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家庭伦理,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李汉秋

时间:2016-04-23 浏览:1573

       文化至少包含三个层面。最表层的是物态文化、器物文化。深层的是制度文化,比如法律,考试制度等。更深一层的是精神文化,比如宗教、伦理道德等。在精神文化层面,西方重宗教,中华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特别是人伦。西方的小城小镇都有教堂,教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传统的城镇有什么?祠堂。祠堂的作用是什么?是用来传承血缘、巩固人伦秩序的。现在南方的祠堂依然非常兴旺,前年我到广东的一个村落考察,一两百米就能看到一个祠堂。一般一个村一个祠堂就够了,这个村子比较特殊。当地人介绍说现在年轻人成婚都要进一下祠堂。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宣扬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讲述了祠堂的话题,讲解了结婚过程中祠堂的作用。香港传统结婚仪式的一个环节是在祠堂中对新娘子说 :“欢迎你进入我们的家庭,成为我们家的人。”这在南方已经很普遍了。我去年在龙门考察时,当地人告诉我,人去世时棺木也要经过祠堂,这可能是远古时代留下的习惯。

 

       中国人的名字,姓在前,名在后。西方人是相反的,他是把自己的名放在前,后面才是父母名,强调自己的个体。在中国,姓氏是祖宗传下来代代相承的,与之相关的人伦观念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我们过去取名三个字多,一个姓不能改,第二个是辈分,第三个字才是自己的名。一家之内辈分非常明确。中华文化就是重人伦,就是重伦理。很遗憾,现在取名不严格按照这样的准则了。现在台湾的一些人回乡就很不习惯,他回到乡里发现这么多单字或两个字的名字,找同辈人都很困难了。

 

      最近提倡家庭伦理,提倡家庭文化,可以说是受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的影响。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系列大型节目《记住乡愁》,近期北京联合大学也要举办一个乡愁研讨会。另外北京已经举办了多场家庭文化研讨会,此次也是家庭文化方面的研讨会。不论乡愁还是家庭文化,它的核心是伦理、家庭、人伦。乡愁是什么?乡愁应该就是家乡情结,上面说的台湾人的困惑也表现了一种家乡情结,家乡情结为什么会出现? 因为人,没有人哪有家乡情结?有了人就自然有伦理关系。双亲,兄弟姐妹,父老乡亲,童年的朋友,这是人生、乡愁的一个核心。关键还是伦理。所以家庭文化与伦理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过去曾经有过一段曲折。在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对家庭文化以及伦理文化,都采取贬低、批判、决裂的态度。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就不多说了。这里简单讲一下巴金的《家》,巴金《家》的电影,一开始出来的片头是什么?家字,宝盖底下一群猪,实际上这就是巴金家的基调,看起来很华丽的宝盖头,底下是一群猪,他必须要反对这种封建的家长,封建的家庭。当时好多革命者都要背叛自己的家庭,六亲不认,不背叛家庭就无法革命。这是当时的历史环境。我曾经认识一位老同志,老革命,他当年为了追求真理很决绝地与父母划清界线,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现在追悔莫及。

 

      包括我们的文学评论,《红楼梦》评论、《儒林外史》评论,很多都是老思路。过去批评贾宝玉,说他临出家还要穿着什么大红袈裟向父亲拜一拜。实际上我认为他做得非常对,他临走向父亲深深跪拜,说明他很重视父母六亲,重视伦常。但很多文学品评论者却在这里宣扬我们要跟传统彻底决裂,错误地认为跪拜父母有问题。

 

       我们过去对待家庭的错误态度是特殊时代背景造成的。现在我们经过历史的剧变,巴金《家》的这种家庭解体了,《红楼梦》的家庭当然也早已解体。现在的家庭主要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两代三代的亲子,父母亲,夫妻,而且这个夫妻是一对夫妻,不像过去一夫多妻,我们现在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跟过去的传统家庭完全不一样。同时现在很多家庭功能逐渐社会化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与此同时,西方家庭不重要的消极观念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观念。为了避免严重的西化现象,伴随着传统家庭的伦理道德绝不能丢失,需要下大力气弘扬传统家庭文化。在这个层面上,习主席的春节讲话,具有重要的号召作用。他强调重视家庭,重视伦理,不管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管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教、家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切实重建家庭文化、伦理文化。


抓住亲子、夫妻、师生三大人伦关系,传承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确立中华母亲节,中华教师节。

