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把握汉字书写的结构规律(一)

时间:2016-04-23 浏览:2795

知白守黑,把握汉字书写的结构规律(一)

——海淀区中小学教师书法赏析与创作培训活动之七

 

大书法家孙过庭云:“初学分布,务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方正端庄可以说是书法实践的一个基本要求。无论哪一种字体,把字写正,是汉字书写的出发点。实现“方正端庄”必从认识汉字书写的结构规律开始,通过悉心的揣摩与书写实践,逐步做到孰能生巧、运用自如。


2015年6月16日,海淀区中小学教师书法赏析与创作培训班第七次培训课上,邹方程教授从汉字书写的整体形状把握,内部空间布局两个方面切入,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学员系统地认识汉字书写的结构规律,从而提升书法艺术创作与实践的能力。


邹教授提示学员:“结构”是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字点画之间的联结、搭配和组合,以及“实”和“虚”的布置。一般包括字的“内部结构”和作品章法的“布局结构”,是中国书法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汉字尚形,书法又是“形学”,故“结构”尤显重要。中国特有的方块汉字,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写出来的字,既要符合规范法度,又要富于变化。所以,研究书体结构,塑造形质美,追求情趣味,成为历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的共同关注。


针对汉字整体形状的把握,邹教授引导学员从“平正”和“随形”两个方面加以领悟。所谓“平正”,即书写时要做到平衡端正,不可歪倒。汉字中,横画和竖画占的比重最大,要求写得“正”,写得“稳”。正和稳的具体表现就是横要平,竖要正。这里所讲的"横平",不是绝对的水平,而是视觉上的平稳,书写时略呈左低右高的斜势,一般可以将横笔控制在10度-20度倾斜范围内,行草书横笔倾斜度有时可达到30度,而篆书、隶书则接近水平线。各种书体总体要求是相同的,但会有一些小的差异。


“竖正”主要指“主竖”,一个字中“正中”和“最长”的竖不能“歪”。另外,“对称”也是“平正”的关键:如有对称的两竖画,若是短竖,可以呈“上开下合”相向之势,也可以呈现相背之势,若是长竖,可以基本并行。还有“轴线对正”“陀螺平衡”也是把握“平正”的常用手法。


“随形”,即字随其形。指的是字形整体有大小,方园、高扁、斜正的区别。开放或笔画多的字形宜大宜瘦,比如“夫”;封闭或笔画少的字形宜小宜肥,比如“日”;横竖为主,数量接近的字宜方,比如“田”;四周斜多的字宜园,比如“水”;纵向为主的字宜高,比如“东”。横向为主的字宜扁,比如“之”;末尾斜向的字宜斜,比如“足”。


针对内部空间布局,邹教授要求学员注意“布白”和“切分”,在实践中要努力做到“布白均匀”、“疏密得当”“切分匀称”。对于黑白关系,老子提倡“知其白,守其黑”,中国书法正好成为这种哲学思想的艺术阐释与形象化的体现。“知白守黑”一直是书者处理布白的重要原则,书法不只是在“写黑”,更是在“布白”。所谓“分间布白,调匀点画是也”。要做到笔画间距和留白要大致匀称,不能因太过悬殊而损害结构的和谐。譬如横向的匀称,如“三”字、“量”字;纵向的匀称,如“川”字、“册”字;斜向的匀称,如“勿”字、“豕”字。除了这几类典型的字例以外,其他任何一个汉字都毫无疑义要受疏密匀称这一规律的制约。匀称不等于均匀,并不是要求笔画和笔画间、部件和部件间的分间布白绝对的均等,完全的雷同。而是在结体合理的前提下,需要分间布白的对比和变化,追求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奇趣。布白在充分考虑均匀、疏密、清晰的基础上,还应该注意“留白”,即至少在字的一角留出大片空白,其意义类似围棋中的“做活”,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视觉艺术效果。


在对待部件切分问题上,邹教授指出:部件所占空间上下有长短之分,左右有宽窄之分,内外有大小之别,均匀分配的情况有,比较少。更多的是要面对分配不均的情况,书写时要着意揣摩,妥善处理。


另外,对汉字起源与演变过程的学习与研究同样重要,不可或缺。只有通过“追根述源”才能正确处理好书法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书者应该在充分理解和把握“字之源起”的基础上,再因字、因势、顺其自然地去布白营构,才能使书作中“黑”与“白”在变化对比中,和谐相应地浑为一体,逐步趋向于完美与和谐。这种“看白不看黑”的思想,值得每一个学员仔细揣摩、玩味。


邹教授最后在总结中提出,汉字书写的结构规律不仅包括整体形状的平正、空间布局的匀称,还要考虑汉字各部件的位置关系、主次表现以及笔画组合,后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分析和探讨。汉字成千上万,一字一形,结构复杂,很难类化,但只要习书者多留意、多分析、多总结,便能轻车熟路地写出符合要求的结体来。诚如书坛泰斗启功老先生诗中所云:“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