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的发生与阳明心学

时间:2016-04-23 浏览:2593

   blob.png


2015年10月18日,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的40名老师来到敬德书院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和研修,敬德书院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彭永捷教授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讲座:理学的发生与阳明心学,彭教授站在儒学史的高度,阐释了儒学的兴衰演变,在短短三个小时之内给所有老师上了一堂浓缩的儒学发展史课程。

 

彭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底蕴为大家勾勒了整个儒学史,彭教授讲座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王阳明简介,第二部分为理学的发生,第三部分为阳明心学。三部分内容互有交叉,前后勾连。


彭教授主要提示王阳明对宋儒的思想继承及自己的思想观点以及他的成就及学术地位。“科举未必是第一等事”。每一位圣人的出生和生平都要有一番附会的精彩,彭教授以王阳明年成婚时的轶事为始,提出了王阳明与宋明理学家无一例外都是“出佛入老,反之六经”。儒学从周敦颐开始,建构儒家的世界观和宇宙论,提出儒家与佛老不同的人生的目标:希贤希圣。作为儒生来说,人生目标不是科举,而是将日常生活和道德修炼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入世中完成自己事业。王阳明继承了这一目标,提出“科举未必是第一等事”,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为希圣。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在剿袭暴动山贼之前写给自己的弟子的信中提出这句话。王阳明的军事才能即破山中贼有目共睹,但什么是破心中贼?宋明学者越过汉唐重新读先秦经典,总结了两句话: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如何做人,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心中贼抽象可以指过度的私欲,所以王阳明提出修炼的关键是致良知。

  三不朽。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叔孙豹提出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指树立道德准则,立功指建立功业,立言指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王阳明可谓是三者都做到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心学集大成者。北宋时主要是程朱道学,南宋朱熹的道学成为官方的正统学术,同时出现陆九渊为代表的的心学。陆九渊更多发挥的是孟子的思想,当时属于小众范围。元代将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考试范本,明代继承了这一点。王阳明时,心学异军突起,融汇了朱陆,所以成就最大。

 

  彭教授梳理了整个儒学的兴衰脉络来谈唐宋时儒学的复兴与理学的创新。彭教授认为,从儒学史看,儒学的衰落、复兴是常态。先秦经典经过秦火,可谓是文化的断裂,以至于汉初选拔官员是根据识字的多少来选拔。汉代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外王之学。汉末名教衰落,魏晋玄学兴起,企图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唐代是三教并用政策,佛道兴盛,儒学有来自外来文化主要是佛教的挑战,有本土文化主要是道教的挑战,另外一个就是儒学自身的挑战。官方制定了《五经正义》,将儒学标准化,更多成为外在束缚人的教条和规则,而缺乏佛道的思辨性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的思考。当时知识分子被佛道所吸引。韩愈发动的“古文运动”实质上是思想革新,文以载道的“道”是儒家的“道”。他认为仁义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尧舜禹文武汤孔孟是儒家的法统道统,他认为孟子逝后,儒家的道统就断了。


  韩愈的《原道》对宋代儒生的影响非常大。但他们认为韩愈还没有资格继承道统。宋代儒生意识到要创新发展儒学自身,“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攻”的意思由攻击变为攻治,由韩愈的以政治命令灭儒到从文化上借鉴佛道思想创新儒学,要让儒学在理论上胜过佛道,更能解决人生困惑更能给人带来幸福。周敦颐250多字的《太极图说》从宇宙的生成论角度建立了儒家的宇宙生成论,成了宋明理学的纲领。面对唐代儒学的教条化,周敦颐让二程体会孔颜乐处,教导儒学要变成活泼泼的儒学,变成人生信仰,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二程认为儒学追求的境界就是鸢飞鱼跃的境界,为此,必须重新创新儒学。程颢写了《识仁篇》,将“仁”重新理解。孔子的仁爱是基于血缘的亲情,孟子认为仁是恻隐之心。程颢将仁建立在一种世界观上。《周易》讲“生生之谓易”,《论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程颢认为,宇宙生生不已,充满仁爱。他从两方面理解天理,即仁理、生理,将仁上升到了宇宙高度,世界观的高度。生生不息是君子的品格也是仁爱的原理。圣人是一个文化上的塑造,作为理想人格的圣人,用一个确切的词来表达,是“齐天大圣”。圣人一定是“齐天大圣”,他的本性是和天是一致的,因为《中庸》里面讲“天命之谓性”,人的本性是上天所受,若能按照上天所赋予人的本性去行动,和本性一致,也就等于和上天一致,就意味做到了天人合一。但是,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上天没有自由意志,所以它永远也不会违背自己的本性,它的品格是“至诚”。人由于有自由意志,会背离自己的本性,故而不是生来就天人合一的,需要做工夫。“贤希圣”,贤人是以做圣人为自己的目标,“士希贤”,一般的士是以做贤人为自己的目标。程颢说“学者需先识仁”,这就是一套新仁学,完全新的理论。