 

       怎样进行家庭文化建设,我觉得应该抓住人伦。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在必须重建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当前的人伦关系主要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以外的关系要复杂很多,最重要的是师生关系。我们当前首先要把这三种关系建设好,夫妻,婚姻;亲子,血缘;师生,层级。西方的节日都是跟宗教有关系的,西方贯彻宗教,重视宗教,有一套教会机构,没有这么一套机构,很难使一些精神文化入心入脑。那同样我们中国人在精神文化、家庭伦理方面有家教、家风、家塾、祠堂。包括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的传统节日基本上都跟人伦有关。三大人伦关系,对应三大人伦节日。亲子关系对应中华母亲节、中华父亲节;夫妻关系对应中华情侣节;师生关系对应中华教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以人伦为核心、为灵魂的。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当下的节日。我们讲孝,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搞孝文化,都在搞伦理、人伦,但是我们树上结的孝的果实落到那里去?在这个果树下面站着的是美国母亲节,美国父亲节,我们所培植的人文果实都落到了人家的箩筐里面去,一担一担地被人家挑走。

 

       我们自己建的这种孝的情感,要有自己的载体,不能让人家都运走。美国母亲节,5月第二个星期日刚刚过去,在我们的社会上热闹非凡。我们自己的母亲节建立至今都七八年了,但是媒体还是把美国的母亲节当做世界的,当做我们自己的。当然也有做的好的例子。北京通州全区的小学都开展中华母亲节活动,农历4月初二,就是今天。前两天我到通州区小学参加了他们的母亲节活动、母亲节班会。此前,我参加河北的“中华母亲节发动日活动”,活动评出了“十大孝星”,“十大孝星”都在主席台上向妈妈说一句悄悄话。一个小男孩向妈妈说的一句话使妈妈留下了眼泪,母子俩抱在一起。小孩说:“妈妈你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都留给我吃。”妈妈说:“我没有白疼他。”中国人讲究善心,这小孩懂得母亲的心,母亲把吃的给小孩子,他体悟到母亲对他的爱,这个体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很多小孩,家里姥姥、奶奶替他做什么事儿,他都觉得理所当然,没有感恩的心。我在北京公交车上经常看到小学放学的时候姥姥或者奶奶去接,奶奶或姥姥在旁边看着小孩吃东西。小学生认为姥姥和奶奶,理所当然为他自己服务,他是家中的小皇帝。到了母亲节,要跟妈妈说一句话,说什么话,他就要动脑子想一想,有什么感动她。他想到妈妈把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都留给自己吃。这就是体悟母爱,这是非常好的例子。

 

