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

时间:2018-06-19 浏览:1048


作者|吴焱(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和支柱,是我们获得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与生命。而当商品大潮席卷而来时,中国人物质财富不断丰富,精神信仰的缺失却日益严重。作为民族未来的学生,现状更是令人担忧:我们的孩子们对日本的动漫了如指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对韩国的影星说得头头是道,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却一无所知。当美国人对着仅仅两百多年的文化挺胸抬头时,我们的孩子却对我们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冷眼相看、妄自菲薄,民族文化信仰的缺失成为教育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桎梏。


 

 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

重词语,轻文章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中国大量的精神财富孕育在文言文中。不可否认,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而艰涩的。我从教20余年,高中文言文的起始课最为艰难。学生从初中的读大意转化为读懂、运用,是一个质的飞跃。帮助学生跨越语言障碍、读懂文言文,是每个高中老师不可逾越的壁垒。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就不可避免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语文课被上成了古汉语教学课,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篇章被肢解成一个个语法现象。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短短300多字,我总结出来的重点实词就有21个,虚词12个,语法现象23个。因为学生毫无基础,我用了整整一个星期6个课时进行文意疏通,学生苦苦挣扎在“词类活用”“倒装句式”“古今异义”和“通假字”中,至于烛之武困顿一生却在国家危难时的挺身而出、郑伯的知错能改、秦穆公的雄才大略、晋文公的政治远见,却只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且受课时的限制,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往往是教师自弹自唱,缺少对学生真正的感染和熏陶。高中三年的文言文教学基本就在疏通字义和不断将文言知识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循环往复。文言文教学漠视了传统文化的内涵,片面关注了字词的解析。


2

重文意,轻内涵

在我们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论语》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经》,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离骚》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从“慷慨悲凉”的建安文学到星光璀璨的唐诗宋词元曲,从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到辞采飞扬的骈赋,从精辟深刻唐宋散文到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教材中汇集了大量古典文学的华章,闪烁着思想的光辉,彰显着文化的魅力。然而,由于考试、教学进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只能针对某个片断、某段节选来进行教学,这就造成了解读的碎片化,学生东鳞西爪式的学习难以真正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次研修班,李山教授全面细致地为我们解读了项羽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而之前无论是在《鸿门宴》还是《项羽之死》的教学中,都只呈现了项羽的某个侧面。而真正的项羽形象的复杂性——为人不忍与杀人如麻的矛盾和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老贵族精神,不通过全面阅读是无法体会的。


3

 重考试,轻思考

有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能认识到文言文教学对文化传承的巨大价值,但由于考试方式、评价机制、学生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教师对教材的讲析往往停留在课文本身,没有从文化的角度实现对教材的宏观把握,无法促使学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文本。“一切服务于考试”的功利思想禁锢了文言文教学的勃勃生机,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对文言文价值的片面认识影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仅仅把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提高分数的筹码。


 

将语文教学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身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积极地运用语文学科教育来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才能真正扩展学生的胸襟,带领他们走出个人世界,增强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精神价值的认同感,培育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思考自己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关注民族前途和国家命运。


1

用诵读引导学生体悟文化

语文教学中不可否认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文字和内容跟当代中学生的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我们现代的文言文教学往往以讲为主、忽视诵读,学生也只纠结于字词的理解,往往学习完某篇文言后连读都磕磕巴巴、理解都需要注释。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自然很难体悟其中的精神内涵,更谈不上传承。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它适应了汉语传情达意的特点,在古代教育教学中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诵读法在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方面也有显著效果,更是熏陶渐染的重要途径。诵读不是毫无意识控制的单纯的读,它最重要的特征是读与思相结合。伴随着诵读次数的增多,学生对作品的体验会从读音、字词层面深入到篇章、主旨层面。对有着优秀精神给养的经典篇章、段落,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在诵读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由于诵读是综合运用眼、耳、口、心的一种学习方法,因此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将诵读分为三个层次,即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并对每层都做了明确的解释:“读得清楚”就是“讲得清楚”,即学生能够疏通文面,讲清文意,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目标;“读得好听”就是“把握停顿”,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句子的抑扬顿挫;“读得有味”就是“品味语言”,这是诵读教学的最高层次,通过品读文中的重要语句,培养语感、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实现从字面意思到深层意味的全面感知。“三步诵读法”层层深入,较好地突破了语言上的障碍。通过诵读,学生不断加深对文章整体内容、情感的理解,感受到优秀经典的精神内涵。另外,在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诵读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诵读到位,学生体味的感情、受到的震撼远比从老师分析中体味的深入得多,深刻得多。


