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反求诸己”的儒家精神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时间:2019-04-17 浏览:335

摘要:“反求诸己”是儒家学说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笔者借助于心理学认识自我的工具,在“反求诸己”的修养心法指导下,从容应对教师工作中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和挑战,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反求诸己;教育教学;学生;家长;专业素养


“反求诸己”是儒家学说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思想。它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南怀瑾先生认为,这是千古以来儒家谈修养、佛家讲修行最重要的中心。孟子认为,行仁道的人和射箭一样,拉弓射箭的人起码先要把自己的姿势端正好,然后才把箭射出去。可是当一箭发出去以后,不能射中红心的话,对于比你射得好的人,绝对不可以产生怨恨,要自己反省为什么不能胜过别人。对此,我有一种更为简单的理解——如果射箭没有命中靶子,我们决不可能去抱怨靶子放得不合适,而一定要想到是因为自己箭术不精。

第一次认真思考这句话的含义是在一次心理学课上,老师讲的是关于个人成长的话题。他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我与世界,我与他人,我与自己,而其中“我与自己”是一种最核心的关系,可以直接投射到对其他关系的处理方式当中。如果我们能和自己友好相处,就可以把这种模式推而广之。当时,老师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你心目中,你和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我是我自己的Soul Mate”(灵魂伴侣),我很欣赏和接纳自己,也经常和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总是安慰自己“不要往心里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也许他们并没有资格来评判你”。当遇到拿不准的事情时,我也会跟自己商量“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呢?”

IMG_6770.jpg

       在我的经验中,“反求诸己”是一种大智慧,它可以很容易地让我们的内心恢复平衡。一旦能够将这种意识强化到可以随时随地提醒自己,我们的思想便会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生活也会随之而变得美好。身为一名教师,我如今越来越自觉地用“反求诸己”的态度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有时候课上得不够理想,感觉学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内心的沮丧刚刚升起来,我立即有所察觉:课堂是我的阵地,学生不够投入也一定是因为我的活动设计不够细致合理,课堂节奏控制得不好。这样一想,我的关注点就马上投放到如何改进教学设计上来,或者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调控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这样的正事上来。或许内心的遗憾和失落还没有完全散去,但至少没有了抱怨和愤怒。如此一来,我的时间和精力便很少遭到浪费,智慧和方法则越积越多。

       当然,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不太懂事的孩子,要么习惯不好,要么情商不高。在这种时候,我便将“反求诸己”的“己”看成是自己所代表的教师群体。孩子在我们的教育引导之下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然还是要先从教育者身上找原因。孩子终究是孩子,是未成年人,何况很多成年人也还需要继续成长呢?他们很有可能是不良教育的牺牲品,是值得同情和需要加以引导的对象。

       事实上,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孩子的家长出现了问题。他们或者因为不懂教育、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是不讲原则地溺爱妥协,导致孩子要么逆反、要么任性;更可怕的是既不太懂得教育又特别自以为是的家长,他们或者固守着自己的成长经验,僵化不知变通,或者自恃对中西方教育都很有见解,深谙当代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认为学校里的老师和各种规则理念都是需要大力批判的对象,从内心深处就拒绝合作。那么面对这样的难题(当然几率不高)又该如何行事呢?应该承认,在掌握“反求诸己”这一心法之前,这是最令我困厄的事情。但是现在我终于可以做到“不动如山”。对于前者,我会把自己看作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庆幸自己没有成为一名不称职的家长,然后便会生出无限的同理心,耐心地引导家长学会正确地看待问题,努力从改变自身做起;对于后者,我又会把自己当做是中国当代整个基础教育事业的代表,检讨我们自身发展得太慢,不能展现出令人放心的一面,鼓励家长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努力寻找和创造让教育更美好的契机。

IMG_7207.jpg

       综合以上,我想我自己之所以能够真正践行“反求诸己”,其实就在于处理好了“我与自己”的关系——不论我看到的“自己”是怎样的,我都能无条件地接纳他、理解他,进而去影响他、改造他。于是,作为教师的我,无论是面对课堂的不完美还是学生的不配合、家长的不理解,我都能够快速找准自己在事件中的位置,以多变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理解问题。换句话说,我仿佛为自己的“内视镜”安装了长镜头,可缩可进,总能在一个恰当的距离来使问题聚焦,然后发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同理心去解决问题。

      “反求诸己”真的是一把伸缩自由的利剑,总能用最快的速度斩断内心的种种纠葛,让一切澄明如镜。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曹亚光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