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中华绝学之“容礼”

时间:2016-11-23 浏览:4667

    容礼学,可以说是一门绝学。这门学问已经失传了1800多年,由于此学科的失传,导致一些学者甚至是儒家的学者对汉语一些基本词汇、观念产生了误解或偏差。我举一个例子。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有篇大作叫《丧家狗》,书名取自《孔子世家》。《孔子世家》载:“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尧、皋陶、大禹都是圣人,李零《丧家狗?自序》解释为:“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像尧,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我们来看下半句是不是有些问题。台湾李敖大师也是如此。也把孔子比作狗这样。当时就有很多学者反对,但是都没有反对到点子上,其实就在于对“累累”的理解。这个“累累”据《礼记》载:“丧容累累”。是居丧期间的一种容貌。累累若丧家狗是指孔子的精神面貌。“不及禹三寸”之前是指他的身体形状。在李零先生喜欢的《老子》里有:“累兮似无所归。”“累”就是“累累”,精神恍惚找不到家了。


一、修身为本


    《大学》里面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那么,既然修身如此重要,我们为何要修身?我们平常该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体?这没有固定答案,不同教派有不同观点。如佛家:臭皮囊;表达了厌弃,不值得贪恋的态度。佛教甚至认为从我们眼鼻身体里流出来的都是不干净的,作不净观,甚至白骨观。如《西游记》里的白骨精就包含着佛家对身体的这种观念,对修行的观念,最后达到破去我执破去贪恋的目的。儒家却与此相反,《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儒家把身体看作一种神圣的容器。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儒家就对人身体作了具体的规定。《礼记》曰:“为人子者厖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不要爬高上低,不要在深渊旁边徘徊,不随便非议嘲笑别人,为什么呢?会招致别人的反唇相讥。所以为人子者,应该避免这些情况。“知命者不立乎严墙之下。”(《孟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史记》)不要坐在屋檐、瓦片下,以免招致伤害。《礼记》称“死而不吊者三:畏、压、溺。”有三种情况死去不值得同情。比如别人要杀他他没有想办法逃离、沿墙走被墙壁拍死了、非要游泳,这三种死法死了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不珍重父母给予的身体。其实这都是生活中比较小的事情,但其中却蕴含着一种对身体的认知和对父母孝道的一种认知。只有理解了对身体的珍视,我们才能理解经典中还有一些俗语中的现象。比如《论语》中记载:“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曾子在临终的时候观察他的身体手足是否完好,而平时都是战战兢兢的状态,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他发现自己的身体是完好的,所以他说“吾知免夫”。那么有些学者没有理解儒家对身体珍视的态度,以为是拉拉我的手,拉拉我的脚,为了拉直,因为临死时身体比较僵硬。曾子有个学生叫乐正子春,《礼记》载: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而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忧色也。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壹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是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保全身体,精神上也要保持不受羞辱,便称得上孝了。一举手一投足都不敢忘父母。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活动都不该忘父母。他很好地继承了曾子对身体的珍视态度。明明有大道,你却偏走小道,明明有船你却游泳,这里说的很明确,闻之曾子,闻之夫子,可见这是儒家一贯的态度。父母全而生之者何?无外乎“身心”两端。我归纳一下,有五官百骸、九窍十二节。子当全而归之者何?全形、全心。身体和精神都要完好无缺。所以说容礼的制作是根据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制作的。

    “容礼之作,因乎人之五官十二节。使耳目口鼻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乐记》);“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礼运》);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这句非常妙,却被学者忽视,由此可见容礼既包含精神层次的提升也包含养生的效果在内。《礼记》里面有句话叫“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身体怎样才能够强健,只要心保持庄敬的态度;相反,偷,柔弱,坏掉了,如果心处于这样的状态,那么身体就会越来越差。因此,容礼学即全形、全心之学。毫不夸张地说,学习了容礼,上可以成圣成贤,下不失为孝子孝孙。可惜对身体的观念,东汉以后慢慢消失,容礼也失传了。我们今天所讲修身观念,大部分是宋明理学构建的修身观念,他们是脱离了身体来讲修身。容礼不一样,是紧紧围绕身体来讲的,合乎修身的本意。修身修身当然要围绕身体展开。特别是王阳明的心学走得非常极端,修身最后变成正心了。


