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以教育智慧培育文化自信

时间:2022-05-25 浏览:22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蒋忆红


1.png


作者简介:

蒋忆红,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教师,教龄 31 年,高级教师,德育主任。曾获得“海淀区教育系统宣传先进个人”“海淀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承办北京市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实践研讨会;2017 年 11 月,承办北太学区“少年追梦正扬帆,明志笃行能致远”北太学区经典共读表彰暨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北京《传统文化德育教育》首批学术委员会成员。


获 奖 感 言

有幸获得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的称号。面对荣誉,心潮澎湃,感谢领导、同事们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与支持。多年来,我致力做一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探索者和传播者,为启发提升学生的智慧和素养尽绵薄之力,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滋养学生成长,根植学生心灵;希望为祖国培养出一代代有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中国人,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png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三尺讲台,三十个春秋 , 我先后担任中学美术教师、小学大队辅导员、德育主任等职,在德育管理岗位工作了 20 年,始终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要求,引领全校师生广泛开展各项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增加师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育人之道,以德为本


德育教育中,我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选择德育资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开展教育专题培训,聘请专家走进校园从《论语》《中庸》等中华经典的角度,解读“校训”、《小学生守则》、公民义务,用中国文化视角解读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每学期开展《翰墨书香 手书经典》书法比赛,每年开展《交大附小诗词大会》,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古典文化,吟诵中华诗词的兴趣,同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校每天开展兴趣社团:书法、国画、合唱、武术、太极拳、手工编织、面塑、评剧、象棋围棋等,让学生在兴趣活动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抓住传统节日、纪念日契机,通过班队会、国旗下讲话、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德育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端午节包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节敬老,请爷爷奶奶走进校园讲那过去的事情,清明节学习先烈英雄主义精神,冬至日开始手绘“九九消寒图”,元旦辞旧迎新做好下一年规划……


我努力改进和拓宽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立德树人,修身育人,在润物细无声中育人成长。2018 年,作为首批学术研究委员会成员,参与了北京出版集团《传统文化德育教育》系列教育丛书的编辑和整理。


二、课题引领,以研促教


3.png在北京市十三五《以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学习方式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中,我设计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终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规划校园生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传统、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健康,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传递给学生和每一个家庭。梳理学科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 对校本活动进行资源补充,改进和丰富学校德育途径,优化学科课程,植入国学经典、诗词、书画、戏曲、节气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素材内容,陆续将这些课程纳入到学校的各个学科教学中,同时在校园生活中增补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活动内容:如自编体育活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推拿》,审慎并积极增补中国式生活内容:《中国节日》《传统节日》《中国数学故事》《节气文化》……让学生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体悟中华民族精神。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学生健康导行手册》、《交大附小智慧养育生命系列丛书》《自编智慧养育生命系列读本》《24节气》、《黄帝内经少儿启智读本》等,由我担任主要责任编辑工作。2014 年 3月、2016 年 5 月、2018 年 5 月此项课题共召开三次市级现场会,其中 2018 年《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实践》现场会,我负责的课题组具体介绍了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的经验,向社会展示了学校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格局。此课题获得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


2016-2017 年,我参加北京市教委委托什刹海书院组织开展的中小学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并担任课题《诗词欣赏、诵读与创作在小学的实践与研究》的主持工作。学校实验班开展《古体诗创作》、《诗配画》等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实践,每年组织“交大附小诗词大赛”,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内容涉及 200 多首古诗词,比赛形式非常多样,入围赛、淘汰赛、决赛、飞花令……诗词大赛现已成为我校的传统项目,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让大家领略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巨大的艺术魅力。2017 年,我承担并完成了海淀北太平庄学区《经典共读表彰暨传统文化推广活动》的组织和筹备工作。


2018 年,我校加入第二批海淀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校,我组织老师们陆续开辟了中草药种植基地,在校园里种植中草药,有蒲公英、桔梗、甘草、射干、紫苏、黄芩等十多个品种,在课堂上学有趣的中医药知识,请北京市西苑中医院主任医师进校,给师生进行健康讲座,我借助学校栽种的山楂树和石榴树,每年开展“丰收节”活动,一起采摘,一起动手做酸甜的山楂糕,配制驱蚊避暑的小香包等等,用这样的方式体会劳动和丰收的快乐,体会平时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勤劳作的见证,同时也带动更多的孩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校园文化建设


4.png创建人文校园,把课题中的元素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融入校园文化,我发挥自己美术专业特长,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设计绘制长达 30米的春夏秋冬壁画墙。在走廊柱设计 24节气画,形成交大附小特有的传统文化墙。在楼道文化中,引经据典解释校训中的词语,用不同的书法体展示校训文字,在操场上设计《春夏秋冬》跳房子,墙面象棋、24 节气投掷器、室外书法练习区,每年从冬至日开始,师生开展“手书暖冬”----设计、 制作、 描绘“九九消寒图”活动,带领大家走进中国古代文人的世界中,进一步感受中国美学在隆冬季节的体现。我多次承担中国传统文化公开课,不断尝试和语数老师一起完成“合作课”,如和语文老师共同完成五年级“墨梅图题诗”,和数学老师完成“灯笼”并在市级现场会上进行展示。近年来,我已多次在全国兄弟学校、国培计划学习班上进行校园文化创新的经验介绍,先后接待美国德克萨斯南方教育代表团、美国孔子学院、新加坡育德小学、港澳友谊校和全国各兄弟院校参观交流,2016 年暑期出访英国伦敦,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影响力。2019 年在海淀区教育新媒体联盟沙龙上,我进行了《讲好温暖教育故事》的经验分享,被评为海淀区宣传先进个人。


我庆幸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三十年风雨,我把青春留在了海淀教育这片最美的热土上。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