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韩星教授一起读《论语》:下学上达——生命的展开与完成

时间:2019-12-30 浏览:434

阅读分享

分享

是一种动力

是一种关爱

是一种美德

欢迎将本文分享给

教师  中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韩星



编者按

中华·敬德读书会本学期开设《论语》研读课程,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星先生从《论语》整体思想出发,基于篇章结构但又突破了篇章解读的局限,助力老师整体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本期课程的第四讲主题是“行仁之道”,韩星教授围绕仁、仁学、行仁的方式与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发,其中关于“下学上达”的阐释给学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也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一个概念,从孔孟到程朱的历代大儒,都把仁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成为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宗旨和根本,是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指南和规范,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论语》一书,应该是一部“仁书”。即是应用仁的观念去贯穿全部《论语》,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论语》。


——徐复观:《释<论语>的仁》,《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



行仁是孔门人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方式与途径


孔门之学与教,都围绕“仁”这个核心之核心来生发的,行仁是孔门人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方式与途径:一方面由近及远,下学上达,学以成人,学以致道,求仁得仁,超凡入圣,成就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内圣外王,修己安人,成己成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实现理想社会。孔子的“仁”是在其生命的实践中展开和完成的,即“下学上达”。


学以致道,求仁得仁,成就理想人格。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实现理想社会。




何谓“下学上达”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第十四》


 魏何晏《集解》引孔安国云:“下学人事,上知天命。”


南朝皇侃《论语义疏》云:“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刘宝楠《论语正义》引颜师古:“上达,谓通于天道而畏威。”


朱熹《四书集注》引程子曰:“盖凡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


朱熹《四书或问》:“学者学乎人事,形而下者也;而其事之理,则固天之理也,形而上者也。学是事而通其理,即夫形而下者而得其形而上者焉,非达天理而何哉?”



王阳明《传习录上·陆澄录》:“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


韩星教授指出,宋儒对“下学上达”的诠释以“上达”“天理”取代“天命”“天道”。清人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通过对前人注释的汇总,得出“上达是上通于天”结论。总之,“下学上达”是说在天人互动中由“下学”人事入手修养至“上达”天道的层次,即达到天地境界,成就圣人人格。




“下学”——学做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第一》


 “下学”指形而下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是孔子当时为学生们开设的六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基本的目标是学做人。


在儒家看来,学就是学做人。

——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


儒家传统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学”,学什么?就是学做人,培养人的人格。学习如何做人就是把自己投入一个永不停止的、没有尽头的、创造性的自我转化过程。

——杜维明:《现代儒学核心乃是见利而思义》




“上达”——至于道


孔子为学的次第首先是做人,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在生活中修行仁道,其次才是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六艺”是全面的人格成长教育,基本目标是做人,最高目标是造就君子,成就圣贤。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论语·子张第十九》


 “下学”还需要“上达”,以学致道,上达天道。“肆”是百工学习制作器物的地方,百工在这里面观察、学习、制作、揣摩,最后制作器物,而君子与百工不同,君子之学不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艺以谋生,而是下学上达,进而至于道的境界。


钱穆《论语新解》:“百工居肆中以成其器物,君子之于道亦然。非学无以明道,亦无以尽道之蕴而通其变化。学者侈言道而疏于学,则道不自至,又何从明而尽之?致者,使之来而尽之之义。君子终身于学,犹百工之长日居肆中。”


钱穆《论语新解(新修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06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第二》


儒家“学”的范围很广,但这些为学无不以“致道”为指向,所走的无非是一条下学上达、由学致道的道路。君子不能仅仅满足于器物层面,君子要知道器上有道,要通过学习悟道、明道,进而至于道的境界。君子是道的担当者、守护者。


“儒家修学不在屏除人事,而要紧功夫正在日常人事生活中求得锻炼。只有刻刻慎于当前,不离开现实生活一步,从‘践形’中求所以‘尽性’,惟下学乃可以上达。”

——梁漱溟:《儒佛异同论》,《梁漱溟全集》第七卷


“孔子追求的道,不论如何推扩,必然是解决人自身问题的人道,而人道必然在‘行’中实现。行是动进的、向前的,所以道也必是在行中开辟。《论语》中所涉及的问题,都有上下浅深的层次,但这不是逻辑上的层次,而是行在开辟中的层次,因此,这是生命的层次,是生命表现在生活中的层次。‘下学而上达’(《宪问》),应从这种方向去了解,否则没有意义。”

——徐复观:《向孔子的思想性格回归》,《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




下学上达——生命的展开与完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


韩星教授认为,孔子一生就是这样经过下学上达,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超凡入圣,进入了致广大、尽精微、通神明的圣人境界。他的人生就是下学上达,超凡入圣的典型。孔子经过一生的生命实践最后也达到了与尧舜同样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




拓展阅读

孔子继承发展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仁”发展成为系统的学说——仁学。在《论语》中,有58章涉及到仁,一共有109个仁字,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就今人看来,仁的概念内涵很丰富,但孔子并没有给仁以确定的定义,只是根据对象、情景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阐述方式,表达不同的思想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能近取譬”地揭示仁的不同内涵,给后人留下了不断诠释发挥的空间。


《说文解字》解释“仁”字:“亲也。从人从二。忎,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或从尸。”许慎认为“仁”字有三种写法:仁、忎、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

——《礼记·儒行》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荀子•子道篇》


“性之未发则仁,既发则恻隐顺其自然而出。父母则爱之,次有兄弟,又次有夫妻、子孙则爱之,又次有宗族、戚党、乡里、朋友则爱之。其爱兄弟、夫妻、子孙,视父母有别矣,爱宗族、戚党、乡里,视兄弟、夫妻、子孙又有别矣,至于爱百姓又别,爱鸟兽、草木又别矣。此乃天地间自然有此伦类,自然有此仁,自然有此差等,不由人造作,不由人意见。推之义、礼、智,无不皆然,故曰‘浑天地间一性善也’,故曰‘无性外之物也’。但气质偏驳者易流,见妻子可爱,反以爱父母者爱之,父母反不爱焉;见鸟兽、草木可爱,反以爱人者爱之,人反不爱焉;是谓贪营、鄙吝。以至贪所爱而弑父弑君,吝所爱而杀身丧国,皆非其爱之罪,误爱之罪也。”

——《颜元集·存性编》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