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彭师:一部行走的礼乐文明教科书

时间:2017-12-11 浏览:1825
640.webp.jpg


作者 郭慧(人大附中分校)


初识彭林教授,是在敬德书院举办的第三期海淀干部教师礼乐文明培训班的开学典礼上。一个夏日的午后,我们集中在幽静庄重的明德讲堂,彭林教授作为嘉宾莅临开学典礼并发表了讲话。

        最开始只知道他是清华大学礼学中心的教授,后来在授课过程中慢慢感受到这位先生令人肃然起敬的力量。他讲日常行为礼仪,以小辈对长辈敬酒的礼仪示范;他讲社交礼仪,客人来访要当着客人的面清洗茶具;他讲仪容仪表,教师上课的着装行为要得体大方;他讲书信礼仪,要文字典雅,称谓规范;他讲职业素养,教师的“传道”重于授业。字字珠玑,又不乏逗趣;纵横捭阖,又贯通古今,句句透露着他在传统礼乐领域的深厚造诣和渊博学识。再后来才知道这位面容清癯、神情静敛的先生是世界华语礼学权威,与共和国同龄,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

        8年钳工生涯,8年中学历史教员,35岁以同等学力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37岁提前攻博,40岁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两年后晋升为副教授,再两年后破格晋升教授,同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99年作为优秀人才被清华大学引进。彭林教授的履历,折射着他的笃志好学和勤奋坚毅。但后来的授课和演讲,更让我领略了这位先生经世致用的大师风范。



640.webp (1).jpg


       在培训班开篇的《礼乐文明概论》的课程中,他说“礼是中国文化之核心”。“礼也者,理也”;礼使人自别于禽兽:“鸟兽不可与同群”;礼使中国别于夷狄:“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精神文明的进步,当“观国之光”。他总结中华礼仪的四大特征:“敬、静、净、雅”;他讲礼乐治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他讲人格与国性:“无人格谓之非人,无国性谓之非中国人”。

       之后的课程被拓展到更多的外延。杨柳老师在《家礼之伦理意蕴》中讲“孝”的起源,看似繁复讲究的日本礼仪,却有着深厚的中国渊源;高瑞杰老师在《中学生家礼之广伦篇》中讲千金一诺,以《金缕曲》的创作典故说明古人的生死之交;他课程收尾的“山河仍在,我侪当有所作为”更让我长存心底;马延辉老师引用古代如“程门立雪”,近代如刘节尊师陈寅恪,郑珉中求学于管平湖的故事,说明中国学子历来求学师门的诚心专志和尊师重道。他的古琴演奏悠扬婉转,如清泉流淌。回想这些老师的授课,课堂上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就是一个深长悠远的故事,一个津津乐道的典故。后来慢慢知道,被邀请到敬德书院讲课的杨柳博士、高瑞杰博士、李旭博士,马延辉博士,还有后来在清华园见到的赵媛媛老师,都是彭林教授的高足。他们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礼乐文明的神采与光芒,给人的感觉如清风拂面,透彻而清凉。


640.webp (2).jpg



       听彭林教授的课程和讲座屈指可数。但每次单单看到他整齐肃然的仪容,都像一座礼乐文明的丰碑,令人望而生畏。但他似乎又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让人不由自主想靠近。他学识渊博,却谦逊低调;他不怒自威,又亲切和蔼;他平易近人,又温和严厉。但最打动我的,却是他正直的初心和傲人的风骨,数十年不遗余力地推进礼乐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课程研讨、传播推广,推进礼乐文明进校园的项目,百折不挠,砥砺前行。他说:我的使命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这辈子只能做一件事,只能走一条路。我有一个信念,来到这个人间是为了道,而这个道就是传统文化。但他也说:我只是一介书生,我能做到的就是守住三尺讲台。

       最开始,他只是想做一位像乾嘉学派那样的考据学家。渐渐地,导师赵光贤先生关注社会的文章进入他的视野。调任清华大学之后,沐浴在先人梁启超、陈寅恪坚守文化本位的人文精神下,他的学术思想有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在学术研究方面,他刚开始时注重先秦,并不看重宋明理学。当他去韩国考察,看到韩国的“儒林葬”,即按照《朱子家礼》给去世的人举行葬礼,他“非常震惊”,开始研究朱子和宋明理学。他生于江南无锡,也是钱穆先生的故乡。崇拜朱子的先贤钱穆先生对他影响甚大。“读书是为个人的功名利禄还是为了民族?”“你做学问,你有境界没有?”这些问题开始慢慢启发他思考。由此他开始践行一介匹夫,也要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他自称“我们超越不了孔子,超越不了朱子,也超越不了钱先生。钱先生的事业还没有完,我是接踵钱先生的事业在继续走。”

       在前贤的感召下,彭林教授逐步走上阐扬儒学之路。他决意讲礼。


640.webp (3).jpg


       有人说彭教授是传播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孤独的火炬手,但他“给自己定位是个战士。我当时都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有人拍桌子站起来说‘你胡说,你给我滚’,万一这样怎么办?那我就跟他们辩论!”

