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读经”的一点思考

时间:2018-01-23 浏览:1105

640.webp.jpg

作者:常志敏(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 )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虽然一直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但似乎从未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有过想法,更多的只是对传统文化长河中某一段历史或文化的泛读,而非深入地理解某段文化的根源和传承。

       经过几次课程的学习,我得到了一些触动,对于自己如何学习传统文化有了新的领悟,想按照老师推荐的书目读书的愿望极其强烈,虽然实施起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坚持下去,必然有所获益,感恩老师!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于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之路也多了些思考,明确了方向,找到了路径。首先,读书就要读经典,而且要精读!这没有任何疑议;其次,“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如果能在少年时期,将多一点的“经典”熟记于心,日后慢慢体悟,对于人生大有裨益!这符合人的心智发展特点,极其赞成。然而困惑在于:“看读百遍,背读百遍之法,似乎迂苦难行,不知百遍之功,中材皆能熟记。”我清晰的知道这几句话的价值所在,可是,熟读经典的意义如此之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将经典“看读百遍,背读百遍”的行列?

640.webp (1).jpg

       涉及到具体操作,经典众多,“儿童读经”该保持怎样的强度?是多多益善,还是适可而止?“百遍之法”该如何运用,有没有比较明确的实施方案?比如“育心读经”主张每天一遍,七天一轮,循环往复,那是否是最佳的读经策略?

        理论上说,读经的时间和遍数越多,效果越好。古人的全部学习内容似乎就是读诵经典,可是对于现代人而言,对我们现在的孩子们而言,需要学习的内容,涉及的学科远远超过古人,这个时间怎样安排最佳?如何协调读诵经典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会不会因为家长不当的操作,反而厌恶读诵经典,从而导致半途而废?朱光潜“也曾经跟着旁人咒骂过”“这早年读经的经验”。新文化运动中,“大家”们虽然自身通过读经,文学造诣极高,但很多却成为了废除文言文,推崇白话文的先驱……我在想,莫非他们儿时每天读诵经典,练习强度太大,都积累了很多负面的情绪记忆?

        现今的时代,文化多元化,如果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频率和节奏,最具价值的“读经”反而容易招来其他思潮的诟病和怀疑。比如,媒体上也时常会有一些关于“读经”的负面报道。读经的益处毋庸置疑,读经的方式也相对明确,但是怎么实施却直接影响一个孩子能否顺利的亲近传统文化。

        学校学习时间有限,作为教师,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提升读经典的兴趣?如何和孩子父母沟通?孩子在家保持怎样的“读诵强度”更有利于习惯的养成且“读之有效”?

640.webp (2).jpg


       古文的韵律美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读时“拉一点腔调”“是一件乐事”。读诵一旦养成习惯,便会读出喜悦。此外,吟唱可能是比较能引起孩子们兴趣和愉悦的学习方式。是否有一种方法能够很快掌握吟诵技巧并且可以创造性的自发的吟唱出所读经典?让孩子们学会边读边诵,边唱边吟——倘若孩子们在熟读经典的同时,那个过程并不枯燥无味,将来体味经典的同时,回忆起那个过程,满满的都是快乐,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人生啊!

       经典的复兴是大势所趋,我们该在这场“大势”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孩子们处于智力建构、习惯养成的时期,将“经典”存入心中是最具价值的教育之一!我们需要找到更易于孩子们接受的方式和强度,避免将学习传统文化变成负担,变成压力。

       总而言之,通过课程的学习,增强了我自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动力。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儿童读经,希望真的能够成为一项既轻松又快乐,而且“读之有效”的全民参与的潮流。


640.webp (3).jpg







责编 | 刘静静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