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韩星教授一起读《论语》: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

时间:2019-12-30 浏览:614

阅读分享

分享

是一种动力

是一种关爱

是一种美德

欢迎将本文分享给

教师  中学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韩星



编者按

中华·敬德读书会本学期开设《论语》研读课程,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星先生从《论语》整体思想出发,基于篇章结构但又突破了篇章解读的局限,助力老师整体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为政》是《论语》第二篇篇名,共24章,主要围绕为政、君子、为学等问题展开讨论。其中如论《诗》、论孝、自言生平、评论颜回、讨论观人术、为人处世、为学等,现代人看来似乎与为政无关,实际上在孔子这里是有关系的,特别是本篇强调为学与为政的关系,注重为学先于为政的思想,非常重要,也具有现代意义。韩星教授认为孔子丰富的为政思想并非《论语·为政第二》所独有,《论语》各篇均有展现,需涵泳玩味方得为政要旨。


为政的核心理念:政者,正也

为政的首要前提:正己正人,德风德草

为政的基本原则:民无信不立

为政的总体构架:德、礼、政、刑

为政的理想模式:王道政治

为政的最高理想:天下大同


社会变革:天下有道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论语·雍也第六》


孔子就齐鲁两国不同的治国模式和发展道路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变革的方向与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这就是天下有道的大同社会。春秋时期,齐国实行了一些改革,经济发展较快,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与齐国相比,鲁国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道德文明与礼乐文化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变革就能达到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变革,就能达到大道之行的大同之世。


关于齐鲁的差异,《说苑•政理篇》曰:


齐之所以不如鲁者,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伯禽与太公俱受封而各之国,三年,太公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疾也?”对曰:“尊贤,先疏后亲,先义后仁也。”此霸者之迹也。周公曰:“太公之泽及五世。”五年,伯禽来朝,周公问曰:“何治之难?”对曰:“亲亲,先内后外,先仁后义也。”此王者之迹也。周公曰:“鲁之泽及十世。”此鲁有王迹者,仁厚也;齐有霸迹者,武政也。齐之所以不如鲁,太公之贤不如伯禽也。


《淮南子•齐俗篇》曰:


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其后齐日以大,至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鲁削,至三十二世而亡。



《左传•闵公元年》曰:


齐仲孙湫来省难。……仲孙归……,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


《左传•昭公二年》曰:


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礼记·明堂位篇》曰:


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君臣未尝相弒也。礼乐刑法政俗,未尝相变也。天下以为有道之国,是故天下资礼乐焉。


据以上史料可知,齐国与鲁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存在很大的差异:齐的治国模式从开国的姜太公就注重功利,由“霸术”而“霸业”,对内以法制民,对外以武制敌,强调的是以暴制暴、以力制力。而鲁的治国模式从开国的伯禽就注重礼乐,为政仁厚,有王道之迹。但至孔子时,鲁由三家执政,也无道。但鲁虽无道,礼乐还存在,齐还是不如鲁。在孔子看来,急功好利,究竟不如仁义礼乐。



何晏《论语集解》引汉人包咸注:


言齐、鲁有太公、周公之余化,太公大贤,周公圣人。今其政教虽衰,若有明君兴之,齐可使如鲁,鲁可使如大道行之时。


齐国是姜太公后代分封而形成的国家,鲁国是周公后代分封形成的国家,姜太公是大贤,周公是大圣人。在孔子这个时代,虽然两国政教都出现了衰微,但孔子认为如果有明君出现的话,就会使齐国变革达到鲁国的样子,鲁国再一变革就达到大道之行的大同之世。


朱熹《论语集注》:


孔子之时,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余习。鲁则重礼教,崇信义,犹有先王之遗风焉,但人亡政息,不能无废坠尔。道,则先王之道也。言二国之政俗有美恶,故其变而之道有难易。


朱熹比较两国风俗民情的不同,不过他认为这里“道”是先王之道,即王道。



顾炎武《日知录》:


变鲁而至于道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变齐而至于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顾炎武把齐变至鲁、鲁变至道与道(导)德齐礼、道(导)政齐刑对应起来,意思与朱熹差不多。


杨树达《论语疏证》:


“齐为霸业,鲁秉周礼,则王道也。齐一变至于鲁,由霸功变为王道也。《礼运》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六君子为小康,是王道为小康也。鲁一变至于道者,由小康变为大同也。《礼运》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此道正彼文所谓大道矣。”


理想社会:天下为公


熊十力先生说《礼运》“以礼运名者,诚以小康之礼教当变易而进乎大道”(熊十力:《原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6—97页)。这就说得很清楚,齐为霸政,鲁行王道,结合《礼记·礼运篇》王道对应小康,大道是指大同,所以鲁一变至于道就是指由小康变为大同。


在《礼记·礼运篇》,孔子描绘了人类社会最高理想蓝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韩星教授认为,在孔子的心目中,大同社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理想社会,其总原则就是“天下为公”,是派生其他具体内容的根源和出发点。体现为具体原则有:在经济上,财产公有,这是大同社会的经济基础;在政治上举贤能,用人才,讲信用,实行社会民主;在社会生产上,按性别、年龄和社会需要进行分工,各尽其力,为社会劳动;人人从事劳动,社会成员平等地享用劳动成果;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地位是平等的,互敬互爱,互靠互养,诚实无欺,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没有盗贼,战争也不会发生,社会安定,秩序井然,天下太平。


韩星教授强调,这短短的107个字,提纲挈领,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大同社会的美丽画卷。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有选贤与能的机制,人与人之间讲信修睦,在家庭关系上提倡仁义孝悌,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寄托了中华民族的理想和信念,也必然是人类的理想归宿。


行稳致远: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历史使命,如何迎接时代挑战?韩星教授认为:


首先,要重视对儒家治道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整理,重视对儒家治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不断推进社会的民主、自由、文明、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确立文化主体意识。所谓“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自觉到其拥有的历史传统为其所独有,并对此历史传统不断作有意识的省察,优越之处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奋力加强,缺失之处则力求改进。也就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重新予以认识,从而接受传统,承认传统为我们所自有、独有、固有,进而批判传统、超越传统,从而创新传统。


第三,重视礼,礼在古代是普遍适用的社会规范体系,是一个道德与法律、道德与信仰、道德与哲学、道德与政治等交错重叠的网络状结构体,礼治在中国传统治道当中起着巨大而全面的社会整合作用。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社会治道体系是道统、礼乐和法律的三位一体,是形而上之谓道,形而中之谓人,形而下之谓器的三元和合,其思想根源是天地人三才的和合。所以,由礼乐文化推演出来的礼治在德治与法治中起着上通下贯、中道制衡的作用。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