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修己安人”

时间:2016-04-23 浏览:607

      一、2016年3月23日,“中华·敬德读书会”在书院笠僧堂如期举行。正式导读前,我们依照惯例,每期新学员见面都要来一次“相见欢”,这期的学员构成比较多样,既有传统的语文教师,也有数学教师、物理教师,甚至是盲人学校的特教教师,想必是学庸的魅力穿越千年,不分科别无关长幼,始终吸引着大家的关注与探讨。相见欢环节中,班级里产生了分别以《大学》之道而命名的四个交流学习小组:正心组、诚意组、亲民组、明德组。作为本期隆重推出的导读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于建福教授,他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学员们课前的四拜礼仪式及诵读活动,在了解班级学员构成的基础上,进而根据学情展开了《大学》的导读。

一、学古而不泥古


      于教授开篇便为在座展现了几组图片,如山东曲阜孔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石刻“中和位育”“止于至善”“养浩然正气”等等,要说明的即是:在圣贤面前人人平等,中庸的最高理念以及中国当代教育务必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
       于教授语重心长地讲道:其实,儒家和道家两者并不冲突,并不矛盾。儒道与诸子百家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他非常推崇著名教育家黄济先生的一句话:“学古而不泥古,尊儒兼顾百家。”接着,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群书治要》这部典籍,它是中国政治智慧集萃。


二、经典文化价值认同与自觉


       教师要有一种情怀和认知。比如孔孟的母亲都是中国古代很伟大的女性,我们中国古代就有很典型的女性榜样,国人没有必要去过美国的母亲节。这就涉及到一个认同的问题。又如,美国从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开始,就职仪式时一定要拿一本《圣经》。奥巴马也是如此,但奥巴马在其第二次就职的时候扶着两部《圣经》,其中一部是马丁·路德金用过的,都有其特殊的用意。这就是美国人对经典的崇拜,对经典文化的认知认同。而我们呢?现在一说到民族四大经典,恐怕很多人答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刘再复曾发表过这样一段评论:“中国人的心性在《三》《水》出现之后,往坏的方向恶性发展,双典中的反人性成了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他无意否定《红楼梦》,但此话有一定道理。于老师认为,中国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杜绝继续繁衍“三国中人”与“水浒中人”,这两种人越少,中国就越文明。我们对待圣贤的态度与对待经典的态度应当是相符的。
对待传统文化不要只是片面的认识为精华或糟粕,有的可以直接拿来用,有的可以剥离其外壳取其核心来用,如果把误导误读的东西解释透了,我们的老师有解读的能力了,这方面就不用担心。如果没有孔子之道,人民就会在昏昏之中。因为在典籍当中,有源头活水。比如对《大学》有很大贡献的程颐,给9岁小皇帝上课,他讲有两个条件,一是要站着听,以示对圣贤的尊重;二是周边的人必须不定期汇报皇帝有什么小毛病,便于讲课中有针对性地讲授。康熙5岁时便开始读经典。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唐文治有言曰:“吾国经书可以固结民心,涵养民性,和平民气,启发民智。今世欲救国,非读经不可。”牟宗三也曾道:“少儿读经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中华文化最好的货币就是经典。”读经是文明传递绝佳措施,经典奠基激发一生文化向往。读经可以建立终身的文化向往,我们不能物质文化富足,精神文化空虚。

三、国学经典教育“春天的气息”

       于教授特别强调,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个文件的意义重大,关系到家国情怀、社会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等社会重要问题。对于“正心”“笃志”“崇德”“弘毅”这些理论与口号的理解只有回到经典中才能有所支撑。 于教授还带领我们诵读了《礼运·大同篇》。他说,其中老有所养、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些都是古老的中国梦,孔子要追求的就是和乐。我们现在的经典学习重在义理,如果能够为我所用,为当代所用就更好了。


四、《大学》之道:修己安人
      (一)《大学》的成书与流传

     《大学》在后世的成书过程,是从孔子、曾子,戴德、戴圣(古本《大学》就是《小戴礼记》中的),到郑玄、孔颖达(郑玄最早作注,孔颖达作疏),再到韩愈、李翱(韩愈推崇《大学》《孟子》),然后是宋仁宗、王拱辰,司马光、喻谔,程颐、程颢,朱熹、真德秀,王阳明、李贽。《大学》在历史中一路传演,是真正的学问、真正的经典。

      (二)大学要义要道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指出,古代 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从“学其事”到“明其理”,从“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到“礼乐射御书数”“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元武宗)。于教授认为:修己安人,就是《大学》之道。王阳明曾写过:“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意思是:抛弃了自家用之不尽、取之不尽的宝藏,像乞丐那样挨门挨户的乞讨,这是一种非常可怜的迷失的状态。

       于教授此次《大学》导读,就是为了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自家的传统文化宝藏藏归何地,如果作为中国的教师都对其弃之如敝履,那么还要托着“钵盂”将去何处?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