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中的幸福思想对青少年的引领

时间:2020-06-08 浏览:1228

阅读分享

分享

是一种动力

是一种关爱

是一种美德

欢迎将本文分享给

教师  



  作者:杨泠(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个体的一切健康的追求都与之密切相关。对于青少年来说,拥有幸福,是培养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我们对自己文化血液中的儒家文化思想进行梳理后,就会找到它们在当代的价值,对青少年的幸福思想进行引领。





一、儒家文化与青少年幸福思想



01

幸福的界定


关于什么是幸福,前贤时杰往往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定义。在西方社会,快乐论是一种影响力广泛的幸福理论,这种理论将个人感觉与心境的满足作为幸福与否的重要标准。如费尔巴哈就指出:“幸福不是别的,只是某一生物的健康的正常的状态,它的十分强健的或安乐的状态;在这一种状态下,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和实际上满足为它本身所特别具有的,并关系到它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此外,另一种与之不同的看法强调了自身拥有“至善”的道德品质的评判标准,这种看法在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名言警句中以及中国古代儒家经史典籍中有所保留。如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是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的必然的和基本的条件”。而《孟子》有“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的说法,《大学》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认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无论这些幸福从何种角度定义,都强调了两点:快乐的心境和人生的意义。



 



02

幸福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人们在获得物质极大的丰富的同时,心灵却似乎日益枯竭。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通过对20 多个国家的统计、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通常在一个国家内,富人报告的平均幸福和快乐水平高于穷人,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穷国的幸福水平与富国几乎一样高。很多人都感觉与物质贫乏的年代相比,幸福指数在下降。据毕昌萍博士所引资料:荷兰大学教授路德·魏荷文对中国三次幸福指数的调查显示,1990 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995 年上升为7.08,但2001 年下降到6.60。


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青少年人群时,这一情况也不乐观。蔡智良、张淑娅的论文,提到现代青少年的幸福观出现问题,主要呈现出物质型幸福观、寄托型幸福观和混沌型幸福观。这几种幸福观或把幸福与物质占有等同,或依赖他人而建立,或生活没有目标。这些幸福思想的偏颇无疑不能引领孩子们进入幸福的花园,对他们的未来人生毫无益处。



 



03

儒家文化引领青少年幸福思想的意义


据说,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有一门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讲师所开的“幸福力”课程,成了该校最热门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引导人们如何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可见,幸福思想在现代社会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如何利用植根在我们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尤其是儒家文化对青少年的幸福思想形成恰当的引领就变得更为重要了。植根于本民族、本土文化中的“幸福”引领,既能够帮助孩子全面地认识幸福,还能潜移默化长久地在孩子身上形成一种感受幸福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与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提升生命的高度。



 




二、儒家典籍中蕴含的幸福思想引领



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片浩瀚的大海,那儒家文化则是汇聚其中的一条滚滚大江。它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其经典著作《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中有很多关于幸福思想的论述,能够在当今社会引领我们的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形成一定的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实践幸福的途径。


01

好学而乐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把求知好学当成是一种幸福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让心境快乐的活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我们把求知好学当成自己的兴趣,就能够获得幸福的心境,并且毫无倦怠之意“学而不厌”。甚至还“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把这种幸福快乐当成每天的追求。为此孔子还树立了一个好学而乐的典范——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如何好学求知,有这种幸福的思想,就能克服很多外在物质条件的不足,而获得幸福。



 



02

仁者不忧


子曰:“仁者不忧”“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显然,在孔子看来,“仁”是幸福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在儒家传统文化中,“仁”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孔子的“仁”,首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态度,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其言也讱”。     其次,在孔子看来,“仁”还意味着对自身守“礼”的要求,对他人的同理心,表达方式的得体。


此外,孔子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指的是“恭、宽、信、敏、惠”,即“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仁”还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孟子》也说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由此可见,孔子所谓的仁,指向了人的内在精神品质。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这句表述中,我们明白了对父母、对兄弟的正确态度是“仁”的根本。而且这种态度是诚心诚意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如果只是表面上做文章,并不能做到“仁”。《中庸》中提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对自己的至亲的正确态度,是能做到“仁”的根本。可见,承接孔子的思想,儒家经典中把对“仁”的追求,看成是一种幸福。而这种“仁者”由于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懂得人伦至亲的情感,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注重恰当的表达方式,所以能够引领其走向“幸福”的花园。



03

安贫乐道


        孔子曾经强调“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在孔子的世界里“道”很重要,那么“道”的内涵是什么?李文娟在其论文《浅析〈论语〉中的“道”》中对“道”的义理进行过梳理,发现“道”主要指向如下几个层面:1.道德政治层面(道义;真理;合理的行为;政治以及相应的动作行为),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学问方法层面(学术;学问;技艺;主张;方式方法以及相应的动作行为),如“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为了心中的“道”,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可见,孔子追求着精神的幸福,这种幸福已经超越了纯粹物质意义上的贫贱与富贵,是幸福思想的另一种引领。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