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传统文化 注重家习培养 ——黄鹤春

时间:2016-04-23 浏览:1901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疑问,中国的家庭,能传给子孙后代的,除了财富,有没有家中的文化可以传承?

 

       十几年前,我们看到有钱人,就会问是不是暴发户。然而当这个家庭很有钱,却只得到一个暴发户的评价,那么这家的人会有自信吗?他除了钱的自信还有什么自信呢?接着思考,仅靠我们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有这么几种状况,第一个是没有动手能力,紧接着没有生活能力,作为独生子女,由于他的群体性不够,由这个时期引发的很多的后来成长的问题随之而来。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家长如何来改变这种状况呢?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自信,能够获得尊严吗?很多将要送孩子出国的家长都会来我这问,说:“黄老师我儿子要出国了,你说我应该怎么跟他交流呢?”我往往问他的第一句话是“你的儿子会做饭吗”。我这个问题问过很多人,很少有家长说我的儿子有独立的生活能力。第二个,我说:“你到国外去,无论去美国,去英国,去任何的国家,你跟人家交流什么,你去讲人家的文化吗?你要交流的无疑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生活,你自己原来生活的方式。而你对本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状态了解多少?你不能跟人家讲人家的东西啊!”第三个,我问:“你出国了以后,从创造力、群体性、学习力,比较之后你有可能是不足的,长期以来,你跟人家比较起来肯定不自信,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抗挫败、抗打压能力,你的自信心很难在那样的环境里建立。”


        基于这些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在座的都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基础教育排在第一的是什么?我们是做教育研究的,排在第一的是我们天天教的那些东西吗?我认为是舍本逐末。排在第一位的一定是生活能力的学习,我们现在教育体制的设计,根据这个评价体系形成的教育氛围是让大家放弃了学习生活的机会。因为我们的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孩子的群体性很难在家庭里培养,学校的功课那么重,留给孩子的自由时间非常非常少。群体性怎么培养,我认为基础层面的第二个层面是群体性缺失。

 

       第三个层面,与人相处的能力。现在孩子们想要的,家长就想一切办法去满足。在这样的氛围成长起来的人,他自己会有责任和担当吗?如果问题都出现了,回头就想在我们基础教育阶段,学知识真的比那些基础能力更重要吗?我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关于的学习要求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学习。我们今天讲家教,家风,核心目标指向是如何让家庭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那么家庭氛围如何形成,它的核心目标、指向是什么,我们这个家庭又讲究什么呢?我认为摆在中小学教育面前,包括幼儿园教育核心要解决的是生活的教育,然后是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然后是爱的教育,善的教育。

 

       我曾经也做了一个小小的梳理,我发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传统文化中小学有几个主张,核心的主张是洒扫、应对、进退,你自己学什么之前先把这个学会了,首先指向的是生存和相处。然后是礼乐、射御、书数,射御、书数也是未来发展的基本生活能力。在当年的小学六大版块,核心的主张都是跟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相处,如何生活有关。我们现在的教育课程设计,以及我们给予的时间和教育投入如果不与此匹配怎么办。我们的家风家教很重要,我认为它应该主张的首先是老祖宗提出的概念就是“和”,我把家庭文化构筑了几个观点词集中,是孝敬,奉献,进取,和睦。为什么是和睦呢?家和万事兴,家庭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元素,如果家庭都和谐了,这个社会就和谐了。如果大部分家庭都不和谐,这个社会会和谐吗?

 

       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离婚的家庭首次超过了新婚的家庭。我们的家庭文化,我把“和”看作一个核心,它构筑的是人与人,家庭和社会,人与自然这种关系的处理。孝敬排第一,原来都讲孝敬,现在如何构建我们的校园文化,我们应该孝顺父母,该怎么孝顺,如何做到孝顺?做父母的如何跟子女处理这种孝顺文化中的关系?我们做老师的,做校长的,在这种文化的生成和培养上自己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在这里我有一个观点:环境是会遗传的。在座的各位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价值判断,我们的行为能力,以及从事某一项工作的潜力一定会影响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生活态度基本上会成为孩子的生活态度。孩子最先学习的时候在谁身边就会模仿谁。随着时间的推移,到12岁以后进中学,这时候社会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时候在家里形成的行为规范就会与社会形成冲突,这就是为什么青春期会产生很多很多问题,都是在12岁以后爆发的最集中,外部环境的影响已经让自己原来形成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对新的环境不适应从而造成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矛盾。因此培养孩子排在第一的是生活能力,是行为能力,与人相处能力,还有善的培养,爱的培养。

 

        怎么做到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求学生时自己做到了没有。天津有一个小学请我去交流,交流的时候我喜欢观察,第一要看看他们放学的时候孩子们跟家长互动的状况,第二个想看看孩子们之间的状况,第三个是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那个学校搞了一个所有的孩子见到老师都要打招呼的礼仪课题研究。结果我们一部分老师是积极地回应了,还有一部分老师是很冷漠地就走了,还有的老师是根本没顾上。如果当孩子们感受到的是这样的氛围的时候,你设计的初衷能成立吗?你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老师给老师,老师给学生,彼此之间的那种积极地回应要做好。然后我又去了北京几个著名的小学和幼儿园,放学的时候,自己能够独立背书包的,而不是家长扔过来的有多少,有一个很有趣的数字,数了三天,不到82%。就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整个现在教育的第一个指向,第一步要做的是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与人相处能力的培养,群体能力的培养,独立性的培养。至于学习,非常重要,而从学习这个角度,整个社会无论是家庭还是机构,还是学生本人对他太重视,把大量的非学知识的时间用在了学习知识。那么学习该怎么办呢,家教家风该怎么形成呢?我原来是做“习惯养成”研究的,我现在还是比较推崇习惯养成。如何养成习惯,养成哪几个习惯就够了。虽然北京市的教育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核心还是评价这块,只要培养倾听、阅读和独立完成,这个孩子的学习就没有问题。剩下的是如何培养他的与人相处,与人相处排在第一的是尊重,现在国内搞习惯研究的特别多,唯独不讲这个习惯如何养成,没有养成该怎么办,评价机制是什么,方法是什么,该怎么做。尊重,第一就是不要打扰人家,你的生活行为影响了周边的人,第二是你想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先经过他的同意等等一系列要求。

 

       一个好的家风的形成一定是家规做先导,因为家规形成家教,最后形成家风。家风是一种文化,家庭习惯也是一种文化,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与人相处能力的培养,群体能力的培养,独立性的培养,再去考虑知识的培养。这样的家庭必将和睦美满、日益昌隆。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