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从“第二个结合”看“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时间:2024-01-17 浏览:36

国家开放大学教授 | 孙福万


1.png


“两个结合”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的论述,大家都耳熟能详,论述“第二个结合”非常深刻,还通过十个成语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这些成语里面,很多内容都和儒家思想相关。在 6 月 2 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并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我们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就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道统”,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统”,这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最近出版的“马工程”教材中,又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这里更突出了“两个结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


毋庸置疑,“两个结合”其实是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各个方面的。习近平总书记九月九日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一封信,从六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就是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与教育工作、教师工作相结合的一个典范。这六个方面,可以说是“四有好老师”的一个升华,其中很多思想都是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习总书记这里讲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我尝试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从非常微观的方面做点话语分析。


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2.png


这个“我”字,从甲骨文来看就是拿着戈对付别人,强调的是自我和别人的关系比较紧张,必须要有势力保护自己,不然就可能成为别人的牺牲品。我考察过“我”和“吾”的关系,吾字上边是“五”,五是中间数字,后来就和中心、中道的意思相关联了。而对比来说,“我”可能就带有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思。庄子讲过“吾丧我”的话,由此最能体会出“我”与“吾”的区别。而在现代汉语中,“我”基本上代替了“吾”,这是很可惜的。从这个角度看,“大我”其实就是“吾”的意思,一个有“大我”甚至“无我”的境界的人,肯定就是有“至诚报国”“家国情怀”的人。这里“至诚”的思想,出自《中庸》,《中庸》最讲“诚”,所谓“不诚无物”。而能以“至诚”待人者,对于自己的“家国”,自然会有深厚的感情。我们知道孔子是爱国的,他离开鲁国和离开齐国的态度就截然不同,离开鲁国的时候走得很慢,离开齐国的时候则是“接淅而行”,也就是没有等到米饭煮熟,就出发了。


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儒家经典《周易》和《论语》,对“言行关系”有很多论述,特别强调言行如何保持一致。比如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他经常赞赏说话迟钝的人,而对滔滔不绝讲话的宰我就很不满意,经常批评。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古代称为“士”),应该对社会负有责任,是有强烈的使命感的。他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这里习总书记讲,我们老师也要向古代的知识分子学习,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说出来的话要能成为知识分子的准则,做出来的行动要能成为世人的典范。


三、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要到社会上做事的。我们肯定不是“愚民”“弱民”,而是要“智民”“强民”,让每个人都真正变得有智慧的人。而我们知道,中国的儒家是非常强调智慧的,有所谓“智仁勇”三达德的说法,孔子明确讲过:“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而《周易》则讲:“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这在教育中也有很多体现,“因材施教”就是儒家十分强调的。这里有个很著名的例子,子路和冉有提了个同样的问题,说自己听到一个道理是否就立即行动,孔子的回答就完全不一样。这些极高明的育人智慧,我们的确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


四、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勤学”是现代话语,古代则讲“好学”,《论语》里有个“六言六蔽”的理论,是孔子教导子路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共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很显然,在孔子看来,好学是一种最高的美德,甚至比仁德都要重要,因为一个人知道学习,就表明自己还有不足,这能避免骄傲的毛病,当然会持续进步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是一个多么“好学”的人呐!习总书记这里讲的“笃行”,就不仅是要求你学,而且要要求你去做了。“勤学笃行”,我的理解就是知行合一,学了以后应该贯穿到行动中去。对此王阳明讲,“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如果学得真到位的话肯定是行,要是行得非常明白的话就是知。至于“创新”,更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的生造。记得美国学者希尔斯很多年前写过《论传统》一书,非常明确地提到任何一种创新的东西,其实在上一代都有过,后人只是深化和拓展而已。孔夫子也讲“温故而知新”。所以一定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创新,我们老师的教育教学,也要本着这样的态度。


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仁”是儒家的核心概念,但到底什么是“仁”呢?《论语》讲“仁者爱人”,这当然是对的,但从“仁”这个字的本义来看,我觉得“感通”是其最核心的内涵。所谓“仁爱之心”,其实就是一个人要和别人有“感通”的能力。别人高兴你也能高兴,别人痛苦你也能流泪,培养孩子这样的“感通”能力或者和人的“共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培养孩子,不就是要重点培养这样的能力吗?按照程颢的说法,就是“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当然,我们做老师的,首先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一个老师如果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自然就能和学生发生“共情”,“乐教爱生”也就不在话下了。所以,这个“仁爱之心”,从这个角度讲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六、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天下”是中华文化独有的概念,二十大报告讲到“四观”,其中就有天下观,“六个坚持”也讲到了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天下”这个概念,按照现代话语来讲,“天下”其实就是全球化,我们应该有全球化思维,这是党和政府一直非常主张的。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应该也要有这种胸怀。因为,只有有了胸怀天下的心胸,才能转化别人;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真地“化人”。孔子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教师要有这种担当。习总书记在这里还讲到了“弘道”的追求。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都讲“道”,但道的内涵不太一样,其中儒家是更贴近于大众的,讲的是“中道”,更加关注在现世中修行、弘道。儒家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种“大同”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也是高度契合的。


总之,从“第二个结合”的角度来看习总书记讲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其中传统文化的元素是很多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最后,我还想再谈几点想法,作为我以上发言的一个总结。


第一,“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应该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领域、各方面的,而其中文化教育领域有其特殊性,在这方面要更加引起注意。我们教师,到底怎样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贯穿于我们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值得挖掘、值得反思的地方还是非常多的。


第二,“结合”是基于“契合”,没有“契合”也就不可能“结合”。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讲到,“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因此,在具体将“第二个结合”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时,一是首先要找到“契合点”,其次就要在“激活”上下功夫了。这是极端考验教师们的“功力”的。


第三,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从这个角度来讲,更需要我们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第二个结合”,特别是在我们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具体贯彻、大胆尝试。习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到了中国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我们教师也要站在这样的高度,“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3.png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