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石中英:传统儒家文化的德育意义

时间:2016-11-21 浏览:1324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确实包含了由不同文化特质组成的部分,它们精彩纷呈地出现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而儒家文化可能是主干,上至国家治理,下到百姓生活都有着非常深远之影响。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谈论中华文化或者是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例来做出讨论。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只是儒家一脉,还有其他各脉,对我们国家治理和日常生活也有它们的影响,这一点不容置疑。


     儒家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它的内容特征、学术主张也都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要笼统地谈儒家文化也非常困难。不过通过不同的历史时期儒学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了儒家文化还有很多一脉相承的学术主张和伦理的一些追求,我们就概括为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学界有很多前辈,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做过归纳概括。我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的学习体会,觉得儒家文化可能在以下六个方面,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来讨论。


一、天人合一


     我认为这是儒家文化的本体论,儒家的其他的一些文化主张,都是由天人合一,这样一种信仰也好或者前提也好,所生发出来的。不了解天人合一,恐怕后面的主张就很难得到透彻的了解。与此相关就是人性本善,这是儒家文化的人性论;还有民惟邦本——儒家文化的政治论;居仁由义——人生论;知耻自省——良心论。怎么样处理多样性,对立统一的问题,儒家提出“贵和尚中”,讲方法论。我下面从这几个方面稍微做一点介绍和分析,并且讨论它们的教育意义。


     天人合一是儒家文化的本体论。大家知道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一个话语,这是讨论这个世界的根据和依据,儒家学说里面这个世界最原初的样式是什么,我觉得是对天人合一的论述,《中庸》和《孟子》都有论述。天人合一有几个含义,一个是 “ 天人相交”。天人相交就是董仲舒天人交相感应,这种自然的变化,宇宙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人事、社会的进步,一直到国家政权交替,所以有观天象以察人事,我们以前叫它谶纬之术,可能觉得有点迷信,但是迷信也是一种信仰,中国人认为人事和天命是分不开的。天人相交也说人事会影响到天,最后是天人合一,那是人事和天命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关于天人合一,由于对天的理解不同,对于天人合一的内涵理解又有不同,章太炎先生认为天人合一是讲人和自然的和谐,如果这么理解必须有一个前提,把“天”理解成为自然之天,中国古代的哲学论述里面,可能论自然之天不多,论伦理之天,人格之天比较多。我们把天当成西方人格神来对待,天这个范畴在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当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我们呼天、问天、祭天,都不是当成一个自然之天对待。我觉得这一点可能跟章先生后来在书里提的这个观点有些不同,我始终觉得是不是受生态主义的影响,从天人合一当中延伸出人和生态和谐相处的观点。“ 头上三尺有神明 ” ,中国人有一种对上天的崇拜,天人合一这样一种文化主张,我觉得它有丰富的德育意义。一个就是要敬天、畏天、谢天,而所谓“敬业”,这个根据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敬业?可能要往上找,找到最后恐怕也是要找到要敬天。畏天,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中畏天居首。谢天,我们的生命也是天之所赐,对于天的态度,对我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另外,我们还要识天、师天、顺天,这就是道法自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天理解成为自然之天来对待。还要让师生贵人、爱生、自强,这是人道的主张,《中庸》里面提“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黄济先生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最经典的三个命题,他对教育的论述和人性和天道结合在一起了,见解是非常深刻的。怎么样来领悟天人合一,在中国儒家文化里面的意义值得大家思考。


二、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是教育得以可能的一个人性论前提,我们教育家最好相信人性是善的。人性恶,则是善的人性不能得到顺利的成长所导致的。另外哪怕是恶人,他向善的心也是不会泯灭的,我们需要唤醒他向善的本性,所以从人性本善这个视角来看,我们做德育工作首先要相信人性本善,第二是唤醒人性向善,第三是师生要共同努力,止于至善,这是我们最高的伦理追求。《大学》就谈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什么是至善,什么是最高的善,大家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想至善不仅仅是个人人格最后的形成,更主要的是社会的改进和人类的福祉,所以至善一定是指向他人,指向社会指向世界,而不是指向我个人人格的完成。


