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诗为词”看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时间:2019-12-17 浏览:506

当诗教思想开始根深蒂固,当文人觉得情爱已经不能在诗歌中进行表达的时候,他们开始从缝隙中寻找表达情爱的方式。文人们不能在诗歌中表达的情爱体验和男欢女爱的心理,便在歌舞娱乐场所中进行表达。

李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我们看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通宵歌舞的宫廷生活。下片写佳人的舞姿,发散钗落,作者酒醉不支,却以花解酒,继续饮宴。

文人们在纵情享乐之时,解除了道德规范的束缚,艳词创作,如雨后春笋,遍地生长,艳词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创作期。但是,词是上不得台面的,是不能公开唱的,总有“偷偷摸摸”的感觉。后期也有词人尝试突破,但是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直到苏轼“以诗为词”,扩大词的题材范围,融入诗的意境。

“诗言志,其功能目的为政治教化;词言情,其功能目的为声色娱乐。”“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一直被视为小道,功用狭窄,地位低下。”1人们普遍认为词只能用来写儿女之情、闺阁之思,而苏轼却打破了这一藩篱,做到“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刘辰翁赞扬道:“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也。”2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一改以往词的“媚态”,以“牵”“擎”“卷”等动词描写了太守出猎的浩大声势,极尽其“狂”态。这与以往的“艳词”风格全然不同,豪气冲天,以词抒写了苏轼的豪情壮志。

再如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通过明月,写尽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至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是家喻户晓的名句。

还有《定风波》,表达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浣溪沙》多侧面地再现了农村生活。这些内容,原本都是诗歌中所应表达的内容。不仅如此,苏轼还将诗的风格和意境写入了词中。整体提升了词的地位。

苏轼是第一位对词的内容题材做了大面积改变的作家,引起了当时词坛的震动。可以说,苏轼对于“词”的贡献极大。如今,大家再说起唐诗,往往也会把宋词并列起来,相信这里少不了苏轼的贡献。


1 邢蕊婷.从苏轼词序观其“以诗为词”[J].名作欣赏·诗文品鉴,第118-119页。

2 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下》(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97页。


清华附中上庄学校 张晨薇

image.png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