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恶论”概说——李楠

时间:2016-04-23 浏览:2114

  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也有对人性的看法,那么荀子的性恶论又是怎样的呢?


  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从内容来看,这种人性包括感官欲望和权势欲望: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人的这些欲望永无止境,如果放纵这种人性的自由发展,将导致社会的动荡和道德的丧失。荀子将其表述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可见,人性的放任发展,是社会一切混乱的根源。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将人性视为恶。

  既然人性是恶的,是先天的,善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基于此,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化的,通过化性使先天的恶变为后天的善。首先,人能,荀子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如果没有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相互支持,人不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其次,人们按的原则来组成群体。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而的根本标准就是礼义,礼在人们组成群体的过程中起到两个根本的积极作用,即分物以养体,前者可以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后者表现为物质占有的等级化和社会行为的等级化。这样,礼成为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按照礼的标准过有道德的群体生活,也就成为人的本质要求。总之,荀子认为人性的感官欲望与权势欲望,与人的道德本质相矛盾,人无法依靠自身来实现其道德本质,只有用外力对人的恶的本性进行矫正和改造,从而实现人之为人的道德本质。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