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总结:走进经典的世界从做“功夫”开始 ——2017年中华·敬德读书会《学庸》研读课程总结

时间:2018-01-29 浏览:808

  中华敬德读书会是中华书局与敬德书院合作创办的旨在持续推动海淀区中小学教师常态化研读经典、切磋共进的学习平台,也是敬德书院重点建设的核心课程,致力于引导教师们真正走近经典、读懂经典,掌握经典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经典的习惯和能力,引导学校及老师们走进经典的世界,让文化经典滋润师生的心灵。


 blob.png 一、“学庸”研读历程概述 blob.png


  2017年中华敬德读书会“学庸”研读课程自9月7日启动,前后历时近三个月,在清华大学钱逊先生、中国国学中心学术处处长朱翔非教授、北京大学常森教授的带领下共开展经典研读活动11次,各位学者在百忙之中,不辞辛劳来到书院讲学传道,充分表现了对读书会的鼎力支持与厚爱,专家学者们各具才情的讲解让《大学》《中庸》这两部经典换发出别样的风采,给予老师们极大的思想启发。

  来自海淀区17所中小学的25名教师参加了课程学习,并顺利结业。本期“学庸”研读课程通过对经典的系统梳理、学者的专业阐发,将“学庸”深邃的思想从不同层面,深入透彻地呈现给各位学员,为大家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盛宴。学习过程中,学员通过“自读—讲读—再自读”的学习方式研读经典文本,体悟义理的博大精深,随着本课程逐步进入尾声,课程文集《经典的力量—2017“学庸”研读课程》也编制完成,收录专家文稿11篇,学员学习体会40篇,包括部分文献参考在内文字量达20余万字。

11.jpg

  作为一线教师,他们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每周四下午老师们都会从各校赶过来参加课程学习,由于路途较远,有的老师午餐就在路途中解决,晚上辗转回到家常常已经是7点多,但大家始终坚持着、努力着、表现对读书课程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为表达对老师们的钦敬之意,我们根据学习效果、出勤情况及作业完成情况评选康海静、敖春艳、魏秀平、闫伟、李建国等数位老师为本期优秀学员。

  当我们回望这段时光,导师的谆谆教诲、学员的孜孜以求仍然历历在目。我们能够切切实施的感受到了学员们的收获与成长,老师们在讲堂内凝神听讲的目光和郎朗的读书声,记录下了他们那份坚持与努力,他们像一粒粒充满力量的种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样的思想:经典并不遥远,它的精神正在浸润我们的心灵,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blob.png 二、“学庸”研读活动成效 blob.png


  本期读书会前后历时近三个月,在领导的关心、专家的支持与老师们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图层2(1).png 1、铸就书院优良学风

分割线.png

  本期读书课程常森教授、钱逊先生和朱翔非教授先后担任主讲,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中庸》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解读,风格不同、平等论学、各有侧重、特点鲜明,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思想的启迪。

  同时,各位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风雅、眼界和气度感染和影响着每一名学员,他们与老师们可谓亦师亦友,和谐欢快,其乐融融。书院所最求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优良学风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展现,推动着书院向更好的方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图层2(1).png  2、开启儒家经典之门

分割线.png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经典无疑是理解中华文化,建立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门径。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大学》与《中庸》这两部典籍便是极为重要门户。其深刻的哲理、睿智的视角、凝练的阐述、高明的境界不仅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高度概括与要妙心法,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修身处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以此观之,获取开启文化之门的钥匙便尤为重要。

30.jpg

朱翔非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于学员极大的启发,他多次强调:

  凡是从道(形而上)的高度往(形而)下叙述的模式,就会有让人看得如天花乱坠,说到底还是读不懂。其实,不管是《论语》,还是《大学》《中庸》《孟子》,都有这个特点。儒家在这个地方有个入处,这是读通儒家经典的钥匙。

  众所周知,读典诵经是研修治学的基本功夫。但这个功夫还要我们深入的思考和领会,朱翔非老师说: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说明个人做工夫,开始不难。最后就到了“虽圣人亦有所不知”“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的程度,似乎难了,其实也不难,那是人不断上升、超越的状态。

  等等......

