设备感兴趣的学生协助解决校园里的真实问题,比如为追光小铺设计研发了自动售卖机、为绿洲小岛里的小动物设计自动喂食器等。不同场景和资源的学习,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评价促能 以多元评价激发成长动能 在实践探索中,北京石油附小构建了以内容维度、主题维度、过程维度为支撑的三维评价体系。为了激发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内驱力,学校建立了真实的社会场景评价机制,以“油币”作为一种全校通用的评价手段,实现了评价的过程化、生活化和多元化。 学生的跨学科项目产品可以通过学校的拍卖会、追光市集、追光小铺等多种途径进行售卖,其他学生用油币购买。最终,我们将传统评价体系转化为可视的成长凭证,让“评价”从终点走向起点,从结果转向生成,从单一走向协同。 协同聚能 以多方联动构建育人生态 协同聚能是跨学科主题学习从局部探索走向系统建构、从教师课堂实践走向全员育人合力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以“生态共育”为驱动,构建开放、协同、持续的育人生态。 首先,建立以年级组长为负责人的管理机制。各学科教师以年级大组为单位进行行政管理,年级组长为各年级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统筹者、协调者,负责从备课到实施、总结反思的全过程组织管理,从而打通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施过程中的堵点。 其次,形成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新样态。学校打造“研究型教师成长共同体”,形成了“学前培训备课、设计宣讲——学中实施推进、教学共长——学末复盘总结、反思分享”的流程。整个过程由学校正高级教师、市级骨干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参与指导与评估,从而形成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研新样态。 第三,激发“家长合伙人”的育人资源。学校充分挖掘家长职业背景与兴趣特长,开发家校联动跨学科项目学习,邀请家长一起参与指导学生开展跨学科项目学习。于是,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家长就从“旁观者”转变为“项目指导者”,深度参与到跨学科项目学习的全过程里,这不仅为项目注入专业知识,还通过分享真实的职场经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北京石油附小将持续深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不断优化模式创新,推动育人模式从“知识传递”向“能量聚合”的转型。学校还将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把优质经验转化为区域教育改革的强劲动能,让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光辉在学生身上“油然而生”。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海教思维”)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