      后来我到通州区参加一个四年级小学生中华母亲节感恩会,也有跟妈妈说一句知心话的环节,有一位四年级小男孩跟妈妈说:“妈妈,我长大了一定让你享福。”他的妈妈非常感动。我就问旁边一位从西方学习回来的朋友:“美国母亲节时,小孩会说这些话吗?”回答是:“绝对不会,美国不但没有这种语言,而且没有这种观念。”去年11月18号中央电视台制作几十部关于“孝”的微电影,我给编导举这个例子,他们觉得非常好。所以去年3、4月份,中央综合频道一频道、十三频道都播出了一个小孩跟妈妈说“我长大了一定让你享福”的教育片,随后的两三个月,这个节目内容演变为:第一个镜头:孩子依偎着母亲,母亲说:“等你长大,我就享福了。”第二个镜头:孩子长成大人,妈妈对他说:“等你工作结婚了,我就享福了。” 第三个镜头:母亲年华老去,两鬓斑白,她身边有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对奶奶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让你享福。”旁白:“别让长大成为遗憾,行孝不能等待。”这就是中国的母亲,培育了第二代还要培育第三代。希望第二代长大了才享福,还希望第三代长大了才享福。献了青春还要献终生,这就是中国的母亲。所以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大家想想看,如果周而复始,每年都有一个中华母亲节可以让孩子们来表达自己的孝心,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这个种子就会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中华母亲节是跟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人伦文化紧密结合的。美国的母亲节是异质文化的母亲,它是美国文化的产物,不是我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母亲节。现在世界上有78个母亲节,去年中央各大媒体都在报道朝鲜母亲节,是11月16号。我感到很奇怪,我们怎么对朝鲜的母亲节大肆报道,而对自己的母亲节不报道呢?此外,泰国,1978年确立了自己的母亲节,8月12号。法国也要确立自己的母亲节,没有学习美国选5月第二个礼拜天,而是选定5月最后一个礼拜天为母亲节。每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个性化的母亲节。我国为什么把其他国家的母亲节当做自己的母亲节呢?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连续三任的全国妇联主席都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三任对中华母亲节都有批示。第九届是陈沛云,她审阅了中华母亲节的提议后,非常赞同,决定亲自担任中华母亲节的名誉会长。第十一届妇联主席陈至立,也很赞同中华母亲节的提议,认为中国人应该自己的母亲节。但是媒体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我到中央电视台,讲中华母亲节,年轻的编辑都感到惊讶,表示疑问:“不是已经有母亲节了,怎么还要弄一个中华母亲节?”媒体的力量非常大,我们的日历、台历、网络都宣扬母亲节是五月的第二个周日,这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最近在医院里遇到一个护工,她在美国母亲节当天说:“哎哟,今天还是母亲节。”我问:“你怎么知道?”她说:“网络上宣传得铺天盖地的。”与此问题相关的节日的去中国化现象非常之多,这不仅是中华传统节日的悲哀,更是中华文化的悲哀,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最后讲一下教师节。原本国务院法制办前年已经颁布了方案,准备把教师节改回到9月28日——孔子的诞辰。结果有人以“9月28日教师节是台湾的,我们不能这样”为理由反对。殊不知台湾跟香港教师节并不是当地的新发明,那是我们的传统。我国至少在雍正五年,1727年时,孔子诞辰日就已经成为全民性的节日,已经有了教师节的雏形。台湾、香港延续了这个传统,而我们断掉了。我们不是跟着台湾学习,而是恢复自己的优良传统。因为有人反对,如此有优良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师节修改方案又搁置了。我们现在应该下大力气重振、重建我们的伦理文化,让传统家庭文化、伦理文化重放光彩!                                                


文字整理:海淀教科所杨柳

 

附原文:

 

      在精神文化层,西方文化重宗教,中华文化重伦理道德。这也体现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西方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有关,英文holiday或holyday一词是“神的日子”或“奉献宗教的日子”,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等等。

 

      中国是无“国教”,而有“国德”:没有国人普遍信仰的宗教,而有国人普遍崇尚的伦理道德。西方提到信仰,首推宗教信仰;儒家提到信仰,首重人伦道德。最明显的物态表现如:西方传统的村镇设教堂,我国传统的村镇有祠堂。祠堂记录着血缘传承、伦理次序,是伦理文化的载体,尤其在我国南方非常发达,至今很多年轻人成婚要进一下祠堂。

 

       在中华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是上帝赐予的,人是娘生父母养的,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所以华人特别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谓“慎终追远”的“追远”,就是一代一代追寻上去,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寻根意识,敬祖意识,“祖宗崇拜”。华人的人生价值观之一是光宗耀祖,至少不辱没祖宗,不做对不起祖先的事。连祖宗都忘了,叫“数典忘祖”,这是不齿于人的。这种以血缘亲情为根基生发出来的感情,是与生命意识血肉相连的感情,是植根在人性中的感情,是最自然的感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比那种以利益为权衡的感情,要崇高得多。这种意识代代相传,不断强化,积淀成伦理型的中华文化,最注重人伦道德。由这种人伦文化熏陶,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流淌在华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铸成中国心、中华魂。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异国他乡,永远保持着中国心,永远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华人都同种同祖、同根同源,血浓于水!

 

       华人把祖传姓氏放在个人名字之前,而不像欧美那样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前头,这也是华人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反映。而死后如果有魂灵的话,也是世世代代地坚守住家庭,护佑着子子孙孙,至少逢年过节必回家与子孙团聚、接受子孙的供奉。所以传统家庭家里都设祖宗的牌位,让祖宗有个位置,至少反映自己心里有先人的位置;逢年过节要上供,至少是反映自己不忘先人。

 

       在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命秩序的深层设计。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伦理道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优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伦理道德是做人的根基,我们以伦理道德作精神家园,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在彼岸的天堂,而在此岸的天伦。天伦之乐,这是华人的“福”,华人的天堂。

 