张载更是从理论上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朱熹解释认为,天地本无心,儒家的天是自然的,而天地有其心,天地是生生不已,人是天地之心,人作为宇宙的目的把宇宙的本性展现。关于仁爱和道德之间关系,张载提出“理一分疏”,理在具体的角色中虽不同,但都体现仁爱原则。所以,朱熹提出要“格物穷理”,去具体的事情去体认理。陆九渊针对道学家的“性即理”提出“心即理”。“先立乎其大着,发明本心”,心就包含着仁义礼智,所以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实践。朱熹是“道问学”,陆九渊是“尊德性”。

 

  在梳理了儒学发展及理学演变之后,彭教授谈到阳明心学,认为阳明心学是将道学、心学合汇于一。彭教授重点谈到王阳明一生两次悟道。王阳明时代也是以朱熹学说为正统学说,王阳明也是从朱熹之学。但是在贵州龙场悟道,体悟到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朱熹是知先行后,王阳明认为知行不能分开,道德修养的知行和实践的知行是不一样的,对于道德修养而言,知行是合一的。这一点,陆九渊也已发现,若道德修养上知行不合一无异于“假寇兵,资盗粮”。


 王阳明论证心即理,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道。第二次彻悟是有关岩中花树的故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寂。你老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没看到物时,人和物各自存在,毫无关系。所谓“格物”的“物”是进入到自己心中的物。这一点孟子曾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陆九渊认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王阳明认为格物是就事上去体认,体认儒家义理。“格”是格正之意,“格物”就是格正人心。朱熹认为的“致知”是从外到内,内心获得伦理知识,而王阳明认为,“知”是良知,致知不是获致,而是推致,将良知推到万物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致良知的过程。朱熹强调认识,王阳明强调实践。彭教授最后谈了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宋代湖湘学派胡宏批判性善论,认为人性是超善恶的。王阳明回到了湖湘学派的观点。


  王阳明的两个弟子王畿和钱德洪分别体认四句教为“四无说”和“四有说”,王畿认为本体即是工夫,无善无恶心之体。钱德洪认为有善有恶意之动,所以要做格物的工夫。王阳明对两位弟子的看法未加褒贬,认为王畿的认识是只对有上根之人,钱德洪的观点对中下根之人适用。王畿的学生王艮将心学传播到了民间,开出了泰州学派,按四无说教人,满街皆圣人。朱熹与陆九渊学说的主要分歧就是格物致知与发明本心的矛盾。到王学的泰州学派,成了满街都是圣人。虽如此,也教出了一些有个性的人,比如侠客式的颜山农、何心隐,颠覆传统式的李贽。


  彭永捷教授对理学及王学的阐释让在座的诸位老师深感收获颇深,教师研修中心皮德明老师表示“今日所学,开宗明示,开悟明心”,非常感谢彭教授也非常感谢书院提供这么好的精神大餐。在下午的研修活动中,老师们分别学习了古人的读书法,用古人读书法读经;了解了古琴文化赏析的古琴曲;在翰墨斋研习了书法,完成做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在茶艺室学习了茶艺并且亲自演练了茶艺。在夕阳中,老师们满载收获而去。敬德书院也期待有更多的老师来到书院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领悟传统文化之美,先成就为己之学,再成就为他之学。(彭永捷教授讲座内容由敬德书院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