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守 子孙之昌

时间:2016-04-23 浏览:1220

       2016年4月6日,敬德书院里花香静漫,浅草初萌,学庸班的学员们来到这里,在于建福教授的指导下,研读《大学》。于教授引经据典详解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文本,并查点学员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文中深意,还将自著之书赠与学员,于教授以“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说明家国情怀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君子之守”是对家风家教最好的诠释和引领,而“子孙之昌”则是良好的家风家教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最好的回报。

        一、诚意

       于教授在讲解诚意篇(《大学》第七章)文本时,认为本章是先对“诚意”做了基本的判断,诚意就要象“恶恶臭”与“好好色”一样真诚,不要用各种借口自欺,也不要人前一样人后一样,从而得出君子慎独的结论。在引述曾子的话时,于教授认为古人在习作时不可能引述自家之言,因此认为《大学》不是曾子之作。此外,他还引述“独非特孤居独处之谓也。虽与人同堂合室,而意藏于中,人所不知,己所独知者,皆君子致慎之时也。能慎其独,则能诚其意矣”进一步引领学员辨析“慎独”真意,并通过蘧伯玉不欺暗室(敬上知非,夜车止阙,见信宫闱)、杨震“四知”和许衡“我心有主”等故事来说明对“慎独”的坚守。学员们在于教授的鼓励下,分享了“慎独”的经验,并意外收获了于教授赠送的书籍。


      二、正心

       所谓正心,即: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灵,心中有愤恨、恐惧、偏爱与忧患都是不正。心有所偏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道德修养要排除内心的偏见,因为偏见比无知更可怕。


        于教授认为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三、修身

      修身即为: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 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于教授认为修养自身的关键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正己,然后正人。并利用《吕氏春秋·孟春纪》黄羊举贤的故事说明排除偏私之见,才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

      四、齐家
      于教授在讲解齐家篇(《大学》第十章)时,解读为: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将“孝”、“悌”和“慈”从家族延伸到社会去,就可以对君主、官长、民众有良好的态度与交往方式。他通过对《康诰》的引用,说明要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此外,于教授还借助一些贤者智言旁征博引:《孝经》:“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管子·权修》:“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  《孟子·离娄下》:“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内训·修身》:“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诲尔谆谆,不觉日已西斜。由已推人,由家及国,家国情怀,应以“君子之守”传于“子孙”。最后,于教授播放了吟唱版的《幽兰操》,一股沉郁慷慨的君子之风回绕于明德讲堂!蕾发古院幽,馥沁今人醉,见史书人性之光辉,正因“君子之守”而闪耀,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担当、判断、努力中守得我们从教的初心吧,可能很苦很累很艰辛,但有多少人、多少家因为我们之“守”而“昌”呀。

 

(整理:上地实验学校 张雪莲 审定:水墨丹青)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