  由此,我们便可以深刻的理解清代儒者朱用纯在《训俗遗规·劝言》中的一段话:

  要知圣贤之书,不是为后世中举人进士而设,是教千万世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此才是读书。若只浮浮泛泛,胸中记得几句古书,出口说得几句雅话,未足为佳也。

  通过导师的启发,我们逐步感知到了这把文化钥匙的存在,我们将满怀信心用这把钥匙去开启儒家经典之门,中国文化之门。这把钥匙已经在我们的学员心中。

 图层2(1).png 3、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分割线.png

  当我们的学员能够逐步掌握这把钥匙并尝试开启文化之门的时候,发现一道并不耀眼的光芒开始照射我们的身心,我们眼前的世界开始发生变化、我们的生命好似重新被开启。

史文新老师在总结中这样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读之使人如沐春风,畅淋喜雨。三大纲领像北斗星,熠熠生辉,照耀着人世,人性以及人心;....《大学》《中庸》这两部书,不仅仅教会我们处事的办法,更应该成为我们毕生坚持的信念。

闫伟老师是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修身”的重要性。正如《大学》中所说:“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而修身必须特别关注的就是“慎独”。充分理解“君子慎其独”的丰富内涵,并按照这一要求去努力践行,不但对于提升自身修养有极大帮助,而且也会有利于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氛围。

41.jpg

敖春艳老师更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刚开始听《大学》讲座时一头雾水。直到听朱老师阐发“知止”奥义(结合《管宁割席》的故事来体悟),我突然间对“知止”有了感觉,欣喜从心底油然而生,幸福的滋味无以言表。

  朱老师说:要把儒家的功夫传给每一个人,中国人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中国人的腰杆就直了,中国人就站起来了,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时刻!

  这种美妙的感觉,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虽然还不是很清晰,但已开始尝试做儒家的功夫,开始尝试尽量从一个模糊的“形而上”的高度来探究学习。

  在给学生讲《声律启蒙》中“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时,我的内心没有了以前的犹疑,取而代之的是敬佩,笃信和坚定,有了那种腰杆挺直的感觉。正如朱老师所说:我们之所以不相信前人的高大,是因为我们太渺小,我们做不到了,因为我们头脑中没有了神圣的东西。而现在,我正被“美大圣神”洗礼着:“诚意,正心,天理,明德,尽心,知性,精一,至善”……

  这次《大学》和《中庸》学习,朱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儒家,让我感觉头顶上有了光~“诚意”,“良知”,“希望”,“信仰”之光。

  我一定会谨记朱老师的叮咛,将心中的那团火保护好,永远不让它熄灭,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一直保持本初之心的明镜纯善,一直行进在“志于道,止于至善”的路上。 

魏秀平老师说:

  听读经典,让心安静下来,专注又纯粹,这是神仙一样的只生欢喜不生愁的清欢,也是补充元气的盛宴。感触良多:

首先,要对自己的生命有期许,就像古之君子“欲明明德”一样,就像阳明先生“读书做圣贤”一样,我们也要诚敬慎重地对待自己的人生发展高度的设定,既脚踏实地又志存高远,承续故国文明中“希圣希贤”的传统,这样才有“格物致知”“日日新”的驱动力。

  其次,在事上磨练。我遵从朱子的“格物”解释,即推究探究其理。也就是阳明先生的 “在事上磨练”,稻盛和夫的“在工作中修行”。正所谓“翠竹黄花皆是般若”,“道路即道场”。比如我想做宅心仁厚内功深厚的好老师,这就是我的驱动力;我在课上课下甚至行住坐卧的所有事中都不忘从中学习成长就是我的格物致知。  

  再者,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事上磨练,事儿就在那,可浅者见浅,深者见深,格出什么,致什么知,还得看个人的格局见识:人最关键。所以不得不叹服“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英明:人修炼成了,真是撂哪儿都成啊。难怪维特根斯坦说,唯一能改变世界的,就是让自己更好。博观约取,旁参互证,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或许有那么一天,虽做不到刘墉说的“臣的字成了”,但至少可以说,我在长进,庶几无愧。

37.jpg

  第四。做工夫。朱老师一直强调工夫二字。作工夫,要纯正无私;工夫用上之后,永远不停。这也给了我们修炼的落脚点。修炼一天是一天的工夫,当下的努力有未来的意义:当下每一点进步都是未来“至千里”的“跬步”,都是促成质变的那一点点量变,修成一点,就有一点的光亮,然后扩而充之。“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就这么从小事上修起,“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是也。大道至简,就这么做下去就是了。资质不佳?“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总之,学习《大学》《中庸》的智慧与情怀,知行合一,让自己安住在简单平凡的日常里,天天向上。呵护心底那团向善的“小火苗”:这才不负为书院课程用心付出的所有人。

  通过老师的感受和思想的提升,我们欣喜的感受到读书会正在老师们心中生根、发芽和成长。读书会正在发挥自身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将“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风气向学校传递、向教师传递、向学生传递、向身边的人传递,引导更多的人通过读书、做真“功夫”,以进德修业,至诚明德。

  总结的最后,我想用中法实验学校李建国老师的诗作为结尾:

深秋书院学为华,晨曦轩窗绿做家。

群山过罢千层浪,清风吹散眼底沙。

吟哦古韵最真处,口授心传笑拈花。

斜阳散尽晚霞来,松涛伴我品佳话。

 

作者:高  峰  敬德书院  唐煜嫚  中华书局

责任编辑:木之子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