       最近托名某大国某著名智囊公司者诬称:中国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是从根上抹黑中华文化,也有悖于西方有识学者向来的谈论,例如:17-18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被称为“千古绝伦的大智者”,他说中国“有一个极其令人赞佩的道德”,“我们从前谁也不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从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以一大觉醒!”斯宾格勒把道德灵魂当做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符号。黑格尔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二战之前,欧洲学者曾经探讨,世界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国文明屹立至今,他们的结论:“可能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达尔文就说:相对于其他文明,中华文明更具有典范意义。美国学者埃德温·赖肖尔认为:在科学知识及应用领域,现代西方文明确占优势,但对人生终极目标和最高意义的洞察上,西欧文明却远非中国文明那样深刻。他在《中国的问题》一书的第十章中说:“在有益于人类幸福的所有方面,中国文明都优于欧洲文明。在中国,……若能获得适当时机,他们就能使自己返老返童,创造出较之西欧机械文明远为优秀的文明。”(理想出版社版第22页。)英国史学泰斗汤因比1974年在同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进行的“展望21世纪”的对话中断言: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融合器。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尤其是天人合一式的保持人与自然平衡的和谐(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人伦关系,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情感信念来处理的关系。重视伦理道德和人伦情感,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最突出的贡献之一。连美国前总统布什都承认这点,他在任的一次中国年时,对华人讲话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很大,其中一个贡献就是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便以家庭为社会的细胞。现代中国的家庭结构已经过历史巨变,《红楼梦》时代、巴金《家》时代的家长制大家庭已经解体,造成家庭文化有负面作用的历史环境和人为因素已基本消失,现在应当重建新型的家庭文化。现在绝大多数小家庭只有直系的亲子关系和一对夫妻关系,培育子女成为生计之外的家庭生活中心。

 

       人之初,从家教始。亲子之互爱出之人的自然天性,是不计功利的,是不计“支出”、“收入”的,与市场上的买卖交易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亲子间的天然关爱和无私慈孝精神,是其他人际关系所无法比拟的,这是人类爱心的最初种子,是起点和基石。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也是道德启蒙的起点和基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爱之心,博爱精神,都是这种爱心的推衍和升华。《孝经·天子》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中华文化“立爱自亲始”但从来不停留于“亲亲”,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以家庭和血缘为主导的“亲亲”扩及“仁民”,再扩及“爱物”,乃至具有“民胞物与”( 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胸怀。《礼记》说“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人早就把家这个基本关系扩大了,已把人类的爱心和德行由本义属于家庭的亲子之爱,推广到对所有的人、乃至天地间所有的物的更为广泛普遍的爱,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从爱亲走向“泛爱众”,从家庭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爱是道德的基础,珍惜这种爱亲的情感体验,把它培育起来,推展开来,就会养成健康发达的爱心和德性。以此为根而繁衍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应是天然而富人性的。情感是构成人性的基本元素之一,如果没有这种淑世情怀,而让单纯“以利相交”、以利益为取舍的处世原则主宰人世,那么,见利忘义的世风就难拂去。重宗教的西方文化借重宗教、教会、教堂、宗教节日来培育道德意识;重人伦的中华文化则依托家庭、家教、家风、祠堂、人伦节日来培育道德伦理。可惜上个世纪经常贬抑伦理文化、轻忽家庭文化,致使我们的新道德建设缺失了一些重要的传统土壤、依托、载体。现在是到了重振伦理文化、家庭文化、人伦节日体系的时候了!


      中华文化从来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对家庭的责任感、整体感中培育对国家民族、对天下的责任感:“位卑未敢忘国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一体、家国情怀。家庭是培育爱心和责任感的全天候学校,受益的却不仅是家庭,而是全社会,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如果说我们现在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的话,其原因不是人伦道德多了,而其原因之一,恰恰是人伦道德削弱了。

 

       我们的传统美德本来就深深扎根于百姓日用伦常之中,我们的道德建设应当继承传统美德的这一优良传统,从百姓日用人伦抓起,从每个人自小怎样待人接物抓起,下大力气建设新伦常规范。

 

       我们要建设的人伦关系,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双向互惠互动的伦理关系。现代应优先建设三大人伦关系: 亲子关系(血缘伦理)、夫妻关系(婚姻伦理)、师生关系(层级伦理代表之一)。构建和睦共荣的血缘关系、和美共生的婚姻关系、和谐共进的层级关系。具体而言可落实到:亲子爱、夫妻情、师生义。我们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大力建设好当今的三伦。

   

      中华传统节日就是培育人伦道德的沃土,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2015年02月17日在春节团拜会上习主席致辞说:“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朋友相会,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其乐融融,喜气洋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在我看来,这是在新时代重振伦理文化、家庭文化、人伦节日体系的号召书和动员令!

