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袁济喜: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

时间:2016-11-23 浏览:4582

    上个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写过《孔子的智慧》一书,他从《论语》中读出许多人生的智慧与趣味,大家不妨看一下这本书。中国古代所说的智慧不同于西方的概念,西方的智慧重在技术与谋略,而中国的智慧重在道德精神的建设。中国人的智慧是有境界的智慧,智者是知识与科学的体系,而仁者则是人文的体系,智者与勇者只有与仁者相结合,也就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才能造成完美的君子境界,才能将人生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西方学术将智慧仅仅理解成工具,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观点是不同的。国学的基本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方法,它的组成元素为儒家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道家的逍遥独立,禅宗的心灵自由,屈原的浪漫热烈。在地域上,它兼融南北,是一种多元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人文蕴涵极深,并且将学问与人生相结合。在各家各派的经典中,都有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可以培养我们的道德修养,增进知识,涵养人生智慧,造就完美人格。


一、儒家经典


     “仁学”“德治”的当代价值我们先来谈儒家经典论人生智慧。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古代政教一体,儒家思想对于主流从政思想是很重要的,汉代独尊儒术,以儒学治国。宋代有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要传承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儒家经典著作是主要的内容,是构成中国人智慧的基础。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从他的仁学思想中引申出来的。仁学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氏族血缘亲情关系及其观念之上的一种情理融合的学说,它以孝悌为核心,孝是对父母的敬爱,而悌则是对兄弟姐妹的友爱。《论语?学而》第一句话就体现了这种日常亲情与德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孔门历来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人生智慧首先表现在善于协调人际关系。《论语》中还记载,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孔子与他的弟子曾子明确提出君子以德作为与人交往的标准。而这种德行则是施政的基础,只要履行这些基本德行,政治与管理也就自然成功了。孔子还强调,德治还体现在忠恕之道上,是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想与观念。孔子还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就是说,君子要想成功,首先要让人成功,这种思想非常切合现代人所说的双赢策略,是一种协调人我关系的能力与智慧。《中庸》的领导智慧,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所谓中庸,就是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上都要有道德自觉与修养。是发自内心的道德素养。在做事的方式上能够各方兼顾,公平公正,不走极端。古代名臣与士大夫都以此为底线。正如孔子所言,仲尼曰 :“君子;小人反。君子之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之道从本体上奠定了人生智慧,蕴含深刻的哲理,这在当代管理学上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我们不能否认,近一百年中国学习运用得更多是西方式管理,对中国传统国学智慧的反思和整理非常之少。中国的传统管理与整个国学一道,往往被作为封建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加以批判,作为孔孟之道受到粗暴的伤害。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被看作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手段而被鄙弃,近代曾经辉煌的儒商被看作一个历史悲剧而尘封。一批又一批的政府官员与企业领导出国学习,回来便都大刀阔斧的根据西方模式和经验进行改革,对于自己的老祖宗不屑一顾。而现在许多问题正在慢慢显露,经济发展中忽视了人的存在,盲目追求冰冷的GDP数字,自然环境沦为牺牲品,社会中不均衡的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人们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幸福感越来越低。

    中国企业的普遍寿命之短也是近年来被普遍关注的现实,有关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仅为2.5年,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每天全国都有成千上万家企业倒闭。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没有找到适合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以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来看,盲目推行西方管理经验必然是不明智的。中国人重感情、重道义,追求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突然面对西方冰冷严格、对事不对人的管理制度,会有相当一段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在现在就必然会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紧张,更加影响企业的运作。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不能一味崇洋媚外,必须重视自己的国学遗产,其中包括国学中蕴藏的人生智慧与管理智慧。


