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小学:“燃·科技”课程点燃学生创新梦想

时间:2025-07-24 浏览:36

图片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指明了清晰的改革方向。从《意见》中,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敏锐地捕捉到了两个核心关键词——课程与资源。我们认识到,必须充分利用并发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资源的优势,构建一个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并将国家课程、课后服务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一体化的科技课程体系。


于是,我们结合学校特色,对“燃·科技”课程进行了重新优化与构建,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找到一条科技育人的有效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未来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1

依托“幸福教育”体系

构建“星星之火”科技课程


多年来,玉泉小学精心打造了“玉泉人·育全人”幸福教育课程体系。我们深入挖掘并发挥学校在科技、航天、军旅、劳动与实践等领域的独特优势,以五大学科领域为横向坐标,以学生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纵向坐标,构建了一个覆盖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时空的、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梯度的完整课程体系。


“燃·科技”课程体系依托学校深厚的科技底蕴和独特的课程理念,构建了具有玉泉特色的“星星之火”科技课程体系。这一体系同样涵盖了基础、拓展和实践三类课程,旨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科技课程,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点燃学生的科技梦想。


2

整合两大核心课程

打破学科壁垒


玉泉小学的科技基础课程体系由常规国家课程和“STEM校本课程与科技+”两大核心组成,其中STEM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有机整合学科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来达成,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学习体验。


3

依托多元载体

个性化分层培养


学校的科技拓展课程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和不同儿童个体的发展需要而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分层培养。它包括科学趣问角、小课题研究、科技知识竞赛、科技社团、少年科学院。


科学趣问角,这是师生、生生互动研讨科学问题的空间,科学老师和学生都在趣问角上发布问题,吸引其它学生来寻找答案并回复;小课题研究,学生确定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由中科院的专家、研究生或科技行业的家长做导师,指导课题进行研究,学期末面向学校召开成果发布会,并指导优秀项目申报科学建议奖或金鹏科技论坛;科技知识竞赛,在中高年级展开,营造科技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科技社团,依托社团重点建构了体系化的、层次清晰的课后服务科技课程,包含三级科技类社团,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


4

创新打造新课程

科技实践多样化


科技研究课程即科技实践类课程,包括科技主题班名、“春分工程”进课堂、科学家进校园、科考研学课程、馆校合作课程、幸福农场课程、家庭科技课程、科技节课程、校园文化课程。


科技主题班名,四年级以航天主题来命名班级,如天问一号班、北斗一号班;五年级以中科院的著名科学家命名班级,如钱学森班、华罗庚班等;六年级以世界名人命名,激励学生做改变世界的中国人,如牛顿班,爱因斯坦班,袁隆平班等。


科学家进校园、“春分工程”进课堂,学校定期将中科院国科大的研究生“春分工程”引进课堂将中科院的专家请进校园,为学生上别开生面的科学课。


科考研学课程,学校充分利用好中科院的丰富资源,使其科研基地成为学生的研学基地,每学年开设多个研学线路。研学归来后,各年级组织研学线路代表队进行了研学展示汇报活动。


馆校合作课程,我们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大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馆、高能物理研究所、航天二院等单位进行“馆校共建,将科学课搬进了科技馆。


幸福农场课程,学校与三元农场合作,开展科技农业实践课程。在那里学生在充分体验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学习智慧农业,如学生了解体验智能温室等。


家庭科技课程,一是利用假期时间布置科学实践作业;二是鼓励有科技背景的家庭,在父母的引领、协助下,与孩子一起完成一个科技项目的探究;三是“我家的科技之星”课程,即让父母是科技工作人员的学生完成一次对自己父母工作的调研。


科技节课程,这是三、四年级的“燃·科技”主题开学典礼+科技嘉年华活动。


校园文化课程,学校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校园文化。例如,明德楼从“探索身边生活中的科技”“探索广阔世界中的科技”到“探索虚拟世界中的科技”三个维度,构建“无处不探究 无处不科技”的科技特色文化育人场域。


从这一课程体系不难看出我们对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路径。学校既设计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适性基础课程,又设计了面向有兴趣和潜力学生的个性化拓展提升课程,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科学能力与素养的研究课程。在这样的课程中,实现了每个层级的学生都有所得、有所获,同时挖掘发现了优势学生,为其设计更适合的培养路径,为其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科技基因已经深入玉泉血脉,学校也将打造科技特色学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作为战略性举措写进了三年发展规划。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度整合多方资源、优化“燃·科技”课程,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用“燃·科技”课程点燃学生们的梦想,为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科技教育交上一份“玉泉答卷”。


来源丨海教思维微信公众号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