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君子之风,和而不同——谈《论语》对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的启示

时间:2025-01-04 浏览:1

作者:刘娜(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图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是《论语》里的名句,朱熹注说:“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和而不同”指的是能容纳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而且保持一种和谐的气氛,做到这些就是了不起的君子。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启发我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并运用于班级管理。

 

一、“和而不同”思想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体现

 

“荷”谐音“和”。最初,我给班级取名叫“稚荷班”就是寓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中国人对“荷”尤为青睐。周敦颐的《爱莲说》家喻户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荷花是花中君子,它高洁、正直的品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屈原在《离骚》中有诗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千百年来,荷花成为中国人理想人格精神的图腾。班级名称“稚荷班”,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希望学生们做荷一样的君子。

 

我们的班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荷苞带着露珠和一片新展开的小荷叶,从清清的湖水中长了出来。湖水的涟漪晕开成“3”的形状,代表3班,涟漪同时幻化成一双温柔的手,呵护着小荷苞、小荷叶慢慢成长。这一汪湖水,一缕阳光共同筑起了爱的空间。在这个爱的大家庭里,激发每一个小荷苞,每一片小荷叶成长为纯洁、正直、善良、高尚的人。家校共育,这种“和”的思想,在班级标识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图片


二、“和而不同”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1. 营造“和而不同”的班级氛围。在班级中,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气质和性格。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倡导求同存异,把“和为贵”的精神付诸人际交往的实践,理解、尊重、宽容他人。每个人都要接纳不同的个体,给予同伴精神上的鼓励,行动上的支持,做到“和而不同”。

 

2. 打造“和而不同”的课堂氛围。“我的问题是、我的观点是、我赞同你的意见、我对你的观点进行补充……”我鼓励学生要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不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畅所欲言,吸取和接纳不同意见,以弥补自身思维的局限性,达到“和而不同”。

 

3.创造“和而不同”的学习生活。“和而不同”的思想启示我让每一个生命都舒展,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们的创造力得到体现,志趣得到发展。如何才能做到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把有限的教室空间,变成无限的教育的磁场。比如,我们组织了环保线艺花瓶创作与展览,自编自导了环保剧《团聚》,开展了环保小花盆的制作,开展了“小菜园”种植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个体,把节俭环保的理念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培养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

 

“和而不同”是一种方法论,运用到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中,就会让我们的班级文化得到升华,让我们的班级管理到达一种新的境界。

 

图片


三、对“和而不同”的反思

 

“和而不同”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方法论。“和而不同”思想在班级初期文化建设中体现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和而不同”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深入运用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和而不同,在和中有异,异中求同。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到新的解决的办法,达到新的恰到好处的“和”的境界。班级的管理,不依靠外力来牵制,不用外在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让学生在“和而不同”的思想引领下,成为精神独立又强大的个体。做到这点,需要走很长很远的路。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在经典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将不断将为学之道与为师之道结合起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图片


(本文刊于《敬德书院学刊》<2021年夏刊>)


图片

专栏

敬德文丛

责编 | 水芙蓉

美编 | 水芙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