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播中华传 统文化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浏览:40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学诗可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努力铜悉和吸收其中的精髓为我所用,为当代所用,对于小学生从小树立优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禅益。中国传统文化应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力量。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奠基语文能力、培养知识文化的黄金时期,同时也为日后进入中学面对史上最高分值的语文中考、高考铺垫了坚实基础。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语文学科的特征,逐步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突破,构建适合班级各个层次学生语文学习的框架体系,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从汉字到文学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一、诗词哈咏,经典诵读

        经典承载着、蕴涵着我国古代圣贤先哲的光辉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在我国古圣先贤的星空里,闪耀着众多的明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他们的思想放射出永不磨灭的光芒。只要静静地联听就会发现,他们正用不同的言说方式和孩子们说悄悄话,四书五经、诸子散文、唐诗宋词、蒙学歌谣,还有现代诗、文、剧……把双手放在耳畔,也许就能听出它们的丰富。不用强加于孩子们全部听明白这些文字的含义,也不必煞费苦心地去考证每个字中的典故、每句话中的言外之意,诵记便是学习经典的精髓所在。

       童蒙时期的所习所学,会与幼小的生命相伴始终。教师应对每篇诗词对学生进行注释和导读,以及作者作品简介。导读会对孩子们诵记经典大有帮助。除了唐诗以外,老师可以在课外阅读中使用蒙书,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如《三字经》《百家巧》《弟子规》等,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同时将为人处世之道融入阅读体会中。教师可以从诵读的情感把握、技能技巧运用等方面给予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指导。毫无疑问,导读会引导孩子们更深切地感悟到经典诗文的精彩,会使孩子们读得沁入心田。

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儿童读物进行精心筛选, 选择的作品应为符合儿童心性、经典的诗性文本。文本体裁应丰富多样,有儿歌、童谣、童诗、古诗词曲、晨读对韵等等。同时,还有《论语》《孟子》《老子》、古代寓言、古代散文中易于儿童记诵和接受的章节。让孩子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个性的作品。学有余力的孩子还可以诵读国学经典启蒙。

二、历史故事,历久弥新

        从远古传说时期至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历经了近五千年的沧桑巨变,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汇集了无数的精彩故事。

这些英雄人物和精彩故事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铸就了可歌可泣的灿烂文化。盘古开天辟地、大禹治水、勾践卧薪尝胆、赤壁之战、贞观之治、郑和下西洋、虎口销烟……作为教育工作者,小学教师引领孩子们细读这些历史故事,可以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启发孩子们的智慧,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华历史的深远与博大。真正的文学是能够历经时间的考验的,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最终沉淀为一粒粒珍珠,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耀千古。

        当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搭建起世间最瑰丽的文学殿堂。

        前总理温家宝说过:“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如果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博大精深,那么,有着数千年历史,有着广袤国土的中华文明,则浩如烟海。比如改变世界面貌的“四大发明”,宏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还有石拱桥、瓷器、丝網、茶叶等等。更有属于非物质文化的节日习俗、艺术、宗教、典章制度……阅读这些文字,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盎然,一股热爱祖国的情怀油然而生。


西二旗小学 陈晶晶

image.png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