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人生的心性之学

时间:2020-01-07 浏览:562

摘要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本人于己亥之春有幸聆听了常森、朱翔非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解,学习了《大学》《中庸》的精微理论,体会到了正心、修身、君子“诚于中,形于外”“至诚以尽其性”、“止于至善”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以及“人一己百,人十己千”“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的深刻道理。这些高贵的精神财富树立了我的文化自信心,帮助我不断修习絜矩之道,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勉励自己朝着“道盛德至善”的境界不断努力。


关键词大学  中庸  心性之学


己亥之春,本人有幸参加了由海淀区敬德书院举办的《大学》《中庸》的研读课程学习,聆听了常森、朱翔非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解,了解了中国古代原始儒学的基本理论,感受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了自身的文化自信心。经过学习,本人树立了重塑人生心性之学的坚定信念。


一、概述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大学”,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据传在周代,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学习基础文化及武艺。十五岁入大学,又称太学,学习治理政事的理论。汉代郑玄说:“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礼记注释》)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四书集注》)《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子思(公元前483-402年),姓孔,名汲,孔子的孙子,战国初年哲学家。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发挥子思的思想,形成“思孟学派”,后代尊称子思为“述圣”。《汉书·艺文志》曾著录《子思》二十三篇,己佚。但是现存的《中庸》篇,已经秦初的儒者修改,约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在《四书》中,《中庸》的理论性、思辩性高于其他三者,这从朱熹对《四书》次序的排列中可以看出。《四书》的排列次序,今通行本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实际上,朱熹在其编排中曾把《中庸》置于最后。朱熹对此排列曾有说明:“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这里朱熹把《大学》看作纲领,故列于首位;把《中庸》看作精髓,故列于最后。这一起一结,首尾呼应,中间以孔、孟的言论作印证,从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大学》依据孔子、孟子的“仁政”思想,阐明了“治国平天下”的理论。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善的境地。具体说来,就是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

朱熹之所以重视《中庸》,原因在于他视《中庸》为:“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未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学者玩索而有得,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矣。”(《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卷首》)他指明了《中庸》所阐明的理论具有普遍性,思想深刻,分析透彻细致,同实际密切相关,对学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二、先正心,再修身

曾子在《大学》中提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子思子也在《中庸》中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说,一个人应该保持纯正的主观意识,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防止各种不良情绪影响自己修道的决心和恒心,生活中处处是修为,时时端正内心,摒弃愤恨、恐惧、癖好、忧伤等心理,不要让这些负面情绪影响自己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子思子也为我们提出了努力的核心:中。就像朱翔非老师说的,也许我们还不完全理解“中”的含义,也许“中”不只有不偏不倚,不过分也不要不及的意思,子思子说的“中”是不可思议的,但我们可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正自己,让自己逐渐接近“中”,并带着“中”的心态面对身边的人或事,这也许就是儒家所说的心性工夫之学。常森老师与朱翔非老师都提到了“心性之学”,有时候,我也问自己:自己是不是也算是儒门的一个小学生了,对儒家提出的“止于至善”“允执厥中”的真实含义是否已经初步了解,这也许就是我今后努力完成心性工夫的目标。


三、君子“诚于中,形于外”“至诚以尽其性”

曾子提出了“慎独”的理念,当一个人独处时,往往会表现出真实的意念,此时,最能体现一个人能否做到诚意,即是否真正具有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因此,儒家对人们独处时的思想活动和表现特别重视,朱熹说:“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君子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无论是独处,还是与其他人在一起,思想活动总要表现出来,伪装是没有任何益处的,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完善自我的自觉性,即诚意,保持纯正的意识。子思子在《中庸》中更详细地论述了“诚”的意义:描绘了至诚所产生的神奇效应和不可思议的结果。“自诚明谓之性”,“尽其性”是对至诚的描绘,是至诚这种理想状态形成的根本原因,也是合乎天人合一的理念。“尽其性”也被视为完善外部世界的起点,思想、精神的基础和原动力。所谓至诚就是最高的真实,是对人性的光明怀有坚定的信念,规定了人的所有活动和实践都不应当脱离或违背维护、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本性,即最真实的自我这一目标。同时,在《中庸》中,子思子提到人们不能满足于自成,至诚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精神。从实际生活方面看,个人只有依靠在良好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依靠众人的觉悟才能完善外部世界,因此尽己之性必须同尽人之性相结合,把启发、培育他人的觉悟,发挥他们的潜在可能性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不是用外在的规定和准则去限制、束缚他人,这显然有助于培育人们的精神生命力和完善自身与外部世界的统一性,而这一点才是对人最大的关爱和帮助。这一理念可以说是对儒家哲学和伦理学的重大发展,就是将内在的精神生活与完善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是儒家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的一种表现。


四、“止于至善”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

《大学》中提到的“止于至善”与《中庸》中提到的“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有异曲同工之妙,止于至善的标准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那将是怎样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心系苍生的愿望,一种纯洁高尚的道德修养?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因此,儒家学者要不断地修习“心性工夫”,这个自我发展的无限过程是“至诚无息”的。第二十六章以天、地、山、水为例,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事物的本质方面最初看似简单微小,但是如果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无限发展下去,最终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结果,即其所谓“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这些比喻竭力渲染至诚的功用悠远、博厚、高明,其神奇作用可与天地的功用相媲美,说“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至诚尽已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因而“可以与天地参矣”。


五、“人一己百,人十己千”,“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子思子在《中庸》中提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朱熹注:“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此困而知,勉而行者也,勇之事也。”曾子在《大学》中也提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可见,更新和发展自己是没有止境的无限过程,要用一种相当积极的人生观,鼓励发展创新,开辟自我创造的无限空间。另外,完善个体不是自我思考求顿悟,而是必须努力学习知识,增进学问,提高认识,还必须经过“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努力学习,艰苦磨炼,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才干,培养自己修习心性的工夫。只有经过这样的修养和磨炼,才能达到“道盛德至善”的境界。

总之,就像《大学》章句序中提到的:“《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中庸》章句序中提到的:“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在追求“中”的道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并运用曾子和子思子传授的修心之法不断修习絜矩之道,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努力,向“至善”的标准不断前行。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 刘畅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