       此意已决,他开始不惮繁复,频繁在各种平台讲传统礼仪。他在百家讲坛说礼,内容包含了打招呼、衣着、书信、座次等各种生活细节。北京申奥成功后,他陆续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呼吁官方在奥运盛典中展现中国的传统礼仪,借机向全民推广中华传统民风和礼仪形象教育,并为这一想法的实践奔走呼号。在校园内外,在社会讲堂,他著书立说,讲坛论道。无论媒体采访,讲座研讨、礼乐培训,课题研究,他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笔耕不辍,成绩斐然。


640.webp (4).jpg



       他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文化信仰。在历史长河中消失的无锡国专,是彭林教授对故乡的最大牵挂。历史上,无锡国专曾是国学大师的摇篮,钱穆、饶宗颐、冯其庸等大师,均在无锡国专任教。抗战的烽火岁月中,无锡国专依然坚持办学,学校在中国国学发展史上堪当“伟大”二字,是无锡最有号召力的文化名片。他说,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看到复兴无锡国专,“如果恢复无锡国专,我宁可不当清华教授,也要回去任教。”

       他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在清华面向全校开讲《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他寄希望年轻学子对祖国要有情怀。他以三纲八目:“明明德于天下->治其国->齐其家->修其身->正其心->诚其意->致其知->格物”讲解《中庸》,简明扼要,手到拈来;他为清华理工学子的人文热情激动和鼓舞,又为当下的人心不古喟然长叹;他热切渴盼他的学生当中能走出神州飞船一级的人物;又迫切希望能为中华礼仪的保留和传承尽一份微薄之力。

       在《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的专题课上,他开门见山地提出设立本课程的初衷,援引钱穆先生的话,就是以文物传播唤起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温情和敬意”。“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陈设,而是内化于心的力量。”他引用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历史文化直接左右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他说:“如果不能了解和践行自己的母文化,就很难真正做到对国家心怀温情和充满敬意。” 听完课的学生们一致评价:听彭林老师的课是“一种震撼”,“是振聋发聩的寻根之学,是文化和心灵的碰撞”。

640.webp (5).jpg


       他讲授《中国古代礼乐文明》课程,介绍中国古代礼学的沿革、学理、文献、典礼等。开篇就讲三句话:“中国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他引用《郭店楚简》里面都反复讲到的“礼外也,乐内也。”称古代讲乐“德音之为乐”,“大乐与天地同和”,乐是一种内心的境界。

       他带学生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在“其金孔吉—商周青铜器艺术”展,细致入微地介绍每件青铜器的来源,用途和古代礼仪,不厌其烦;在“中国营造”馆,面对梁思成先生的精细精准的建筑手稿,画栋描梁,图解营造,一代大师的匠心与做事做人的境界跃然纸上;在“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让学生近距离欣赏、品味大师们的手泽,感悟前辈学人的品格、学问、修养和情怀。他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做人做学问的每一个细节,都直指他此生的使命。他直言不讳地说:我是被中华文化浸透的人。

       在他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我”。他崇礼重道,并把它落实在课堂的教学点滴当中。作为文革后第一位用《周礼》来做自己博士论文的学者,“礼”浸润于他的生命。他守“礼”并以身作则,每次给学生上礼仪课,课前都要向学生鞠躬,“我对他们讲,我这个老师或许并不出色,但韩愈说,教师的职业首先是传道,我对中国文化之道心悦诚服,尊重无比,我走上讲台,一心为了传授此道。”


640.webp (6).jpg


       他追踵先贤,满怀忧思。在清华大学历史系成立90周年的“人文清华”讲坛,他做了“人,何以为人”的演讲。他提到自己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部分工作就是复原孔子六经中的《礼》,包括古代成年礼、古代婚礼、古代乡射礼等。中国传统射箭在明代传入朝鲜、日本后,被认为是富于哲学内涵的“弓道”,至今深受社会各界喜爱。韩国在每次奥林匹克竞赛中射箭项目奖牌最多,并且准备申遗。日本要把它放到2020东京奥运会里面去。他说:“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都急烂了”。足见他拳拳的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

       他师承先贤,尊师重道。他的恩师赵光贤先生,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的弟子。在《回忆恩师赵光贤先生》中,他感念恩师的鼎力推荐和惜才爱才,初出茅庐的他得以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并得以有机会报考北师大,这成为他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在学术研究上,他铭记恩师教诲,重视考古学和文物研究的成果。他带学生们去现场考察,教导他们“三条战线”的意识,也源于恩师的传承;甚至,他认为“文物中国与文化精品”选修课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课程”,也“只是沾了先生的学泽而已”。博士毕业,他得到先师的手泽明末清初傅山书训子侄的一段话“为学须有一副坚贞雄迈心力,始克纵横。为学当先立志,修身当先立志”,则成为鞭策激励他一生奋斗的座右铭。

       他在努力推动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进程。他说: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关乎世道人心。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需要进入所有学校的是“道”,重心是德性教育,其支撑点则是礼仪教育、人格教育、担当教育和经典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进德、知书达礼,是求学的首要任务。“育人化人”应当是学校的使命,老师应当把“传道”作为第一要务,把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乐教化的真谛带给学生,培养孩子的儒雅气质与高洁品行。

       他自称一介书生,却常常忧国忧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说钱穆先生是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做学问应该去了解一下钱穆先生如何做人做学问;官员们应该读一读《周礼》。中国管理者如果把周礼、仪礼和礼记读通了,管理水平能有很大的提升。他引用孔子的话:“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640.webp (7).jpg



       他在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发起辞的结尾中说:“我侪秉之以入平易之道,庶冀三十年后收其功效!”

