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中小学礼乐文明》教材研发工作方案

时间:2016-05-06 浏览:425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丛书

《中小学礼乐文明》教材研发工作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将我国建设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应该经由我们的传承与创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活的文化。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在海淀区中小学系统深入开展,海淀区教科院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语文出版社启动了中小学礼乐文明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


一、 教材编写的目的、意义

1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礼的缺失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仁”、“孝”、“诚”等都是其中的关键概念。但当代诸多学者认为传统文化可以归结为一个“礼”字,这是中西文化相区别的关键所在。钱穆先生指出,“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得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离开了礼,中国文化就成了空谈。礼仪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到个人修养,人际交流,大到社会秩序,国际关系,都离不开礼仪的调节和引导。当今社会公德日益滑坡,家中孩子没有规矩,在家对父母颐指气使,在外对他人蛮横无礼。正是由于我们缺失了传统礼仪教育。编写一本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传统礼仪教材,向广大中小学生介绍中华传统礼仪,让学生通过这本教材的学习,涵养德性,美化人性,净化心性,做谦谦君子,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2. 编写权威礼仪教材,开展相关教育实践将成为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点和发展点。

传统礼仪教育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能够涵养学生的德性,影响学生的言行,进而医治道德滑坡的社会怪相,提升国民素质。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探索,开展了一些学术研究。 但不无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一套贴近现代生活,指导学生身心发展的科学严谨的权威教材。近年来,海淀区教科所展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建立了教育系统干部和教师的传统文化培训基地敬德书院,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现在教科所联合清华大学的专家学者与语文出版社的媒体精英共同开发权威传统礼仪教材,可以进一步指导已有的教育探索,并鼓励其他希望进行传统礼仪教育但苦于没有教材的学校开展教育实践,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弘扬国粹的创举。在这套教材及相关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探索海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思索精品课程建设,进而指导全市乃至全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充分体现海淀区作为全国文化教育大区的担当意识,为海淀区的教育事业提供创新点与发展点。


3.传统礼仪内外兼修,小学生应当努力学习,身体力行做谦谦君子。

传统礼仪的核心是,这也是传统礼仪的价值与魅力所在,并贯穿于所有的礼仪规范之中。敬即尊敬、敬重,它首先是真诚的,发自内心。其次,敬的对象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国家、民族、人民、自然规律、事业等较为抽象之物,前者可以称之为敬人,后者可以称之为敬业。无论是敬人还是敬业,在抒发敬意的同时都必然包含对自我的克制,谦恭的降低身段。传统礼仪绝不仅仅是一大堆条条框框、行为规范,而是与人的内心情感与修养密切相关的。传统礼仪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可以使外在显得彬彬有礼,更能够培养自身的美德与善心。就此意义上说,传统礼仪注重的是人格培养,它的培养目标就是有德行、敢担当、懂礼仪的谦谦君子。而这些规范由于其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特点,就使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开始得越早越好。古人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日出之光,腾跃而出,容易发扬光大;秉烛夜行,虽然志气可嘉,但年暮体衰,成就有限。为此,我们鼓励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早日接触传统礼仪,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二、编写原则

1.通俗易懂性

用接近现代社会,接近小学生生活的流畅通俗的语句进行解释,阐发,力图明白易懂。


2. 现实性

从传世已久的古代礼仪著作中采选出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仪条文,注重与当代社会的衔接,古为今用。课后设置思考问题与演练题目也应紧扣学生现实生活。


3. 直观性

图文并茂,配合详细的漫画插图或行礼照片辅助礼仪规范的讲解。让学生能够通过画面掌握礼仪规范,理解重点信息。


4.趣味性

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用贴近孩童生活,容易引起他们共鸣的案例加以引导。课后设置践行礼仪规范的游戏环节,力争吸引学生,人人参与,把礼仪规范落到实处。


三、 教材编写与推行的保障措施

1.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彭教授的科研团队,提供学术支撑,钻研经典文献,联系现实生活,撰写教材文本。


2.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具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院内有多位具有中小学教材编写经验的研究人员;教科所组织中小学一线教师及参与教材学习的学生分别举办教材论证会;安排进入实验校试用,修改完善教材;教材定稿出版后,推进教材在海淀区中小学使用。


3.北京市教育部直属语文出版社从媒体的角度,提供教材编写经验、出版推行经验。


4.一批海淀的中小学愿意为教材参与到教材编写的工作中来,愿意参与教材实验。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