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韩星教授一起读《论语》:以礼乐成就道德人格

时间:2019-12-30 浏览:1010

阅读分享

分享

是一种动力

是一种关爱

是一种美德

欢迎将本文分享给

教师  中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韩星



编者按

中华·敬德读书会本学期开设《论语》研读课程,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星先生从《论语》整体思想出发,基于篇章结构但又突破了篇章解读的局限,助力老师整体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本期课程的第三讲主题是“礼乐之道”,韩星教授围绕儒家礼乐文化、礼乐价值基础与内在精神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发,尤其对道德人格与礼乐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解读,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礼乐兼防而中和兼得,则性正而身安,此古人之微言笃论也。若后世之师者,教人抑情以徇伪,礼不能中,乐不能和,则性枉而身病矣。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七


阅读提要



西周礼制的价值基础是道德。

礼乐的内在精神主要是指仁、孝、义、情、恭、敬、让、中、和等。

在孔子看来,“仁”是礼乐的实质内容,是人之为人的必然要求。离开了“仁”,礼乐就成了没有意义并异化于人的具文。孔子仁礼并重,二者有机地结合统一在他的思想学说和生命实践中,显示出完整的人道观。

君子通过礼乐内外交修,便可以修己治人。


——韩星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有价值基础,内在精神与完美形式的礼乐,其目标是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升人格境界。通过礼仪、礼节、仪式进行教化,使之成为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人格境界的提升。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礼记·乐记》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礼记·曲礼上》


孔颖达疏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者,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称,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言人欲行四事,不用礼无由得成,故云‘非礼不成’也。道德为万事之本,仁义为群行之大,故举此四者为用礼之主,则余行须礼可知也。……今谓道德,大而言之则包罗万事,小而言之则人之才艺善行,无问大小,皆须礼以行之,是礼为道德之具,故云‘非礼不成’。”





“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礼记·经解》


“明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能教仁爱,则服丧思慕祭祀,不解人子馈养之道。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朝聘之礼者,所以明义也。义必明则民不犯,故虽有弑上之狱,而无陷刑之民。斗变者生于相陵,相陵者生于长幼无序而遗敬让。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而崇敬让也。长幼必序,民怀敬让,故虽有斗变之狱,而无陷刑之民。淫乱者生于男女无别,男女无别则夫妇失义。婚礼聘享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妇之义也。男女既别,夫妇既明,故虽有淫乱之狱,而无陷刑之民。”

——《孔子家语·五刑解》


由此可见道德仁义为礼之本,礼为道德仁义之具,不通过礼就不能实行实践道德仁义。礼的教化具有防微杜渐、徙善远罪的功能,能够促进人的道德修养。通过不同的礼仪形式,可以教化人们懂得仁爱、孝敬、道义、敬让,处理好各种人伦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第六》


通过礼仪的教养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内质与外文兼备是君子人格的必要条件。就是说,君子既要有文,又要有质,而且二者要相互结合,不能偏胜。所以当棘子成言“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时,子贡批评他是信口开河,“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矣”(《论语·颜渊第十二》),通过比喻给予文质关系以形象的说明,认为两者一内一外,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君子应文质兼备。


《论语·雍也第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里的“畔”字一般解作“叛”,指离经叛道。韩李《论语笔解》解“畔当读如偏畔之畔。弗偏则得中道。”所以“弗畔”即不偏,合乎中道。孔子告诉人们博学诗书礼乐这些书籍文献资料还不够,还要在生活实践中以礼约束自己,不激不随,恪守中道,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重,庄重、稳重。君主不庄重,自然就没有威严。庄重威严是在礼乐活动体现出来的,是君子应有的修养。


《论语·泰伯第八》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节制,就会觉得辛劳;一味谨慎而不以礼来节制,就会显得胆怯;只知勇猛而不以礼来节制,就会造成混乱;讲究直率而不以礼来节制,就会急切伤人。人的德行如果不以“礼”来节制,就会走向偏颇。皇侃《论语义疏》:“此章明行事须以礼为节也。”“恭”“慎”“勇”“直”等德行发自于内,行之于外,作为道德规范必然与外在的礼仪规范要密切配合,必须以“礼”来节制;如果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己安人、修己安百姓的目的。






节之以礼,和之以乐



 孔子认为一个人通过礼乐的学习,应该“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第八》)即凭借礼一个人才可以立足于社会,而乐可以成就人格的圆满。因此通晓礼乐,以礼践行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第十六》


朱熹《论语集注》:“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钱穆《论语新解》:“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


“不知礼,无以立也”

——《论语·尧曰第二十》


邢昺疏引《正义》:“礼者,恭俭庄敬,立身之本。若其不知,则无以立也。”


朱熹《论语集注》:“不知礼,则耳目无所加,手足无所措。”


对于人道德人格的完善,孔子还提出了“成人”。当子路问孔子什么是“成人”时,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孔子的意思是,象臧仲武那样有智谋,象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象卞庄子那样勇敢无畏,象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来成就他们的文采,就可以说是“成人”了。


朱熹《论语集注》:“成人,犹言全人。……言兼此四子之长,则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而又节之以礼,和之以乐,使德成于内,而文见乎外,则材全德备,浑然不见以善成名之迹;中正和乐,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而其为人也成矣。”


由此可见,在智谋、心性、勇敢、才艺的基础上再通晓礼乐,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内外兼修,中正和乐的人就是“成人”。君子通过礼乐内外交修,便可以修己治人。


“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由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失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许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

——《礼记·乐记》


综合而言,韩星教授强调,“立于礼,成于乐”,一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礼乐修养,成就道德人格。君子以礼乐修养自我,乐修内心,心平气和,礼修身体,庄敬威严,从内心到外表都光明磊落,有所规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这样就能对一般人起到表率作用,赢得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拓展阅读


“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礼记·大传》


“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而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四者之结体也,此之谓民彝。”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

  

“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冶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

——《礼记·礼运》


“让者,礼之实也。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朱熹《论语集注》


“让者,礼之实;礼者,让之文。先王虑民之有争也,故制为礼以治之。”

刘宝楠《论语正义》


“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史记·礼书》


“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以为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小人之音则不然,亢丽微末,以象杀伐之气。’”

——《孔子家语·辨乐》


 “在孔子便不是以干燥之教训给人的;他根本导人以一种生活,而借礼乐去条理情意。” 

——梁漱溟《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