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仪与孩子终身为伴

时间:2019-04-17 浏览:407

      虽然幼儿园开园至今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但是从建园时所有教师就都十分明确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依于仁,游于艺”,并注重在各方面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幼儿能够从小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气息内,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着实需要下一番功夫。我时常在思索,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在五大领域的教学中到底怎样才能渗透?怎样才不至于让传统文化教育流于表面?经过此番系列的培训,我渐渐清晰,在幼儿园阶段最胜不过的是对幼儿进行传统礼仪的教育,让幼儿从小知理、守礼。如此一来,我在观察孩子的活动时又有了新的目标和依据。

      有一天,户外活动回来,我走在前面,没有请小朋友负责掀门帘这项“重要工作”,而是随手掀起了门帘,孩子们从我身旁陆续经过,像往常感谢同伴一样跟我说了一声:“谢谢老师!”这时老师俊毅走进来了,他用手边扶门帘边说:“谢谢老师,我来吧!”这句话如此自然、如此贴心,让我瞬间感到温暖和欣慰。礼仪教育不光是口头的感谢,更是发自内心的愿意关怀、帮助他人。从感恩到帮助,小班的孩子就这样慢慢成长。

IMG_6329.jpg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愿意做老师的小帮手、做值日生,可是小班没有值日生,但是孩子却对帮助老师、小朋友做事情非常热心。开餐前他们会主动帮助保育老师分餐巾盒、残渣盘、帮小朋友摆好小椅子。为了这个甚至要早早地来幼儿园,家长说:“孩子起得特别早,就想到幼儿园帮老师的忙。”有几次我随机问了不同的小朋友,为什么愿意帮老师做事情?他们回答竟然都如出一辙:“因为老师太辛苦了。”不仅是对班级的老师如此体谅,每日午餐时,食堂的老师惯例巡班,了解幼儿午餐状况,我们班的很多孩子除了问好,都会说一句:“谢谢老师给我们做香香的饭。”说完马上又低头认真进餐。午睡起床环节更是他们互相帮助的好时机,先穿完衣服的小朋友总是会主动帮助动作慢的小朋友,十几分钟的时间,在一声声“谢谢”和“不客气”中静静流淌,虽然冬天穿的衣服很多,然而并没有让我们感觉慌乱,反而如此安静有序。

        在与孩子不断相处的过程中,在有目的的观察之下,我发觉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重在熏陶和养成,传统文化内涵及其丰富,不仅在于文字史料记载的内容,不仅在于各项艺术的表现形式,而更在于对于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礼仪教育就这样一点一滴从不同的方面带给孩子们心灵的收获与成长,它不仅是让孩子从小知道文明礼貌,更是让他们懂得对他人的尊重、谅解,懂得对周围环境的爱护和社会秩序的遵守,这不是对他们行为的约束,而是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传统文化中温、良、恭、俭、让的内涵随着日常的生活和游戏慢慢地进到他们的心里。他们从中学会了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人、爱惜粮食、珍惜水电资源、学会谦让等。

为此我也总结了几点小秘诀:

       1. 在日常生活中重视言传身教的力量。多使用礼貌用语,给孩子良好的示范,孩子处在文明守礼的环境中,自然习得礼仪教育;

       2. 在活动中挑选优秀的传统文化故事,用故事带给孩子向上、向善的力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优秀的经典传统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使每个阶段的孩子都能获益,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可以让孩子理解很多含义深刻的道理。

IMG_7275.jpg

       3. 家园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可以使教师的教育成果更为显著。幼儿自理自立的好习惯培养,乐于助人等好品格的养成,甚至是简单的交际礼貌用语的使用都需要有长期稳固的环境,家庭中孩子不能一味地扮演“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需要与幼儿园接轨,这样才能收效更高。

       这次的培训不仅让我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让我对幼儿的关注有了新的发现,让我教育又有了新的视角。过去我总认为小班的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都是表面的经验,然而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分析我才理解、惊讶,原来他们耳濡目染学到的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实在在的快乐体验,而这样的教育带给孩子的更是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为此我由衷感谢教研室老师带给我们这一系列精彩的培训,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生动而富有意义,让我们能给孩子更加积极、美好的人生开端。


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中心小学附属艺鸣实验幼儿园 赵红荣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