2

用阅读涵养学生文化素养

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每年4.58本。2014年,一位印度工程师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不读书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桎梏。在当今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作为70后的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在这20年间的变化:学生从能与老师交流宝黛爱情悲剧、讨论时代变迁,到必须经过老师讲解荣国府、宁国府的关系、讲解《红楼梦》与曹雪芹才能明白人物关系,再到上课得靠电视剧才能被吸引。而今,《林黛玉进贾府》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完全沦为一篇不知所云而又枯燥无味的课文,成为学生不得不学的负担。这样的变化曾让我何其痛心。尽管我们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代诗文,尽管我们现在要求传统文化进校园、课堂,但是相对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那 40 篇的古代诗文、小说、戏剧还太少,那些作为点缀的传统文化课堂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很有限。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来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增长他们的才干、纠正他们的心理问题,提升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而且学习的功利性比较强,如果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对于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当阅读成为习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将潜移默化地涵养学生的心灵。我的方法主要是:首先,要结合课文推荐书目,如《论语》《孟子》《论语心得》《东周列国志》《文化苦旅》《唐诗三百首》《觅渡》《品中国文人》《宋词三百首》《庄子》《蒋勋说红楼梦》《百家讲坛精品集》等。平时要求学生利用零碎时间阅读,如每天阅读5页,并且要求读书有痕,写眉批和旁批,积少成多,滴水石穿,利用一个学期读完一本书;假期用作业形式布置阅读篇目,要求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开学进行测试。日久天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了较明显地提升。

总之,在教学中重视经典阅读,坚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课内向课外延伸,能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到说教无法达到的效果。


3

用写作帮助学生消化内涵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在教学中除了利用课堂、课外引导学生学习感受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要让我们的学生将这些感悟外化为写作。设计好的写作题目,指导学生运用古诗文中的素材写作,不仅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对优秀传统内涵的理解、消化与吸收。如在阅读《苏武传》时,我就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拟定了这样一道写作练习题:根据《苏武传》自定主题,对苏武进行简单论述。学生的作品异彩纷呈,并有独立见解。



学生作品示例1

面对受辱负汉的抉择,你放弃了求生的念头,从容引刀自戕;面对长剑的寒光,张胜的膝盖弯曲了,而你却始终挺立不动;面对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荣华富贵,卫律降了,你却鄙夷地转开了目光。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你倒卧在雪地中,咬着冰冷的冰块,吞咽着僵硬的旃毛;在塞外苦寒之地,如刀的风雪染白了你的双鬓,轮转不息的岁月使你手中的节杖杖旄尽脱。在遥远荒蛮的北海,一个默默守着使命的人,用他的执著完成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他的气节、他的骨气,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为我们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学生作品示例2

面对匈奴的以死相逼,他安之若素;面对马畜弥山、荣华富贵,他视而不见。宁可啮雪茹毛,不肯投降。十九年毫无希望的生活中,使他坚持的力量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忠于武帝吗?不!他只忠于国家,忠于民族。汉节即使旄尽落,依然代表着民族的尊严。使节沦落到这般田地,他的腰杆也不会弯下。一个民族要有骨气,而苏武正是这民族的脊梁。如果没有他们的献身,西汉的强大又从何而来?遥想南宋的且战且退,晚清的割地赔款,还有那任人宰割的民国,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脊梁”吗?

学生作品示例3

栉风沐雨,苏武用十九年的矢志不渝赢得了流芳百世的荣耀;科头跣足,苏武用十九年的忠心不二换来了名留青史的不朽。他本可以像张胜、卫律一样贪图蝇头微利,又为何选择牧羊的道路?因为他有铮铮铁骨和浩浩正气。不求富贵荣华,但求金瓯无缺。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他用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富贵近在咫尺,只要他卑躬屈膝,便可一生无忧,但他却说不。如果这骨气能够被传承,又何来一段段不堪的屈辱史?偌大的清王朝竟许一个慈禧一再通敌卖国,造成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肆意进驻京城的悲剧。偌大的一个南京城,竟许几千日本兵屠戮30万人,却不敢抬头反抗。偌大的一个中国,竟许日本人在街头斩杀中国人,却围观谈笑。这是历史的悲哀,亦是中国人的悲哀。抬起来,我们缺少勇气吗?直起腰来,我们残缺意志吗?

不!我们遗失的是一个民族该有的骨气!


没有心灵的触动,没有对人格、文化深入的体悟,学生是写不出这样饱含着情感的作品的。通过这样的写作训练,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意,更重要的是那些文化传统中百折不挠的骨气、矢志不渝的精神、家国天下的情怀、慷慨赴义的勇气在无形中洗涤着学生的灵魂。

总之,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发展前行的不竭动力。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走入高中语文课堂,如何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探索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教学策略,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本文系作者参加海淀区中小学干部教师《史记》研读班所作论文)




编辑 润雨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