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茂新:《论语·先进篇》“侍坐章”诠释
编者按: 崔茂新,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孔学文化行动”倡导人,“论语汇”公益文化社群发起人。本文为崔茂新教授对《论语·先进篇》“侍坐章”的诠释。 曾皙,曾参之父,亦孔子弟子。知方,知礼义之道。吾与点也,我认为曾点说得也很有道理。 本文乃《论语》全书最美的一章,夫子不仅把四子侍坐营造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之深度汇谈空间,也体现了其深刻的教育思想与魅力无限之教育风采。 夫子首先致力于去中心、去暌隔,不要因我年长于你们而有心理隔阂,要把你们平素想说的话说出来。 子路意趣高昂,率尔而对。夫子哂之。随后夫子以“尔何如”邀约三子以言,冉有因夫子之哂自谦以对,公西华则因冉有谦对而谦谦以对,轮到曾皙,即使有“点,尔何如”之问亦不愿或不敢敞怀以言,须夫子进一步做去除其边缘化心态的开导,才坦言其志在浴沂风咏。 夫子“吾与点也”之叹旨在提醒四人,曾点之志看似玩耍游乐,恰恰是以礼乐为邦达到极致而成的万民祥和安宁、自在快乐之泰平景象,四子皆误以为夫子独许曾点,三子失望而出,曾皙窃喜而后。 夫子答曾皙四问,主旨在于破除曾皙误判夫子独许的自鸣得意。四人各言其志,可谓各适其性、各扬长才,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别。夫子因“其言不让”而哂由,非非议其志也。由、求、赤之志皆合于以礼乐为邦之道,故无可非议也。公西华年少高才仍言之谦谦,说自己只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做“大相”呢? 可以想见,闻夫子反诘之问,曾皙必定为自己误判夫子独许而羞愧不已。 本章不仅文字精美、行文跌宕摇曳,更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就学习共同体深度汇谈空间的营造言之,需要去中心、去隔阂、去边缘化,所有成员都敞开胸怀坦诚交谈,各言其志,各抒己见,不争论是非,不品评优劣。 就深度生命教育言之,夫子之教的精髓在于指引弟子躬行道义以成就自我,见弟子言行有差池则略加提醒,如因“其言不让”而哂由;觉弟子之言深旨易被忽略,则稍加指点,如“吾与点也”之叹;若发现弟子之言行合于道义且无瑕疵,自己作为权威则悄然退场,不置一言,以便为弟子依据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行事留下余地。由此可见,夫子之教实乃尊重受教者之人格独立的伟大而深刻的仁爱、友爱之教。 《论语》所记与当今生活虽有沧桑之时空暌隔,诵读本章,犹可深切体察、生动感触夫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之行教风采,四子侍坐于夫子之情境,犹历历在目在耳,如沂水春风般浸润感化着读者的生命与心灵。 天地间此等之妙文,如若不读,则何以阻止生命之萎顿,消解心灵之焦渴?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