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教育回归之旅

时间:2016-04-23 浏览:2668

     925日,清华大学彭林教授的儒家礼乐文明讲师团成员杨柳博士与陈士银博士,为海淀区五十多位小学干部教师讲授了东亚礼仪教育饮食,起居,乘车之容的课程。此次课程是礼乐文明教育培训的第二次课,目的在于为清华大学与海淀教科所合作编写的小学礼乐文明教材培训骨干师资。有效推进海淀区的儒学礼乐教育工作,为海底区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礼乐教育首善之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国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曾如饥似渴的吸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大量养分。在学习我国礼学经典的基础上,日本形成了自己的礼学传统。这份传统在明治时代经历了欧风美雨的洗礼后,依然毫不褪色,通过有效的教育模式传承了下来。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起点形式与思想并重;以学校教育为核心,贯穿社会家庭;以权威礼仪流派为中心,切实有效传承的礼仪教育特点。日本礼仪教育的具体做法,日本对待传统礼仪的态度都对我们今天的礼仪教育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杨柳博士赴日留学多年,掌握了大量的史料,课程论证充分,论点鲜明,是分析日本礼仪教育的优秀课程。  

                             

                             礼乐修身点滴积累

  《礼记·礼运》有言: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华饮食礼仪中包含着一份长幼有序,谦和互让的传统。人和动物不同,人不仅要解决吃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吃的问题。从小养成优雅的饮食习惯,即便饥饿,遇到美食,也能从容就餐,不失自身君子风度。在起居礼仪方面,做到鸡初鸣,咸盥洗,衣服,敛枕簟,扫洒堂室及庭。(《礼记·內则》)古人闻鸡起舞,小学生应当向他们看齐,努力践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乾卦》)的儒学精神。此外,儒家弟子必须学习驾车之术,这是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认为学习驾车不仅在于磨练技艺,更重要的是学习相关礼仪规范。现代社会,交通工具不断改进,出行日益便利,但在使用交通工具时,因为不守礼仪规范,产生摩擦冲突,乃至引发交通事故的情况仍然频道发生,掌握出行礼仪是以礼修身的重要内容,是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


  礼乐班第二次课程在大家意犹未尽的讨论中落下帷幕,大家期待着礼乐文明教育走进各自的学校,为培养谦恭有礼的小学生进一点微薄之力。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