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者,止于本心——李楠

时间:2016-04-23 浏览:2006

  《大学》有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就此,彭老师提出:为人师,止于何处?


  我以为,这是对为人师者的要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实则值得回味。学无止境,谁能自诩永远站在最前端;疑惑千头万绪,谁又能有问必答;更遑论传道这一重要使命。面对种种,如何做才不辜负人师这一称号? 


  大学之道有三,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结果,止于至善明明德的手段。纵览全篇,知止才有得。止于何处?止其所当止,自处于最恰当之处。我想,于人师而言,所当止处应当是师者本心——以赤诚之心对待我的学生。学无止境,但闻道有先后,我为师,生为师,相互学习教学相长;疑惑千头万绪,但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互启迪会有1+1>2的效果;作为师长,我比面前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阅历,以我的人生经历引导他们,让他们从我的人生得失中汲取力量与教训,从他们的跌跌撞撞中总结经验,传给下一辈的学生,这也是传道的意义之所在。

 
  知其所止,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明白自己生命的意义。如果难以搞明白这样复杂的问题,不妨返璞归真、不忘初心,让思想变得单纯如空气,生命的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