二、容礼释名


    我给容礼下了一个定义,容礼即个人仪容方面的礼仪,主要包括容色(表情)、言语、肢体(拜揖、步趋、周旋)以及服饰等方面的仪节容止。表候笑,什么时候脸色发生变化,特别能反映一个人修养的高下。如果不注意这些的内容就会招来祸患。历史上就有这样惨痛的教训。春秋时,晋国有位大夫叫郤克,是个瘸子,有一天齐秦公的母亲偷偷笑了一下,这让郤克感到非常羞辱,发誓不报此仇就过不了黄河。因为他是一个当权大夫,要求国君攻打齐国,要求齐国把嘲笑的人送去当人质。这一场齐国几乎要亡国的战争却是因为一个女人的笑引起的,这就是失容礼的后果!容礼包括言语的语气、修饰、时机等等,内容十分丰富。肢体的,有如拜揖,步趋,服侍等方面的仪节容止。一个人学习了容礼,就有威可畏、有仪可象,故容礼在春秋时代又称为“威仪”;相对于经礼等公共礼仪,容礼显得不过是些小仪小节,故又称曲礼。威仪,是现在人常说的一个词语,但对于国君来说,非常重要。孟子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威仪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讲求的东西,让人觉得既可畏又可法,不可亵慢,身上要具备这样一种风采。



三、容礼源流


    我们之前说容礼已经失传1800多年,那么下面来看他的源流。《史记》说“表商容之闾。”(郑玄:商家典礼乐之官,知礼容。所以礼署称容台。“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乐记》)1976年,陕西扶风出土一批西周史官家族的青铜器103件。据铭文可知,该家族本居于商所封的“微”。武王灭殷后,微史烈祖谒见武王,因其在商代掌管“五十颂”(颂,即是“容”)而受封,掌威仪。我们看当时他们家族的族徽,就象征着“样册”,样,就是容的意思,古代征兵的时候有标准,就叫做“人样”,木头的人多高多胖,符合即可。“册”其实就是掌管威仪有关的书籍。《史墙盘》:微史家族钟(30)铭文:于武王既代殷,微史列祖廼来见武王,则令周公舍寓,以五十颂处。簋铭文(6、13): 皇祖考司威义,用辟先王。钟(9、10)铭文:丕显高祖、亚祖、文考克明厥心,疋尹叙厥威义,用辟先王。可以看出,高祖、亚祖、文考世世代代掌管威仪的,在文献中有一些可循踪迹。保氏六仪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 《周礼?地官?保氏》这些内容都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仪容,我们今天主要讲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仪容。据《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小时候经常摆弄的是演戏礼容。“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孔子在这时候不可能习大礼,极大可能就是习个人礼仪《论语?乡党》篇是最难读懂的,南怀瑾先生这篇就不讲。而《乡党》篇所记录的就是圣人的仪容。不学习容礼,怎么能理解圣人的仪容呢?


     汉初,传礼者分为两派:一派传习经典,始于鲁高堂生,后来遂衍为礼学大宗;一派传习容礼,不通经,为鲁徐氏。贾谊《新书》有《容经》《礼容语》(记载违背礼容不会有好下场,已经遗失)专门介绍容礼。山东高堂生一直在传习经典,后来演化为礼学的主要流派。还有一派,也是山东的,是徐氏,文献比较分散,也传习容礼。从刘邦开始已经开始注意仪容,地方上也有容史。我们熟知的秦罗敷言:“盈盈公府步,然然府中趋”(《陌上桑》)公府步,就是官吏的步伐。汉代有容史、礼官大夫皆传习容礼,一直到东汉都传习不绝。魏晋以降,容礼之传习不复见载于史册,容礼研究也告衰歇。至清,江永始注意及此。下面是魏晋名士阮籍的反容礼诗: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

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

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

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梁。

                                                                                         