三、民惟邦本


     什么是美好的社会秩序,什么是理想的政治制度?儒家也有自己的看法,这个就是民惟邦本。关于民惟邦本,这确实和天人合一有关系,中国古代上天崇拜是非常明显的,《尚书》里面也谈到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个话是非常深刻的,老天爷都在看着执政者呢。老天爷怎么看执政者呢?通过谁的眼睛在看,通过民众的眼睛在看,所以民心不可欺,天意不可违。天不是抽象的,老百姓的眼睛就是天的眼睛,老百姓的利益就是天所遵从的利益,这对统治者来说,既是引导又是教化还是威慑,你的职责要触犯天意就是触犯民意,触犯民意就是触犯天意,触犯天意后果是比较严重的。《左传》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孟子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理想,但并没有成为封建社会的政治现实,封建社会都是一姓之国家,一人之天下,民本思想的体现还是比较少的。一个亲民的统治时代,民本思想也是能够体现的。

    

     近代以来我们引入了西方的民主的概念,特别是五四运动,引入了民主与科学概念,从那以后中国的政治就走向了民主政治这条道路。但是民主政治在西方有一个危险,就是民主容易沦为政客们的游戏。如何让民主成为政治合法性的一道程序呢?就是民主必须要有价值取向,这就是民本。所以中国的政治学界,也有人提倡要把民本的思想注入到民主的政治体制里面来,从而打造新型的中国的民主,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一直到当前我们国家的政治主张,正在想把传统的政治文化,儒家倡导的政治理想和民主政治融合在一起,培养既有民本意识又有民主精神的新型公民。民惟邦本的德育意义,第一在于德育的基本价值是做新民,在育民德、倡民权、固民本,而不是满足个人的功利需要。现在国内在讲德育的时候,过于受亚里士多德以来德性伦理学的影响,过于强调德性是个人的自我完善,甚至强调德育是个人的享用,一种个人的功利的满足,这样理解德育恐怕和儒家德育的政治追求方向是不一致的,儒家讲修德不完全是造就完美德行,而是要讲修德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一个德治的国家。第二,现代民主教育与传统民本教育相结合,以民本为价值取向,以民主为手段。学校德育应该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政治的民本文化,这一点我们今天要在政治教科书里面,应该对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政治思想、政治伦理,多讲一点点,知道我们古人关于国家和社会治理是怎么思考的。


四、居仁由义


     居仁由义这是人生论。人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这是一个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不思考,难免会被生活中各种利益左右和诱惑,受环境的影响失去明确的人生方向。张岱年先生也讲过,儒家哲学就是教育家哲学,儒家的伦理探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做人。怎么做人呢?就是居仁由义。居仁,就是有仁爱的精神,做有仁爱之心的人,你要做一个好老师,先做一个好人,人都做不好谈不上做一个好老师,你要谈师德必须谈仁德,你做人都不具备,为什么还要讲专业的师德,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仁义在儒家里论述非常多,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回答颜渊的话,还有其他许多,克己复礼等等。孟子这个话值得关注“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韩愈在《原道》提到“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做人的出发点是仁,我们做人的原则是义,义是为了保证仁爱精神的实现,义是原则,仁是根据。


     居仁由义在德育上的意义是什么呢?一个是做人和践仁的关系。仁学即人学,富于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格平等、移情理解、关爱他人、爱人如己等等。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论教师的同情心及其培养》。英国哲学家的观点:同情心是一个人超越自我走向他人的一种人格素质,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是不关心他人的处境和感受的,这样的人也不可能产生所谓德行的。所以仁爱精神实际上就是讲你要关注到他人存在,用现代哲学的话说要有他者意识,要意识到你的行为可能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点是以仁义之心洗涤功利之心,要弘扬义务伦理的精神。西方康德是义务伦理的代表人物,在中国孔孟就是义务伦理的代表人物。义务伦理和功利伦理有着严格的分界,他们做道德的事情,不是为了事情做完以后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而是因为我作为一个人本来应该做的,这是我的义务和天职,我不做老天爷看着我呢,所以向上三尺有神明。如果我们心中都有上苍的意识,错误行为会收敛很多,领导看不到,爱人看不到,但是有一个人可以看到,那就是上天可以看到。第三点,时下的社会分层与平等意识、同情心的培养。强调居仁由义的人生观,对当前很多问题也非常有价值,包括我们提高自己的修养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五、知耻自省