       他多年的心血和努力终于初见成效。

       2003年,他在清华大学主讲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他主讲的另一门课程“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也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年,经全校本科生海选,成为清华大学首批“十佳教师”。

       2012年,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成立。作为全国第一家礼学研究中心,自成立至今,已经发起召开了三届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六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过数届礼乐文化研习班,在礼学研究、学术交流与礼乐文化推广方面,一直担任重要的组织者、推动者。

       2015年1月,在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大力支援下,清华大学礼射研习会肇建,通过文化研习、射艺训练、器物制作三大类型的特色活动,让会员学习、践行和体验传统礼射文化。寓智于射,寓仁于射,寓勇于射。

       2015年1月以他为课题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开题。

       2015年9月,在北京孔庙国子监“乙末年北京首届辟雍论坛——礼乐天下”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上,由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指导、清华大学礼射研习会成员出演的周代乡射礼复原演出顺利进行,获得了极大的反响!

       2016年1月,他的著作《家教与门风》入选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日前,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论坛专栏下的读书栏目的推荐书目单上,他的两本书《家教与门风》、《礼乐文明与中国文化精神》赫然入榜。

       2016年8月,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与香港嘉礼堂,协同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乡射礼》复原视频的拍摄,从多个角度对《仪礼·乡射礼》的礼仪、建筑、服饰、器物、食物进行展演性的复原尝试,再现了中国这一古老的人文赛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和现实推广具有重大意义。

       2016年9月,由中国礼学研究中心发起并主持、全国17所高校共同参与编写的礼射教材——《礼射初阶》出版问世。

       2016年11月,作为他所参与和推动的海淀区“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政策措施研究”课题研究与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海淀区在花园村二小举办了“传礼乐薪火,育当代君子”礼乐文化教育课程实践研讨会。彭林教授莅临现场并发表了讲话。他评价这次研讨会“非常精彩,超乎我的想象,也让我钦佩”。

       2017年4月,由嘉礼堂、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主办,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一届礼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徐州正式举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也将建成中国第一批礼射专用场地。

       2017年5月,以他为课题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外典礼比较研究》(特别委托项目)正式启动。

……


640.webp (8).jpg


       历史的车轮自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成立已经过去了五年。他在协调、推进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上殚精竭虑,并以“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来展望礼乐文明的未来。这五年的过程中,看到自己播撒的礼乐文明的火种开始慢慢生根发芽,并有渐渐燎原之势,老先生该有多么欣慰?

       作为仅仅听闻他几次课程和演讲的晚辈,我深深地为彭林教授致力于推广、宣传、传授中华礼仪文明的初心和坚持所感动。面对中华文明的日渐式微,他有扼腕叹息,也会痛心疾首。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他曾数次在不同场合表达出他对人心不古的忧虑心和推广传统文化的迫切心。他就像一位悲壮的勇士,坚定而又旗帜鲜明地扬起复兴传统文化的风帆。海淀教科院的吴颍惠院长更以鲁迅先生的风骨来比喻他的人格。


640.webp (9).jpg


       在课堂上,他曾说钱穆先生伟大,自己没起什么作用。可是彭林教授,没有您,很多人不会知道《国史大纲》,更不会看到前言中砥砺人心的篇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您是文化自尊的捍卫者,师道的传承者,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者,礼乐文明的播种者,阳光雨露的播撒者。您在年轻人的心田,播下星星点点礼乐文明的种子,且待来日生根发芽。这个孕育发芽的过程,也许要经过几代人。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您夙夜匪懈,毫不懈怠,在每一堂课,每一个讲座,甚至每一句话中,都做了播撒礼乐文明的有心人。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李强把您在课堂上讲解《国史大纲》扉页上的几段话写进了《乡村八记》,成为了他的座右铭,我相信也会影响他的一生。我也坚信,李强之后,会有无数个李强前仆后继地把华夏文明的火种接力和传承下去。您感叹“钱学森之问”,民国之后再无大师,功利化的时代也许可以造就一批颇有成就的教书匠和专家学者,却终难铸就器宇轩昂的鸿儒。您是我生命中的一座丰碑,也是指引我前行的灯塔。让我们这些行走在传统文化大道上的路人,沐浴着先贤的铭泽,不再踽踽独行。

       您曾说过,一切终会过去,但历史会记住。是的!任何一位中华文化的传承者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您的影子,探索您这一路走过的痕迹与坚持,艰辛与辉煌,点滴与信仰,铭记您这位正直、坚定、执著又顽强的复兴传统文化的勇士。

       谨以此文向彭林教授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慧心之家






编辑 | 杜   娟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