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校园里如何长出健壮的思想

时间:2024-01-17 浏览:34

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 万霞


1.png


2023 年 9 月,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学习教育家精神 做至诚报国‘筑梦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重要指示实践宣讲会”在敬德书院成功举办。海淀区德育带头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获得者、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的万霞老师在宣讲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育人心得与教学经验。万老师认为:“我们要用中国特有的的教育家精神作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好的教育自然地发生。”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倡导处处是课堂,处处是学生成长的博物馆,教育发生在学生的足迹所至和人际关系所在。学校从学生需求出发设计课程与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真实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这种教育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输出,而是创造更多元的教育关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中,使他们期待的校园生活成为可能,因此才有了具有大家气质的学生的样子。我们努力用实际行动诠释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一、创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中关村第三小学实行的是班组群的组织结构。从空间上看,构成“单一教室 + 可组合共享空间”的形式,通过活动隔断板折叠或展开,形成 2 个或 3 个班级自由组合,需要独立授课的时候,这个就是三间独立教室,需要班组群活动时,这就是一个大的活动空间;从生活场景看,构成“班主任 + 导师”的形式,3 个班的班主任 +4至 5 位科任老师,这 7、8 位老师又都负责 15 名左右的学生,成为学生的生活导师;在学生年龄上,构成“同龄+跨龄”的形式,这一个楼层有 4 个班组群,既有同龄的孩子,又在一个班组群中有跨龄的孩子在一起生活,因此在这里学生就能提前感受到一个小社会,与不同年龄的人在一起相处;从学习方式看,构成“讲授 + 小组合作 +团队探究”、“分科学习 + 跨学科学习”的形式,形成多样综合的学习常态。


2.png在学校,我们既有 30 学时内的常规课程,也有跨学科的项目学习,还有跨龄学习的班组群大课。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是为学生提供在真实复杂的情境,鼓励他们解决挑战性问题。项目学习和群组大课超越了班级授课制的以“班、课、时”为局限的生态大课程,建立了“课堂—单元—学期—学年”的科学的学习链条。


我们组建了核心教师团队,研制了“中关村第三小学引导性课堂标准”,主要从“有问题有互动,帮助学生营造欣赏、包容、理解、尊重和质疑的课堂氛围;三个支点:真实任务、学习支持、学习评价;学习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真实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将学校的学习与儿童的生活进行最大程度的链接;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多元、多维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行为养成则是按照低、中、高三个学段,从六个维度“倾听他人、独立思考、分享表达、交流互动、团队协作、反思评价”给出了正向的、可测量、可观察的引导性标准。


为了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我们把每周的学科教研进行模块化,例如:10分钟专题研究:分享《学科德育》;10分钟学校重点工作:讨论“课堂引导性标准”落实情况;60 分钟核心课程:梳理核心课程(2节),重点进行分析和讲解;10 分钟故事分享:聚焦班级中“师生关系”的故事分享。这样不仅提升教师学科专业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每位教师的育人能力。学校就是这样,一直努力追求“人人都是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二、形成教育共同体行动


为了达成教育共识,形成家校社的四个一致:理念一致、要求一致、行为一致、语言一致,学校以安全、尊重、规程、责任、合作为基石,制定了七个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遵守的大雁积极行为。我们希望在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区这些教育共同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营造一个“行有规行同矩”,最终达到“心自由”的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生态环境。


3.png七个基本行为之外,为了帮助学生学会交往,我们还录制了一些友善交往的小视频,如:学会表达需求、学会求助、学会邀请、学会拒绝、学会道歉等等,利用班会课时间,请学生经历从模拟交往到真实交往的深度体验过程。我们一直认为,行为一致性,是一种约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共力的局面,让每个人可以感受到文明和进步。


为了便于家校达成统一的教育共识,我们结合社会热点和教育难点等,启动了“人生大课”。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传统文化传承,甄别真伪是非,理解、尊重与关爱生命,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科学而正确的媒介素养,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其精神成长等等。“人生大课”一般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启动,通过一个学期的项目学习由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地进行课程研究和实践,利用学期末的大队会进行项目展示。


4.png以“敬惜一粒米”为例:8 月 31 日晚上,邀请教育共同体所有成员观看一个 15 分钟左右的视频,起到理念引领作用。然后通过开学典礼启动“敬惜一粒米”项目学习,通过被窝夜读推送“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然后利用项目学习开启研究和实践。


像这样的人生大课我们设计了“寻找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长大我要成为你”“像你一样有担当”“过年”等等,通过人生大课,传递育人理念,达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共识,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我们想通过这样的人生大课,培养师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三、释放自主生长的愿望


有一次,一个安全出口的标识牌被学生打掉了。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我们会怎样解决呢?查监控、找到学生,对学生进行爱护设施和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方式可能有很多种。而我们采用了这样一种方式,在体育馆环廊处,为孩子安放了摸高器,因为我们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摸高,就像我们到公园里,看到柳树枝,都想去跳一跳、摸一摸,看能摸到哪一根,看谁跳得高一样,这是孩子的天性,需要为孩子找到一个释放天性的出口,这需要教师的育人理念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管”到智慧地“育”的过程。


2.jpg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育”的环境:


流浪集市:招募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把在校园里捡到的衣物叠放整齐,利用周五下午放学时间,推到校门口请学生和家长认领。


校园美容师:各班除了班组群空间的志愿服务外,还设有学校的志愿服务岗位,学生部向全校招募志愿服务者,利用课余时间去捡拾废纸、垃圾等。


5.png我们将学校的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进行整体规划与重构,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一些校园生活,其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就是——学生自主社团。利用周三、周四中午的时间作为固定活动时间,其他课余时间自己安排活动。


自主社团有四大自主原则:第一,人员自主,全校招募社团成员,社长负责制;第二,管理自主,社团规则、招募人数、活动场所申请

由发起人制定;第三,内容自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设置社团活动内容;第四,方式自主,成员协商社团活动形式与社团成果呈现。


开放、自主、共享的育人氛围,才会激活孩子的成长愿望。学校努力营造开放、自主、共享的校园文化让德育课程在学生群体中不断生长。


从没有一本教科书写满立德树人的标准答案,这需要大家在真实的生活中提交自己的答卷。学校要培育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需要帮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知识能力以及有价值的人生目标。让校园中 “迷人”的教学过程与“健壮”的学习内容结合,加上育人过程中生成的尊重、思辨、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锻炼,再与德育巧妙地融合,让孩子的思想更“健壮”,让好的教育自然发生。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