---- 《咏怀诗》第六十七


     “姿态愁我肠”,这样的容礼的状态让阮籍不满意,为什么不能放达、阔达一些呢?由于社会的动荡,反容礼的倾向,因此,失传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容礼举隅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之谓仁。”“敢问其目?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是通向“仁”的必然途径。儒家认为“仁”是一所安宅,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天下之正路也;礼,门户也。”礼是通向仁爱的门户。


1. 非礼勿视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没有办法从眼睛掩藏内心的想法,这些大家都明白。而关于视线则是要欢的就用青眼,青眼就是黑眼,说明即使他反容礼,却也离不开容礼的内容。我们主张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应该把个人情绪带进来。甚至对立视都有非常学习的。“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坐视膝,立视足,应对言语视面。立视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毋改。众皆若是。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若不言,立则视足,坐则视膝。”(《仪礼》)比如阮籍以青白眼示人,喜细致的规定,与大人言,一开始视面,然后胸口,最后把视线落在面部。为什么要这样?大家思考一下。不过父亲有特殊待遇,视线可以左右移动,但是不能超过面部和带。


     有一个成语叫“察言观色”,这里其实就是在察言观色,相机行动。坐,古代是跪坐,站着要动脚先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表示一种谦卑,尤其在尊长面前要时刻准备服侍。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才坐视膝,立视足。这是我的理解。与父亲,不但要敬,还要表达仁爱,要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需要安排。我们再看情境,进入室内,视线是怎样的?“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礼记》)隐私在古代就考虑到了。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将入户的时候,视必下,给室内人一种缓冲,时间的间隔。结束一些不雅观的行为。“偶视先俯,非恐惧也。”(《荀子》)你不要来回的扫视,好像要一览无余的心态。别人先问,我们再答。这些都可以教一教我们的小朋友,可以让人觉得很有教养。


     另外,您知道“回顾”有几种方式吗?“天子厖顾还身,诸侯厖顾还肩,与卿大夫同耻(止)度,士厖顾还面。” (上博简(六)《天子建州》)可见,天子往后看的时候身体整个都要转过去,诸侯转肩,与卿大夫同,士转面即可。再反观一下我们的容止吧。


2. 非礼勿听


     “不倾听,毋侧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上堂,声必扬。”这个背后也是表达对人隐私的尊重。不仅对活着的人上堂有声音,对神也要这样:商祝免袒,执功布入,升自西阶,尽阶,不升堂。声三,启三,命哭。声三,三有声,存神也。启三,三言启,告神也。旧说以为声,噫兴也。 ——《士丧礼》祝升,止哭,声三,启户。声者,噫歆也。将启户,警觉神也。——《士虞礼》祝声三,告曰:某之子生,敢告。声,噫歆警神也。 ——《曾子问》对待祠堂、家庙里,对祖先也要这样。视下听上,听力一定要保持警觉,随时准备为之服务。“凡侍于君,绅垂,足如履齐,颐溜,垂拱,视下而听上,视带以及袷,听乡任左。”(《礼记》)


3. 非礼勿言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朝言不及犬马。公庭不言妇女。”“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相应的场合,谈论相应的内容。大人如果背着或夹着小孩,若要教诲,不要脸朝着他说,要避开,小孩则要掩口而对。这样是为了不让他的口气触到对方。大人以身作则,小孩合乎礼仪。同样,“洗、盥、执食饮者,勿气。有问焉,则辟咡而对。”我们在洗器物,打饭的时候,不应该说话,为人端着餐盘,不要大呼气厖“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毋雷随声附和。“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重点在“终”字上,一定要等着他说完,再来回答。“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唯和诺是不同的,唯是答应,诺是付诸行动,是有区别的。重点在“起”字。下面我们要为“察言观色”正名。“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因此,察言观色是一个褒义词。 “驷不及舌”,“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周易?系辞上》)你说了一句话很好,则千里之外就有人应和了。如果在自己家里说了句不好的话,则千里之外的人都不以为然了,更何况你附近的人呢?这就是“驷不及舌”。


4. 非礼勿动


    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人有九窍十二节,肢体礼仪由此制作出。我们大概分以下几类:屈伸:立—揖—跪—坐—拜;进退:进:行—步—趋;退:辟;周旋—折旋;升降:堂—降阶。


