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何以至关重要——天人之际的家

时间:2016-04-23 浏览:2979

家何以至关重要——天人之际的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姚中秋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今天的这个论坛。我们论坛的主题是“儒家文化与家庭教育”,所以我下面的讨论算是给这个题目作注解。这个题目出现了两个“家”字,我想我们能看出“家”在我们心目中非常重要。大家都会同意“家”其实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存在、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那它对于人与人之间形成良好关系,进而形成文明也是至关重要的。人生而在家之中,而在家之中,即便是动物也是处在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之中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人类演进的历史,就是家演变的历史。家庭的结构,以及家庭在社会的结构中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这个社会的基本结构以及这个社会文明的程度。

 

       与其他文明形态相比,中国人对家格外重视,家道或家文化非常发达。家在中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形成良好社会秩序的基础。

 

       对于任何文明来说,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做一个横向的比较,我们会看到中国人对于家格外地重视,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思考的最多的是什么?肯定是我家人。我们做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让家兴旺,能够让家向上提升。所以家在人的生活中它扮演着一个决定性的角色,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幸福取决于我的家的幸福。反过来我自己所努力的方向是要让我的家人幸福,这足以看出我们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文化。

 

        我们今天的讨论主题是“儒家文化与家庭教育”,儒家就非常重视家在生命成长以及生活中的作用。我们有了家道,家道的讨论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比较发达。我们做一个横向比较,你会发现在其他的文明中其实家还没有上升到这样一个程度。大家都生活在家之中,但是并没有从哲学上把它从道的角度来进行讨论,可是在中国确实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关于家道的讨论。比如刚刚徐勇老师给大家讲的家训、家风,这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都是离不开家。从宏观角度来说,家在中国也同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大家回想一下《大学》中讲的社会治理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齐则国治,我想在任何一个其他文明的社会治理理论中,恐怕都没有类似的这样一个论述。

 

西方认为家是城邦建设的障碍,主张打破家庭,这是西方政治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

 

        我们比较熟悉的西方政治理论,从来没有把家作为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秩序的基础。在西方的理论中,比如说在古希腊的政治哲学中,家是城邦形成良好秩序的障碍。所以在柏拉图理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要“破家”,把孩子集中起来学习,分成男营女营,男女都不准从事家庭生活,按照科学的标准让他们交配,生出来的孩子由城邦抚养,因为如果把过多的精力用于家族,就会影响城邦的建设。而我们中国人觉得这非常奇怪,但是这确实是西方政治理论的一个基本命题。西方政治理论从来没有积极肯定家的作用,只有我们中国儒家的社会治理理论认为整个社会乃至于政治形成良好秩序的奠基是家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层面来看,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在中国家格外重要?这是我下面想要试图回答的一个问题。

 

       我们需要回到中国人的信仰上来探讨这个问题。我演讲的另一个题目叫“天人之际的家”。在下面的论述中我会做一些不同文明的对比。首先对比一下信仰。人类可以有的两种最普遍的信仰,一是信天,二是信上帝,这两种信仰在中国历史上都有过,比如说殷人比较偏向于信上帝,而周人信天,不信上帝。刚刚是我简单的表述,但我们可以做这样类型化的梳理。中国人起码是从周公起,以天作为自己根本的、最重要的、最崇高的信仰对象。我再修正一下,这个还不叫信仰。我以前还说“天道信仰”这个词,现在我基本上不用这样的词,我就把它称之为“敬天”。另外一种本原信仰——上帝是需要信仰的,他是具有绝对地位的全知全能的个人。如果我们把它和天做对比的话,他会有非常明显的特点。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所信的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天不言”。而大家回想一下犹太教的《圣经》,上帝是如何创造世界的?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所以,世界是上帝通过说创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可能会觉得这事太奇怪了,上帝一说话东西就出现了,所有的东西,包括人也都是这样,上帝说要有人,于是就有了人。这个很有意思,天和上帝都是本原性的存在,是最高的存在,但他们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这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上帝会说话,而天不会说话。于是就有了我们中国的文明和上帝笼罩下的文明,也就是天所笼罩下的中国文明和上帝所笼罩下的西方文明,印度文明差不多都是这样。这两个文明就构成了人类两种最基本的文明类型。