 

       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是综合性、多义性的,缺少单项突出的人伦主题节日,而现代社会又很有表达单项人伦感情的需要,于是西方的此类节日就趁虚而入。但异质文化的人伦节日难于承担传承中华人伦传统之任。而且长此以往,势必影响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所以我一直建议主动设置植根中华文化土壤的以夫妻、亲子、师生三大人伦关系为主题的中华人伦主题节日:中华情侣节可以叠加在七夕节上,中华父亲节可以叠加在重阳节上。中华母亲节当在春天,以孟母生孟子而成母亲的农历四月初二为基准日。教师节当恢复清雍正五年以降的传统,定在“万世师表”孔子的诞辰日。中央文件已认定的七节加此二节后共成九大节。

 

在春节团拜会上习主席致辞时念了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爱母、孝亲,是中华传统的孝道。中华母亲节与孝道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我们各地的中华母亲节每每以感恩母亲为中心,中华母亲节成为表达爱母、孝亲精神的推动器,是孝道教育的最好载体和抓手。

 

       人说我们天天都在行孝何必专设个节呢?设立中华母亲节,就是为了让天下父母的爱心有一个得以彰显、让人认真体认的节日;让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个受到唤醒、并精致表达的节日。许多学校过中华母亲节时都让学生请母亲来一起过,专设一项“跟妈妈说句知心话”。一个小学一年级的男孩对妈说:“妈,你把自己最喜欢吃的都给我吃了。”母亲热泪盈眶说“孩子懂事了,没有白疼他。”是的,他从自己的童心体悟到母亲是怎么爱他的,对于他,这是个发现,也是个铭记,必然会萌发如何回报之念。把平时习焉不察、习以为常的母爱,借此节日,思索、体认、领悟,年复一年,积累、加深、积淀,在心田里扎根、生长、开花,养成孝心、爱心、仁心。从这里可以看出节日的功能。 

      

       另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庄重地对母亲说:“妈,我长大了一定要让你享福!”对于他,这是个许诺,也是个誓言,颇有小男子汉的气概。我问西方朋友,他们的孩子会向母亲说这样的话吗?回答说:不但没有这样的话语,而且没有这样的观念。这就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中华母亲节有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特色,不是异质文化的母亲节所能取代的。2014年1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孝道》微电影选题研讨会上,我介绍了上述“小男子汉”对母亲的孝心,大约过了两个多月,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综合频道、第三套综艺频道、第十三道新闻频道,在每天几次的新闻节目后,就以公益广告的方式播出这种场面。连续播了两个多月后,又拓展成三部曲:由倪萍扮演,第一景,年轻的妈妈抚摸着孩子,憧憬未来说:等你长大了我就享福了。第二景,中年母亲充满期待地对大孩子说:等你结婚生孩子了我就享福了。第三景,小孙女对两鬓斑白的老人说:奶奶,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让你享福!这时屏幕上出现八个大字:“别让等待成为遗憾”。这使人想起中国的老话:“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亲是最不能等待的。中国母亲的母爱是全天候而且终身的,抚养好第二代还接着抚育第三代,献了青春还要献终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哪!我们不能对不起她们,不能让她们的期待落空!

 

      中国传统称自己的生日是“母难之日”,径称“母难”,表明自己生日不忘母亲养育之恩。以孟母生孟子之日作中华母亲节,推而广之,每个人的生日都要感恩生我养我的母亲,都是自己的母亲节。北京市通州区的许多小学开展“我的母亲节”活动,每人一本“我家的母亲节”小本子,记录下自己的孝亲言行,把中华母亲节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把学校教育同家庭践行连接起来,展现了中华母亲节的魅力。

 

       2007年以来,先后有李汉秋、凌孜、彭丽媛等全国政协委员,汪纪戎、龚建民等全国人大代表,多达 600余人次,连续联名提出过近20份设立中华母亲节的提案、建议案、议案,为设立中华母亲节而奔走呼吁。2013年2月又有80多位部长、院士、将军、知名学者,联名倡议“文化自觉 母节自立”支持设置中华母亲节。特别値得注意的是,接连三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都作出肯定的批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全国妇联主席彭佩云写信说:“我赞成你们提出的设立中华母亲节的倡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批示:“这是件很有意义的大好事,应予支持。”并亲自担任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名誉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批示说:“我的看法是,中国人过美国母亲节确不妥,应引导”。

