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红英小学礼乐文化教育的尝试与探索

时间:2022-05-25 浏览:16

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        ○ 张英超


早在 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也下发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的工作方案,由此,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重视可见一斑。


传统文化的概念是宏大的,涵盖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学校如果试图做到面面俱到并不现实,因此,需要找寻合适的抓手和切入点,按照学情,分学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此链接学生知识能力、德育品质的塑造。而在众多领域中,礼乐文化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我国历代精英阶层追逐的人生理念,更是君子品质养成必不可少的方面。因此,红英小学将礼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化的着力点,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对其进行了教育实践与探索,收到了较好效果,在全国起到了礼乐教育的示范作用。


一、礼乐文化与学生品学德行发展的密切联系


明礼知品行,懂乐知修养,晓射知技巧,下棋知谋略,尚书知底蕴,算数知能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厚实的传统文化对人个性、品德的涵养作用,不可一言以蔽之。礼乐文化倡导尊重人的价值,社会稳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好符合人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古以来,学习礼乐文化对人的精神和社会道德建设一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孔子对西周礼乐精神进行了总结和恢复,后渗透于儒家思想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弘扬礼乐文化,对传承发展儒家文化,维护主流文化正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儒家十三经中,对“三礼”有着集中展现。《仪礼》《周礼》《礼记》三本典籍,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礼数进行了细致的规范和定义。礼和乐在广义和狭义上,可以分成两个概念:广义的礼相当远人类社会的全部制度规范,包含了乐,因为音乐之所以成为音乐,必须符合特定规范;狭义的礼是对人的言行举止的合理要求,而乐则是指音乐。就是在特定场合的演唱、演奏。所谓“礼以别异,乐以和同”,故而与礼并行。


全面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终生发展有颇多益处。弘扬礼乐文化,其实就是传承儒家文化精髓,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学校如果能将课程与活动结合,不断挖掘礼乐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课程促成长,以活动促提升,不光能够更好的丰实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也能在礼乐文化的浸润中,端正学生品行,培养学生良好情操。而这,也是素质教育对 “培养人”这一要求的具体展现。


二、礼乐文化教育的尝试与探索的实践案例——以海淀区红英小学为例


红英小学是海淀区礼乐教育课题组核心骨干学校,学校办学重细节,抓道德细节教育已有十余年的历史。2019 年,全国礼乐教育实践探索研讨会暨《小学礼乐文明教育》地方教材发布会在红英小学召开,而后红英小学又继续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乐教育课程和活动。


2.1 红英小学礼乐教育课程的目标


正所谓 “童蒙养正,圣功也”。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和道德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身心健康,内外兼修,品学兼优,德行兼备的谦谦君子,是学校开展礼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开展礼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把“学业基础、行为基础、实践活动和兴趣特长”作为抓手,努力培养学生明秩序,守规则,建立彼此尊重、互利互让的氛围,引导其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以此养浩然正气,树时代新人。


2.2 学校礼乐课程的具体推进策略


文化教育示范课集中开展。学校共设计了七节集中礼乐示范课。其中包含礼仪课《坐立行走(一)坐立》、《授受之礼》、《饮食之礼》、《礼主敬》。以及乐教课《琴以修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传统乐教·箜篌赏析》。借助学校教师团队专门打造的礼乐文化教育校本读本,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礼乐知识,并在课上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创设礼乐情境,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习得外在礼仪规范,涵养内在心性。


经典重读拓展文化视野。学校在设计课程时,不光考虑进了学生外在礼仪规范的涵养,还综合考量了学生内在文化修养的积淀与塑造。通过诵读《弟子规》的活动,以文化人,引导学生在诵读经典、品味经典,与经典对话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古人的礼教智慧,拓展文学文化视野,从而用《弟子规》约束自身行为,以礼修身,向厚德载物、行正身端的君子气质、君子之行靠近。


艺术活动与礼乐教化相互结合。学校还通过教习学生诗乐舞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冠礼”,“居座”,“ 行稳”等礼仪常识,让学生正容体,知进退。教弹古琴、箜篌等古代器乐,让学生感悟内心宁静,涵养儒雅气质。礼射则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集体活动中,锤炼动静有度,坚毅稳重的君子品质。


服饰装扮的复古“回潮”与文化渗透有机结合。学校在开展礼乐教育时,除去集中的课程,还通过一些“软性”元素,对礼乐文化进行渗透。比如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汉服,了解各朝代传统服饰和发饰装扮,并进行亲身体验,由此来展现古老文明国度的文化魅力。在举手投足间,在耳濡目染中,学生举止逐渐大方,气度日趋儒雅,行为更加规范。


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摈弃传统的灌输和说教,让学生寓教于乐,学有所得。可以说,以红英小学为代表的的礼乐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仪式教育,规则教育,更是融思想教育、艺术教育、审美教育、体育育人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教育。


三、红英小学礼乐文化教育经典案例经验的反思与借鉴


礼乐教育,作为是传统文化学习的鲜活载体,指向综合育人。四个维度的礼乐教育策略,既有内在的熏陶,也有外显的体验,四者有机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海淀教科院吴颖惠院长认为:“礼乐活动展示是充满活力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礼与乐是学习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可以将传统文化的道德内涵与行为规范完美地呈现出来。”红英小学作为全国礼乐教育的先驱,在实践中探索,成效显著,真正做到了让礼乐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新焕发教育生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诗礼乐舞是中华礼学重要的表现形式。学习礼乐,其实就是在与儒家文化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学校利用创新性的课程,带领学生走进礼乐文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解文化知识,丰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进而成为有规矩,有正气,有分寸,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这都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知行合一,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充分诠释,更是在育人目标、 教育内容和教育路径上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妙相契。


当然,受限于学校教师水平和队伍素质,礼乐教育在边远落后地区推进其实有很大难度。因此,这也成为了这种文化传承教育方式的一种区域局限,在未来,如何挖掘出更适宜全国范围内的、大众化的礼乐教育课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淑兰 . 新时代的礼乐教育如何实施 [N]. 中国教师报 ,2019-12-25(013).

[2] 林元昌 . 论儒家的礼乐文明及其当代价值 [J]. 朱子文化 ,2019(06):24-27.

[3] 韩伟 . 论中国礼乐精神及其呈现 形 态 [J]. 西 北 师 大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版 ),2019,56(05):75-81.

[4] 朱 晨 岚 . 论 立 足 音 乐 教 育 复兴 礼 乐 文 化 的 对 策 与 措 施 [J]. 戏 剧 之家 ,2019(35):146+148.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