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传统文化 探索经典阅读

时间:2017-12-07 浏览:755


640.webp.jpg


 

        2017年5月13日,太平路小学近50名教师在孙庭春校长和张翠川、闫志玮副校长的带领下来敬德书院开展研修体验活动。在了解书院文化理念与课程设置之后,老师们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施克灿教授的讲座:《经典阅读的意义和方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施教授围绕经典、读书的意义、读书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发。

◆ ◆ ◆ ◆

关于“经典”

◆ ◆ ◆ ◆


        施老师首先向听众介绍了“经典”所指。他认为,经典可以是圣贤述作,包含周公上圣、召公大贤的言论,“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经典也可以指宗教典籍;经典还可以是泛指,指典范的权威著作。经典具有如下特性:第一是恒久性,超时间性是经典的最基本含义。第二是普世性,对本国和世界文化具有永恒的价值。第三,经典既是文明的基石,也是文明的坐标。


        施老师还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经典。孔子认为经典是“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汉书》中则是“六略”: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宋明出现了“四书”的说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清代主要是《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经的著作,史部主要收录史书,子部主要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


        此外,施老师还向老师们介绍了黄济先生开列的书单。其中包括蒙养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诸经:如《诗经》、《尚书》、《易经》、“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诸子:如《管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诸史: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诗文: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


        对于承载经典的载体,施老师也有详细的介绍。第一种是竹简,孔子“韦编三绝”,就表明了简的装帧方式。第二种是帛书,如楚帛书和长沙出土的汉帛书。第三种是唐宋以后出现的线装书。第四种就是今天的电子书。施老师认为,要读专业经典,还是以纸质书为佳。


640.webp (1).jpg

北京师范大学  施克灿教授

◆ ◆ ◆ ◆

读书的意义

◆ ◆ ◆ ◆

        读书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施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读书可以明理。

        施老师列举朱熹“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王阳明“夫所谓考诸古训者,圣贤垂训,莫非教人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若五经、四书是已”、董仲舒“圣人所欲说,在于说仁义而理之。……夫义出于经,经传,大本也”等观点,来阐释读书的作用。

   

        读书可以使人“明”哪些“理”呢?施老师总结朱熹、孔子、朱舜水等先贤的说法,认为“明理”的内容包括三纲五常、兴观群怨、识鸟兽草木之名,以及古史鉴读中蕴含的真理等。



第二,读书可以启智。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是人类知识的源泉。读书可以增长知识。董仲舒认为:“《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朱舜水更明确指出:“古人云:‘世间何物最益人神智?’曰:‘莫过于读书。’盖读书则理明,理明则不期智而自智。”



第三,读书有益修身。

        读书是一种修炼自我的功夫,是个人品性修养、意志磨砺与心理能量积累的过程。正如汪莹所说:“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此外,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气质与修养往往来自于他的阅读。古代读书人的地位不仅指地位,更是指修养,足见读书的重要性。



第四,读书可以致用。

        古人读书做官,十年寒窗后,便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正如宋真宗《劝学诗》所讲:“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施老师认为:我们或许没有办法决定我们的出身和阶层,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读书,为自己塑造一个优秀的人格,实现个人的提高和阶级的突破。


640.webp (2).jpg


◆ ◆ ◆ ◆

读书的方法

◆ ◆ ◆ ◆

        讲完读书的意义后,施老师还讲了读书的方法。他着重介绍了朱子读书法和唐彪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有六点,分别如下:


第一,循序渐进。读书应该按一定的次序,不能颠倒:

       “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覆?绎玩味。”


第二,熟读精思。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


第三,虚心涵泳。

        首先是不能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不要己见”:

        “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了。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使合。”

        

        其次是要反复玩味,沉潜其中: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第四,切己体察。 朱熹将读书与做事相类比,强调在读书过程中判别是非:

        “读书便是做事。凡做事有是有非,有得有失,善处事者不过称量其轻重耳。读书讲究其义理,判别其是非,临事即此理。”


第五,着紧用力。读书人需要以刚毅勇猛的精神去读书,要有发愤忘食的精神: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即是收放心,严肃认真与精神专一的态度。朱子解释了“敬”的含义,并强调了读书需要专一:

        “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

        “读书须专一。读这一句,且理会这一句;读这一章,且领会这一章。须是见得这一章澈了,方可看别章,未要思量别章别句。”


        施老师认为,“朱子读书法”集读书法研究之大成,奠定了古代读书理论的基础。六条“读书法”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六条“读书法”均有其合理因素:循序渐进——量力性,熟读精思——巩固性,虚心涵泳——客观性,切己体察——实践性,着紧用力——积极性,居敬持志——目的性。但是,“朱子读书法”过分夸大了“读书穷理”的作用,甚至造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把书本当作教条的不良学风。


640.webp (3).jpg


 

唐彪读书法

        “唐彪读书法”有五点,分别是:


第一,循序量力。强调不同阶段不同资质阅读的差异性:

        “童蒙初入学,先令读《孝经》《小学》,继读《四书》本经。如资钝,或父师教无善法,本经读毕,不得不读时文,以图进取,余经候文艺明通后补读可也。”


第二,学当“存疑”。重在说明带着问题读书的重要性: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而疑之难。”


第三,博约结合。认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将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

        “窃所谓所读之时文,贵于极约。不约,则不能熟;不熟,则作文之时,神气机调皆不为我所用也。”

        “阅者必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识浅狭,胸中不富,作文无所取材,文必不能过人。”


第四,五等读书法。认为读者读书时应该根据书的内容和阅读的目的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

        “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必当备以资查考之书。书既有正有闲,而正经之中,有精粗高下,有急需不急需之异,故有五等分别也。学者苟不分别当读者何书,当熟读者何书,当看者何书,当熟者何书,则工夫缓急、先后俱误矣。至于当备考究之书,不备则无以查考,学问知识何从而长哉?”


第五,持之以恒。强调有恒心有毅力去读书才能达到学业上的成就:

        “有恒是学人彻始彻终工夫,惟有恒,学业始能成就。然人谁不欲有恒?而每不能实践者,以课程不立,学无定规,初时欠缺,久即废弛。惟立简约课程,易于遵守,不使一日有缺。”


        施老师认为,“唐彪读书法”继承了“朱子读书法”,但是,更适合童蒙教育。


        施克灿老师的讲解,不时博得阵阵掌声。

640.webp (4).jpg

学校领导带领老师们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在下午的体验研修中,老师们在各功能室,或诵读经典,或涤器品茶,或调墨临帖,或听赏古曲,并在体验结束后,完成了自己的研修小思。他们纷纷表示,经过一天的学习,心静了,人安了,并向往着下次再来敬德,品尝这精神盛宴。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编辑:刘洁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