 

        2007年、2011年和2013年就设立中华母亲节在人民网社会频道、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中国网、新浪网进行的民调和网上投票结果是:支持设立中华母亲节者逐年增加,比例分别为:75.2%、80.9%和98%。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湖南省代表通过纸质样本和网上样本,共调研了5061名民众,其中赞成设立“中华母亲节”和“中华父亲节”的达88.18%。

 

        2010年中宣部等中央七部委《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说:重阳节应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举办……登高、赏菊、敬老等活动”。重阳节第一次叠加上敬老节,变而成老年节;第二次又叠加上“孝亲”,加得好!这可以发展出中华父亲节。中华民族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敬自己的老人开始,把爱心推及敬别人的老人。重阳节敬老,应从孝敬自己的父、祖辈开始,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参与,这样,敬老节才不致蹈空。

 

        母亲有母亲的生日,父亲有父亲的生日,我们不会把父母的生日强捏在一起。同样,母亲有中华母亲节,在春天的农历四月初二;父亲也应当有中华父亲节。古人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九是最大的阳数。“重阳”,不仅“宜于长久”,而且阳气最盛,所以适宜作父亲节。这是顺着“孝亲”而来的叠加。中华传统节日本来就是综合性、多义性的,是可以叠加发展的,七夕节叠加为中华情侣节,似已广为认同。

 

      再者,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时期的中华父亲的代表,是我国悠久历史中进入父系家长制以来的代表,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代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黄帝于九月九日驭黄龙上天的传说,从汉代以来,人们便在这一天祭拜黄帝。把九九重阳祭拜黄帝的这一天,作为中华父亲节,是有历史渊源、有民俗依据的。

 

      而今我们不仅需要教育孩子,而且需要教育家长如何当好家长,尤其是如何当好父亲!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各有特点各有优长,孩子都需要,异曲同工组成完美的家庭教育交响乐。中华传统是“慈母”、“严父”,称自家母亲为“家慈”,自家父亲为“家严”。家教不仅需要“慈”,而且需要刚健刚毅的素质培养,这后一方面更需要父教。但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主次有所不同。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优秀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一般说,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2013年起的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兒》引爆親子教育大讨论, “爸爸该在家庭教育中承担哪些責任”成為聚焦的话题。可见当今社会在呼唤父教。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我们正可通过中华父亲节弘扬“天行健”的刚健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传统年节体系,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是中国人的自然观、哲学观、伦理观、审美观、爱情观的体现。

 

      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中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情感的黏合剂。“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民族对自己故乡、故土、亲人、民族历史的记忆和思恋,无疑是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振传统节日体系,显然有利于培育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过节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亮点,而各个民族的节日又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以无比丰富的多样性,汇成万紫千红的世界节日文化百花园。我们应当汲取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包括节日文化的积极成果,但不是让“洋节”取代中华节、西洋文化取代中华文化。有个比喻:“吃了牛肉人变成牛”,那就丧失了国家民族的主体地位,被同化;“吃了牛肉比牛更牛”,那就强筋健体,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性。

 

       节日的“去中国化”,那是中华节日的悲哀,中华文化的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的身份证,而且是民族身份的护身符,从社会层面上说,文化存,民族存,文化亡,民族亡。希特勒不就说吧:“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

 

      普天下华人对自己的传统节日多怀有温情、怀有亲情,因为它跟中华民族的历史存在方式密切相关,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人格需求紧密相联,蕴含着我们祖先几千年的精神承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滋养着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推动着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传统节日那是我们祖祖辈辈共同拥有的安享天伦之福的时光!那是养我育我的中华母亲文化。衣帽不时髦了可以换,民族传统节日可不是衣帽,那是我们的血脉,已融为我们生命的有机元素!十指连心,割伤了是会痛彻心肺的!俗话说“子不嫌母丑”,是的,不能嫌亲娘不时髦就换个洋妈妈,那是不齿于人的勾当,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我们不能不传承自己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不能不尽心竭力使传统节日充盈时代精神而理性回归,让世世代代哺我育我的中华文化焕发光彩!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