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启示

时间:2019-01-15 浏览:375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大学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聆听老师深入地解析,在研读过程中发现《大学》对今天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有诸多启示,以下是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以“仁”为本,爱的教育

       《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继承者的作品,“仁”的概念体现得相当明显。“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仁”是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的相亲相爱的情感范畴。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仁”尤为重要。前苏联教育学家马柯连卡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是迈向学生心灵的桥梁,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只有从内心爱学生,以诚待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体谅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难处,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中总会有特殊的事需要特殊的处理: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时,当孩子淘气时,当孩子生病时,当孩子打架时,当孩子自觉委屈哇哇哭时……老师们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真心,教育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地展开。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能心平气和,对症下药。透过孩子的表现,寻求问题的根源,进而才能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把“爱”蕴藏在所有的教育行为中,让学生在爱中想象,在爱中求知,在爱中生活,在爱中成长。

IMG_5493.jpg

二、善于发现,“惟新”教育  

      “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类的历史的智慧已经充分证明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都是发展变化的,但每个学生发展的速度、水平、方向等却因其身心基础和外界影响不尽相同而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是要充分认识学生所具有的极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的主观能动性。每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在看待学生上,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也要“新”。就是同一个班级,学生也天天在变化,千万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更不能把他们“看死了”。而是要做好“惟新”教育,尽量多表扬来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发现他们身上星星点点的进步,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克服困难、改正缺点的勇气。

三、家校合力,一举多得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 家庭;2 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 儿童本人;5 书籍;6 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小学年龄段的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有很大影响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

        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校的教育远不是教育的全部,只有家校携手,致力于构建一个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和谐教育场,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为孩子撑起一个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人间四月天。

       《大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理论,内涵深刻,影响深远,需要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细细琢磨,认真研读。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 王兴兴

责任编辑:木之子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