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兰:打开传统文化宝库,走上精神心灵归途

时间:2018-01-29 浏览:368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任何一种现代文明,都必须从传统中吸取营养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实力,是恢复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石,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次参加敬德书院的传统文化培训,国学大师们的学识深厚,侃侃而谈让我感觉获益匪浅。


blob.png 一、中华文化精神 blob.png


  徐健顺教授说:国学是中华名族安身立命的活法之学,古代博大精深的国学熏陶让中国人活得很放松,很平和,让中国人与人为善,活得包容……

  长期以来,中国人在西方人的眼中是一个不文明的民族。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因为没有分清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比如中国人买东西不喜欢排队,出去旅游喜欢大声喧哗,排队的时候喜欢加塞儿,大妈们喜欢聚在广场上放着大声的音乐跳舞……这种现象历来备受批评,可徐老师给出的解释让我觉得很新鲜。他说:这不是不文明,只能说是中国人往往有包容之心,当别人高兴得手舞足蹈之时,大家是不忍心就打断这份快乐的,相反发自内心的替这个人高兴。包容心让这些人、这些现象出现。最多只能说是不礼貌,不能说是不文明。可为什么现在很多中国人也跟着外国人一起批评中国人?有两个解释:一是因为你是中国人,文化不自信,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现在活得没有一百多年前那么放松,因为我们丢失了自己祖宗的文化。以前从来没听过这种观点,细想之下真的很有道理,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方面。

3.jpg

  中华文化精神是多么可贵,所以我们要做传统文化教育,回头去找回它,让它去熏陶新生代的孩子,让孩子们掌握到真正的文化精神,以期恢复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国人的顶级信仰,这也是为什么汉唐盛世时期,会出现各国前来朝拜的现象的原因。很多民族不惜汉化、消亡,也要做中国人,比如鲜卑族、藏族、巴人、蜀人……他们都是一夜之间争做汉人,汉化自己的文化精神,最后彻底汉化。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徐老师说:是因为中国人的活法好,所以那时候的中国是全世界人都向往的地方,人们几乎不惜代价地要成为一个中国人。就像今天的人,都争着移民去美国、日本等国家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活法好。

  徐老师对中华文化精神的阐述深入浅出,把深厚的道理用浅显的例子解释得清楚明白,让我这“水井边的洗衣妇”也能受益了。


blob.png 二、国学典籍 blob.png


  张之峰老师把自西周到清代以来的儒学典籍,从书统、学统、道统、政统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浩瀚的国学文化框架:从汉书、隋书,到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目录详尽,虽然没有深入剖析,但已足以震撼心灵,让我感受到什么叫国学的浩如烟海。听完张老师的演讲觉得这四个字一点也不为过。张老师的演讲,有详有略,层次分明,他从庞大的国学文献中提取出经典词句,作为自己演讲的理论依据,没有一处不是恰到好处,没有一处不叩击心灵。可以看出张老师在国学上花了毕生的心血,才能有如此清晰的思路,面面俱到的铺展;才有了讲课时胜似闲庭散步、游刃有余的风采。中国目前还有这样的国学大师真是万幸。

5.jpg

  经典教育不是只教经典中的知识,而是要传递经典中可以为现代所用的文化精华,去掉其糟粕部分,以经典文献为抓手,去精准传递其中的的中华文化精神。


blob.png 三、国学吟诵 blob.png


  说到国学教育,肯定离不开吟诵。在古代,吟诵是高效的学习语言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吟诵包含了句读、格律、结构、修辞等等一系列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寓教于乐。所以吟诵也是今天国学教育,引导孩子入门的一个好途径,符合中国语言的音律特点,采用这种方法教学,对初学者的记忆和积累更有效果,也为后来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天在中小学教育方面,语文界很早就开始吟诵教学的探索了。广州的陈琴老师创“素读经典”教学法,上海的戴建荣老师推行吟诵朗诵法,都已经在全国推广。上海的彭世强老师进行吟诵教学,效果显著,被评为特级教师。厦门的陈水龙老师把闽南语吟诵引进教学。景山学校的朱畅思老师,昆曲大师张卫东先生,包括徐建顺教授自己也是在吟诵领域有了自己的创造和风格等等。吟诵教学发展到现在也有了相当的理论支持。各个流派不同风格的吟诵方法可供孩子们学习和模仿,这对当今的国学教育恢复是一个好的途径之一。

6.jpg


blob.png 四、小结 blob.png


  记得我们小时候特别喜欢看香港、台湾的小说电影,觉得这些作品无论从人物语言,还是主题思想,总有一种特别的东西吸引着我们,越是看不明白越是痴迷。后来又哈韩哈日,一分析,结果发现,韩国至今保存着我们丢失的孔孟之道,而日本则是把我们中华文化中唐代文化保存得最好的地方。这些文化渗透到他们的小说、影视作品中,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其实吸引我们的是其中传递的文化精神。归根结底,冥冥之中我们痴迷的是早已丢失的自己。为了找到精神或是心灵的归途,我们如飞蛾扑火般,扑向不知何方的黑暗中的一星两星的光点,殊不知归途就在身边。我们只要打开传统文化这个尘封已久的宝库,去重新认识它、恢复它,自信和内心的宁静也许将再次归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石春兰  海淀区星火小学

责任编辑:木之子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