     知耻自省的良心论。人有的时候会犯错误,犯错误是难免的,因为这个社会,我们有需要,社会有诱惑,工作有压力,还有很多人的榜样示范作用,所以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儒家不否认人会犯错误,但儒家关心的问题是怎么样从错误当中回来,怎么样从错误中学习,怎么样吃一堑长一智,怎么样不从小错酿成大错,这是儒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他们非常强调“耻”。孔子也提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这不是一个好的政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一个人内心里面有了耻感,我相信就有了内在的法则,即便你独处的时候也慎独,你也不会做出为伦理和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儒家强调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不能够无耻,不能没有羞耻之心,你已经无耻了而不感到羞耻,这简直是羞耻到家了。“耻之与人大矣”,羞耻这个事情和人生的情况太大了,朱熹的批注释“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近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耻是德行的关口,是总开关。如果没有了,可能问题就大了。“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现在跟人家相比无论是学业还是德行你都差的很远,你还不发奋,感到羞耻,你怎么会像人家那样子。所以知耻也是向上的动力。


     知耻自省在德育上非常有价值,知耻是道德底线,道德教育过程里面唤醒师生的羞耻心,与培养他们的道德荣誉感同等重要。道德教育机制很多种,强调荣誉感,向榜样学习,鼓励给小红花,荣誉称号都很重要。但是只有那一方面的机制是不行的,唤醒他的羞耻心也很重要。传承中国的耻感文化。现在对中国耻感文化传承好的不是中国,而是咱们的邻居日本,应该说日本人对中国耻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都是比较好的,值得我们学习。


六、贵中尚和


     贵中尚和的方法论。人在世上为人处事,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偏激事情发生,儒家强调说我们应该持一种中庸、和谐的思维方式。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学术上有人认为中庸是至德,有人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中庸怎么是一种德呢?中庸之为德,这像为政一样,“为”是用中庸这种方法从事道德实践,可能不是作为一个道德的中庸。我个人觉得中庸恐怕本身不是一种德,但中庸是你要做出德行的行为的必要方法论,否则过了可能就不再是德了,可能会走向它的反面了,人们不会在道德实践里面。人们违背这个方法论,也比较久了,很过头。你要讲忠,君让臣亡,臣不得不亡。你要讲孝,就是父母在不远游,这些恐怕也是过了。孔子强调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里面还有很多解释。


     德育工作注重方法论的传承,传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我觉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人们的文化传统那么多样,哪种生活方式最可取,我想不一定有,所以在全球化时代,对于维护各个文化的权力,保护各个文化传统下面人们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有价值的。文化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要命的,最终是要把文化输入到某个目标国家和地区,这个我们要警惕,这确实是有一些霸权国家,在全球推行的文化战略。传承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体会“执两用中”的行为原则,也不是机械的,这要随时间、地点、事件的不同而有不同,但是中是不能违背的,中是原则,这个对多样性的考察,最后不能够离开基本的原则。


     走贴近生活、贴近常识的德育路线。庸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庸者,常也。是永恒的,这种有点抽象。一种理解为日常的,如果我们的行为偏离了日常人们的常识,比如你父母生病了都不问候一下,你的好友生病了也不问候一下,学生有需要了,你根本不做回应,这些恐怕都偏离常识。常识也是人类道德进化的结果,有它的方法论意义。所以根据中庸的思想,我们在道德教育方面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常识可能更会反映伦理的精神。现在中庸精神,我们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我们在生活中各种形而上学,各种极端的情绪,各种极端的观念到处盛行,哪怕在日常的伦理生活当中,这种事情也经常会发生。


     德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进行,因为道德孕育于文化传统当中,对于道德的教化不能和文化传统的学习割裂开来,进行没有任何文化底蕴的德育,其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道德让我们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关于什么是美好的生活,我想先人们已经提出来很多原则,这些认识使我们在广义上成为有道德的人和公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基础。所以我们现在要呼吁有文化的德育,我们要反对抽象的德育,以及直接的道德观念的灌输,师德的修养提高也要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结合在一起。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