 

上帝取消家,让亲人关系疏远,建立起对上帝的一种排他性的爱。

 

       接下来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上帝对家做了一些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上帝取消了家。《马太福音》里有一句话:“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这就是上帝说的话,上帝会说话,所以上帝主要是对人颁布律法。所以,西方特别讲究法律就是因为这个法律是上帝说的,上帝要亲人关系相互疏远,从而让他们都爱一个对象,即上帝。上帝是普遍的对象,他的意图就是让所有人相互联系。伊斯兰教之前的每个部落都保护自己的部落,神之间会相互打仗,使得信神的这些人相互打仗,人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上帝就降临了。上帝降临就让人走出小的部落,要让人成为普遍的人。上帝有非常强烈的意志,他要让人建立一种排他性的爱,要爱上帝就必须不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这样才能全身心地、尽心尽意地爱主。我们看到上帝对家的这样一个作用,这个作用在基督教看来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并且是普遍的好社会的前提。我相信这个用意是非常好的,事实上整个现代西方文明的所谓普世价值等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为什么是普世的?为什么西方人会特别强调它的价值具有普世性?就是因为它背后有一个上帝,上帝把所有小的共同体都拆散了。人不是家庭的,人不应该只把自己局限在家庭,也不应该把自己仅仅局限在国中,他应该是一个普遍的人,所以印度的修女获得诺贝尔奖,我们都会很感动,或者看到很多欧洲人不远万里到中国来传教,尤其是到特别落后的地方传教。他们具有一种人人都是兄弟姐妹的观念。这样一种观念对人类文明的普遍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中国人就没有走这条路。

 

中国人信仰的“天”没有破坏人的自然人伦,人生而在自然人伦中,永远是在家的存在。

 

       关于我们中国人的存在形态,我认为《中庸》中的一句话说得最精彩,即“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我以前读这句话,总是不能够把握它的含义,但是当我把天和上帝的区别弄明白了,我就能够理解这句话了。上帝会不断地颁布律法,而天就没有破坏自然的人伦。我们人其实生来就在自然中,在兄弟姐妹关系中,生而就有祖父子孙这种人伦关系,这些是自然的,但是上帝却把它取消了。而在天之下我们始终是在人伦之中的,我们这个家始终是完整的,天让我们的家是完整的。家也就始终是我们最自然、最基本的一个存在单位。所以,我们中国人从来不会去以个人主义的一种姿态生存,永远是在家族中的存在,在家的存在。西方会有个人主义的观念,个人主义从哪儿来?其实是上帝把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人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是很奇怪,这样一个孤立的个体又是以集体主义的形式存在的。最直接的集体主义的存在形态就是教会的团体。大家可能都去过教堂,教堂是什么?教堂就是没有家庭的人聚集在一起,或者你即便有家庭的人伦,但进了教会之后也都是以兄弟姐妹相称,没有什么父子关系。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都是西方观念,这跟他们信仰上帝是有直接关系的。我们中国从天之下就是从人伦的,所以才会有“亲亲为大”。我们人的存在,就是首先与父母共在,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共在。圣贤也都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人性,告诉我们人人皆有恻隐之心。西方的人性论最后都会走向性恶论,我被抛在荒芜之中,所有其他人都是恶的,人性是恶的。中国人在天的人伦中,是温暖的,我们相信人皆有恻隐之心。我们的爱也就是从近到远,由亲到疏,一层一层向外推展。根据我的推测,我们中国人的心要比西方人 善良很多。我们中国人倾向于善于理解他人。

 

        我大概就是从这些角度给大家简单地讨论一下家为什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以及在中国的社会治理之道中至关重要。

 

文字整理:中华书局张燕 海淀教科所张晓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