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蕊:小学美术书法课程开发路径
作者:杨春蕊(北京市海淀区东升实验小学) 我校小学美术书法课程的开发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以及具有学校特色的美术书法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教学材料,展开美术书法教学活动。 结合具体年级,制定多层次课程体系 在小学美术书法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最基础的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提出明确的美术书法课程目标,以此为之后的课程活动奠定基础。在这一环节,建议学校与教师认识到1-6年级小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认知差异、生活阅读差异与学习能力差异,要将学校的学生具体划分为3个年级段,分别为:低年级段(1-2年级)、中年级段(3-4年级)、高年级段(5-6年级)。 面对不同的年级段,学校与教师要注意教材选择与内容的变化,对于低年级段的学生,可以将硬笔书法与美术课程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楷体字的过程中感受书法中的美术元素,还可以利用一些国内的美术书法教学绘本,比如:《小蛇偷泥鳅》《花衣小象绘本馆:书法家的女儿》《爱吃水果的牛》等。针对中年级段的学生,建议学校与教师融入“软笔书法”“毛笔书法”的教学课程,通过讲解我国著名书法家(比如:王羲之、管道升、赵孟頫、颜真卿等)及其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毛笔书法中“抑扬顿挫”的魅力。针对高年级段的学生,建议学校与教师融入“创意性教学”,鼓励学生在原有美术书法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比如:美术毛笔字体等,以此凸显美术书法课程的特色。 成立专项研究小组,全面构建教学机制 在小学美术书法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可以充分调动内部教学力量,成立《美术书法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小组,完成以下工作,以此构建健全的美术书法教学机制,为之后顺利推进美术书法课程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第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建议研究小组教师根据现有美术课程与美术教学目标,融入书法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书法美术教学目标,比如:1-2年级要基本掌握硬笔书法的写字方法,能够正确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3-4年级要初步掌握毛笔字的写字方法,理解毛笔字的写字要领,体会传统文化魅力;5-6年级要能够灵活书写硬笔字与毛笔字,培养书法特长,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扬,成为发扬传统文化的“小骑士”。 第二,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建议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与性格,选择合适的课程教学活动,比如:1-2年级可以组织展开“用树叶体现书法创意活动”,3-4年级可以定期组织“美术与书法小行家竞赛活动”,5-6年级可以适当展开“我是小小书法家”的毛笔字创作活动,还可以将这些活动形式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对美术书法的学习兴趣。 第三,要制定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议教师要结合“三维教学目标”的理念,分别从三个不同维度对学生的美术书法课程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美术书法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建议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适当在书法美术课程中融入学生常见的生活元素。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凸显特色,紧紧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融入“生活教学”思想,将美术书法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结合。 举例分析,在1-2年级的美术书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具体事物,通过美术观念将其转化为汉字。比如:在学习“田”字的书法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要紧紧把握“美术课程”这一基础,带领学生观看田野,并且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乡村地区的“方块田地”的航拍视频,让班级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景象画下来。之后,教师可以提出“请学生们认真观察你画的图片,将图片中颜色、填充都去掉,仅仅留下边框,你看看你得到了什么?”,以此引导学生将“田”字“画出来”;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展开美术书法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身边事物,主动将美术与书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探索与学习,促使学生从小喜欢书法、爱上书法。 课程开发过程,灵活运用现代技术 在小学美术书法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建议教师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现代教学手段融入小学美术书法课程中,凸显课程的现代化发展优势,同时能够丰富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建议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年级、课程内容,适当融入现代教育活动,比如:微课教学、网课教学、虚拟仿真技术教学、三维动画技术教学等,以此将书法书写的全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促使学生产生直观感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法内涵。 在3-4年级的书法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若教师展开“硬笔书法”教学活动,则可以将“月”“日”“田”等简单的汉字作为教学主体,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三维动画的手段,全面演示“甲骨文、篆书(大篆、小篆)、楷书(魏碑、唐楷)、隶书、行书、草书(章草、今草、狂草)”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见证一个字“从符号到现代汉字”的变化与发展,认识汉字中的魅力。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提出疑问,主动参与到美术书法教学活动中,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充分体现美术课程的优越性。 组织丰富的活动,凸显课程特色 在小学美术书法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建议教师定期组织多种不同形式的美术书法活动,丰富美术书法课程体系,展现课程特色,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艺术氛围,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有力保障。艺术实践活动是美术课程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提升小学生美术书法素养,强化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平台,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汉字美术手抄报”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与已经学习的汉字,制作具有美术特色的抄报,将汉字分别以字体与美术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行评选,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教师还可以组织开设“美术书法社团”,展开各种书法、工艺品、绘画、创意美术等课外活动,将书法与各类不同的美术创作形式相结合,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此强化学生的美术书法素养。 开发小学美术书法课程,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还能够全面熏陶学生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艺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节选自海淀教科院·敬德书院《成风化人 润物无声——2020年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征文选》文章:杨春蕊《试论小学美术书法校本课程开发》,题目为编辑所拟,内容有改动)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