    首先看“立”,“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间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贾谊《容经》)视线固定,肩不能一高一低,端正大腿双足放平整,通过玉佩的声音控制步伐,等等。后来发展称拱手而立。中国人礼仪不讲究肢体的接触,与西方不同。“中国人则于任何人与人之关系,皆爱中济以敬。敬非只使人与人间有一距离,亦是开拓爱之境界。握手示爱,则二人相接;拱手,则二人间若有一天地。”(唐君毅语)其实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距离感的。近代以来由于文化自戕,导致了中国人不懂礼仪的恶果。我们讲“奉持”,“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虚器,如执盈。”“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礼记》)执一个空的器皿、非常轻的东西都要小心翼翼。这些都可以锻炼我们的学生,设置场景,让他们去体会。“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童蒙须知》)再举几个例子:屈伸:跪“跪以微磬之容,揄右而下,进左而起,手有抑扬,各尊其纪。”跪的时候右腿先下,左腿先起。各尊其纪。“凡习跪之法:以右手加左手之上,齐按右膝,先屈左足,次屈右足,然后手至胸,如相揖仪,毕,先起右足,又以右手迭左手,齐按右膝而起。此礼从古有之,第南方行之者少,今此礼通行,宜习熟之,毋致礼仪乖疎。”(《事林广记》)左腿先跪,显然是蒙古人的习俗,明代之后却沿袭之,已经丧失了华夏礼仪的正统。屈伸:坐“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两小腿要放平,不要参差不齐,视线要平衡。根据视线判断他坐的姿态。“將即席,容毋怍。兩手摳衣,去齊尺。衣毋撥,足毋蹶。”脸色不要紧张,两首抠衣,不要让衣服飘起来,不要跌倒。“登席不由前,为躐席。徒坐不尽席尺。读书,食,则齐。”即席,要有前后左右。“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另外:侍坐于所尊敬,毋余席。离坐离立,毋往参焉。并坐不横肱。坐如尸。(尸,古代祭祀的对象。)坐毋箕。(两腿不要打开)坐必安,执尔颜。(不要摇动大腿)请业则起,请益则起。(请教问题要站起来)食至起。烛至起。贵客起。(本来是坐着的,食物端上来了,夜晚点烛了,突然来贵客,都要站起来。)屈伸:揖、撎揖,表谦让。拜,表尊敬。 揖(又有厌)推手曰揖,引手曰厌。撎(又名肃拜、长揖)屈伸:拜“空首者,先以两手拱至地,乃头至手,是为空首也。以其头不至地,故名空首。顿首者,为空首之时引头至地,首顿地即举,故名顿首。稽首,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拜的时候,头在手前停留片刻。稽首是古代最高礼。臣对君,女婿对岳父可以行之。顿首,则用于身份对等的人之间。交际用比较多。空首,是国君对臣子。拜的时候也要跪下来。所以后来有人说中国人奴颜婢膝纯属瞎编,难道国君跪拜也奴颜婢膝吗?孔子那个时代觉得跪是很平常的事情,要打消跪拜是封建等级的说法。比如清明扫墓就可以用这种礼仪。


五、容礼心法


     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大学》里面讲:“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不仅如此,佛经上也讲容礼之要通乎念处之法:【经】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云何内身中循身观?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如身所行如是知。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论】念身四威仪等者,先欲破身贼,得一心人,所为之事皆能成办。以是故先寻绎其身所为所,来去卧觉坐禅,观身所作,常一心安详,不错不乱。——《大智度论》第四十八卷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夫子之风采:礼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论语?乡党篇》)荀子曰:“ 喘而微,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此之谓也。(《荀子?臣道篇》)就是说,孔子一开始要拜见国君的时候,把精神都提起来,出来才松了口气,等他下了台阶,“翼如也”,如鸟之张翼……荀子说,夫子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世人的楷模。


     最后,容礼学的意义:充分重视仪节,又超越仪节。行而合宜,谓之礼,言而合宜谓之乐。圣贤有路,千途万径,绾在一心。礼即生活,生活即礼。重建礼乐文化生活,从容礼开始,从心开始。礼仪是把万民的品格都提高,使寻常光阴皆是新颖的,像禾苗上的风。

(高丹 整理)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