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龚心洁

时间:2016-04-23 浏览:1833

  敬德书院第三期书法赏析与创作课程主要围绕行书基本笔法的掌握展开。首都师范大学邹方程教授以王羲之著名作品《兰亭序》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细致的讲解、清晰的示范逐步引导学员了解、欣赏和临摹这一书家公认的千古名作。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笼罩着神秘面纱的《兰亭序》渐渐走入学员们的世界,慢慢变得熟悉、生动和亲切。


  王羲之《兰亭序》在书法界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早从宋代就有桑世昌的《兰亭考》,南宋的俞松《兰亭续考》等著作的问世,就已对《兰亭序》做深入的研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著作,逐步加深了我对《兰亭序》的了解与认识,其中清代的翁方纲《苏米斋兰亭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苏米斋兰亭考》认为《兰亭序》一文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现代对《兰亭序》也有诸多考证和研究,1965以来对《兰亭序》的评论是一个重点时期。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发表了一篇《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序〉的真伪》一文,之后《光明日报》转载。该文认为,从当时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兰亭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从而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内容看,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与晋人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性格大相径庭,作者是否是王羲之值得怀疑。再者,《兰亭序》开头,岁在癸丑癸丑二字,像是后人加上去的。据此,郭推断《兰亭序》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所作。郭文发表后,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书法家高二适不以为然,写了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与郭争论。该文认为,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后人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序》却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序》非晋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因为王字本身有个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能称之为书圣。再者,从美学观点看,《兰亭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风貌也相吻合。从上所述,高文认为《兰亭序》仍是王手笔,并非后人伪作,观点与郭文针锋相对。然而,上世纪70年代安徽马鞍山东晋墓砖和安徽毫县曹操宗族墓砖的发掘,却让人们看到了东晋以前的行书与楷书实物,这样《兰亭序》当然也就具备产生于王羲之时代的书法史背景。而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对汉魏两晋书法的深入探究,人们又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王羲之时代或《兰亭序》诞生之际的书法史背景。既当时各种书体都进入成熟期。

  综合清代、60年代、70年代以及90年代的不同考证观点,我的个人观点倾向于《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文学价值、审美价值以及书法价值堪称绝品。对于学界的争论,我认为无论《兰亭序》是真是伪,是否是赝品,从艺术价值、审美角度考虑,我们确实要好好加以学习和研究。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