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章句自注——“天命之谓性”

时间:2020-01-07 浏览:355

原文:

[1]命之谓性[2],率[3]性之谓道[4],修道之谓教[5]。道也者,不可须臾[6]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7],恐惧乎其所不闻[8]。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9];发而皆中节[10],谓之和[11]。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12]也。致中和,天地位[13]焉,万物育[14]焉。

注释:

   [1]天:指自然的天。

   [2]性:人性。

   [3]率:遵循、按照。

   [4]道:路,引申为规律、法则。

   [5]教:教化。

   [6]须臾:片刻。

   [7]不睹:看不见的地方。

   [8]不闻:听不到的事情。

   [9]中:指不偏不倚的状态。

   [10]中(zhònɡ)节:符合法度。

   [11]和:和谐。

   [12]达道:天下古今必由之路。

   [13]位:安于所处的位置。

   [14]育:生长发育。

译文:

天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天性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不可以片刻离开,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因此君子在没人看见的时候依然谨慎守道,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也害怕离道。没有越是隐秘的事情越容易显露,越是细微的事情越容易显现。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更要谨慎戒惧。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都合乎情理、有节有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在其应处之位,万物就会生长发育。

 

按语:

在第一章里,主要讲述了“性、道、教”三者的概念以及相互的关系。“性”是天命,这种天命让人类一定带有与生俱来的纯动物化的“野性”,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因此上天赋予人的“性”其实是一种禀赋,这种禀赋带有主动的认识一切的能动性,认识自我,认识周围世界,这样人类才会在动物界中脱颖而出。“率性”即遵循“性”,就是认识自我与周围世界,适应这个世界的过程;“修道”按照钱穆先生所讲有修正之意,我认为“修道”恰恰让“性、道、教”形成了闭合的循环,如何遵循天命,如何让人类变得更加优秀?那就需要时时“修身”,反省自我,与周围世界对照是否出现偏差,这个过程就是修炼身心的过程。当“喜怒哀乐”这些纯自然的天性产生之时,人类通过“教”来让自我凝神屏气,遵循人类净化了的规则去应对,这就是高尚的人类所应该表现出来的,也是儒家所提倡的。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 赵海军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