二、道家经典


    “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再来看看道家经典是怎样论人生智慧的。老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一般认为老子先于孔子,曾为孔子之师。《史记》《吕氏春秋》等书都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另外,老子所从事的史官之职,使他对于宫廷内幕、政治面目及政治斗争深有了解。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老子养成了韬光晦尘、退隐自保的人生哲学。章太炎《论诸子学》就曾说老子“亦以怵化 于利害,胆为之怯,故事事以卑弱自持。所云无为权首,将受其咎,人皆取先,己独取后,实以表其胆怯之征” 。周时范蠡,汉初张良皆深通老子之术。可知老子是一个深谙世故、明哲保身的人。《老子》一书所揭示的帝王权谋之术,后来被韩非所看中,写了《解老》《喻老》,对老子的思想大衍发微,为专制集权统治者提供理论依据。老子论政治哲学与领导智慧,有这样一些内容:自然无为的政治理念。老子从天道自然的念出发,对于夏商周三代的文明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他在《十八章》中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在老子看来,天地是自然运转的,并不像周初统治者所说的“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它冷漠地依照固有的自身规律运转,而圣人只是将芸芸众生作为祭神用的草狗。如果说,孔子力图用仁义来矫正当时的人们的贪心,用大同社会来召唤人们的血缘亲情观念,那么老子则冷峻地指出,仁义的产生,本身就是远古淳朴民风失落后的产物,智慧孝慈这些人类文明的产物,都是人性毁坏后的结果。天地是自然运转的,仁义的产生,本身就是违背自然的。上善若水的施政策略。领导者的智慧与人格要素朴超脱一些,在施政上要善于与民休息,清静无为。在欲望的年代,老子更多的是提倡领导者的自身无欲与低调,倡导外柔内刚,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领导人物的清静自制,是很重要的人格修养,老子为此倡导上善若水的策略,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智慧。但是不争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智慧,老子实际上是教会人们一种很厉害的权术,即:“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第七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第三十六章》)后来韩非子从老子那里汲取了许多思想,成为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中的治国之道与君主驭下之道,《史记》将老子韩非子放到一起立传,是因为其中有共通性。


     老子论人生智慧,善于从长远利益以及相反相成的维度去告诫人们。老子认识到,春秋战国年代的人们,处于社会变迁的年代,急功近利,目光短视成为一种社会病,缺乏智慧的表现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此他屡屡指出,越是在躁动的环境中,越是要勇于激流勇退,切忌知进而不知退,否则会引来大祸。 


三、法家经典“法术势”对管理的启示


     再说法家经典中的人生智慧。在历史上,儒家与法家并重,构成治国之方略。法家强调法(李悝)、术(申不害)、势(慎到)三大因素对于领导的决定作用,其他道德等因素一概不考虑。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经典。韩非曾与李斯一起做过荀子的学生,在韩国一直受到冷落,于是潜心著述,总结了先秦时期法术势三派的学说,创立了作为集大成的法家学说。韩非不同意儒家的性善论与教化论,在他看来,人都是一些十分自私的动物,毫无道德良知,也不存在教育感化的可能性。对这种赤裸裸的自私之物,君主有没有办法统治呢?韩非的结论是肯定的,这就是用法术与权势来加以驾驭

     

     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不成器的子弟,父母训斥,他不改。乡里耆老劝导,他也不听。师长教育,他更是置若罔闻。但是一旦官吏依照有关法令率兵前来抓捕时,那个浪子终于害怕了,弃恶从善。可见,法制与力量才是唯一有用的教育。领导者必须有法术势才能成就事业,法家讲效率而不讲人情。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韩非的思想对于管理学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孔子与儒家的德治观有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它的人性论主要是性善论。这样的出发点无形中将道德荣辱观的作用无限夸大,看不到经济基础对于人思想意识与道德建设的作用。第二,在政治上,它将道德作用代替了法制与制度建设,有意识形态治国的特点,这样的话,制度的监督无形之中就被忽视了,这些与我们今天讲的现代民主与法制是立国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都是王道与霸道互用的,没有哪一个朝代单纯用儒家的德治管理国家。韩非曾讽刺孔子,说他的道德说教既然那么好,为什么打动不了大多数人,信徒只有七十人呢?可见大多数人还是凭着利益判断来行事,法制才是最可靠的。韩非的主张虽然有些片面性,但基本上触及了儒家道德说的要害,他倡导的法治精神,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与儒家道德学说、道家无为之治互补的。中国历史上管理得较好的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就是黄老之学、儒家之道与法家之治融合一体的,汉唐盛世也是如此。但是法家太注重功利关系,缺少人生道义,会使人生智慧流于短命,比如韩非的同学李斯为了私利,在秦始皇发兵韩国接走韩非之后,李斯将韩非残害致死,对于同门尚且如此,对于其他人更不会担当道义,所以,李斯在秦始皇死于沙丘时,屈从秦二世胡亥与宦官赵高的合谋伪造诏书,迫使扶苏自杀,图自保,最后也被赵高所杀。可见,聪明反被聪明误,是古今常有的事。国学经典当然远不止这些,国学博大精深,经典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我们这里只能讲一些粗略的内容。在研读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增强认识,培养人格,提升智慧,正如荀子所言:“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