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学刊

关于“非遗进校园”本质意义和学理表达

时间:2019-12-05 浏览:528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非遗进校园”活动也在全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以海淀区为例:海淀区自2013年以来,在区文化部门的主导下,在教育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坚持每年由相关学校轮流举办“非遗进校园”成果展,目前已经形成规模效应,至2018年海淀区“非遗进校园”已经覆盖65所中小学,惠及学生已经达到85万人,这无疑是非遗保护工作结出的丰硕成果。那么“非遗进校园”的本质意义是什么?我们对“非遗进校园”应当做出怎样的学理表达?因此,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期与同行们共商。

一、“非遗进校园”的本质意义

雒树刚部长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行的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出:要“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支持非遗活动进校园,非遗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发挥非遗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积极作用”。这段话传递出来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要“推动非遗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显然,今后一个时期,“非遗教育”将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且需要逐渐使之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因此,准确定位“非遗进校园”的本质意义,将会保证这项工作永远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我个人认为,“非遗进校园”的本质意义是为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学生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充分了解和体会中华民族人类祖先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从而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敬畏心,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担当起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1.“非遗进校园”源起于非遗宣传传播

我们常说:不忘初心。因此我想回忆一下“非遗进校园”的最初情况。可以这样说,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与“非遗进校园”活动是同步推进的。2005年6月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正式启动,2006年北京市的学校就有了“非遗”的身影,当时进入的校园,不仅有大学,也有中小学。当年北京市非遗保护工作办公室编辑的《北京非遗工作简报》记载过这样的信息:《“宣南文化清华行”异彩纷呈》,介绍了京剧、抖空竹、天桥中幡、白纸坊太狮、古彩戏法等非遗项目进入清华大学的情景;《大兴五音大鼓走进首都师范大学》,记录的是大兴五音大鼓进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进行展演展示的情况;《北京琴书在宣南后继有人》,介绍了北京琴书走进北京新世纪小学,由关学曽老先生弟子刘砚声开办北京琴书培训班的情况。该培训以校本课的形式进行,固定在每周三下午教学生演唱北京琴书。以上历史记录说明,最初“非遗进校园”的基本思路就是推动非遗的宣传展示和传播,进而将其转化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认识和领悟非遗的深厚魅力。当时开展“非遗进校园”,主要是从非遗宣传展示传播的目的出发,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目的性。

t01be9ca640b1762246.jpg

       2.“非遗进校园”不排除传承人的产生

可以肯定地说,“非遗进校园”是实现非遗保护传承、培养后继传人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我们的学生中一定会出现终生投身于非遗事业、一直致力于非遗传承的“非遗传承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不是说,现阶段就把培养非遗传承人作为我们的既定目标之一。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阶段,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只是学生众多的学习内容之一,甚至不可以简单强调为“重要的”的学习内容之一。“非遗”对于某些有着强烈兴趣、有着基础条件和悟性、有着终身从事某种非遗传承的学生也许重要,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它只是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构成条件。因此,此时谈“非遗传承人”为时尚早。记得去年我在首师大附中接触到一个案例:该校传播的“陶艺”这一非遗传统美术类项目,在已经毕业的七八届高中毕业生中,只有一个人最终报考了大学的“陶瓷专业”,愿意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但实际上,在今后其毕业择业时,还可能面临多种选择;即使真的以此为业,也还会有因收入或其它因素而放弃专业所学的可能。

“传承人”尤其是“代表性传承人”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传承人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师带徒的形式进行,需要师傅口传身授方能实现,且这种传授需要“一对一”地进行。过去学徒尚需“三年零一节”,且出徒后尚需多年的打磨历练,有的技艺没有十年八年也未必能掌握其真谛所在。因此,单纯地从“培养传承人”来定义“非遗进校园”,或不合理地强调其重要性,我认为都是不准确的。

从这样的意义出发,我认为:如果非要从培养传承人的角度去说,“非遗进校园”的准确定位,应是播撒“传承人”的种子。因此从若干年后“非遗进校园”的成果中,并不排除有些学生会成为未来的传承人,会成为大国工匠,成为工艺大师,甚至成为我们国家极其珍贵的“代表性传承人”。

       3.非遗进校园的实践成果需要时间检验

从2006年开始,我国“非遗进校园”工作不过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且目前“非遗进校园”的发展并不均衡,真正像海淀区这样,在行政辖区内已经形成规模效应的仍然凤毛麟角,大多数参与“非遗进校园”的学校仍然处于星星点点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非遗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成为每个学生在学生期间必学的内容之一,尚需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我认为:对于实现“非遗进校园”最重要的入手处和最佳途径,就是通过宣传展示、互动体验,激发起学生们对非遗资源浓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非遗进校园”最直接、最实际的意义,就是开启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点燃学生对丰富多彩非遗资源强烈的兴趣点。以非遗资源所蕴含的独特魅力,无论对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足以激发起学生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而“非遗进校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点燃、激发并培植这种兴趣。我以为这才是“非遗进校园”的重点所在。

那么,“非遗进校园”的意义何在?我认为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非遗进校园”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进而不断地扩大非遗的社会影响力。

在这方面我想强调一点:非遗作为活生生的文化遗存,一直存在在民众之间,它并不是某些人眼中的“老古董”,也不是被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远离人民的生活。只是因为生存空间的变化,它不得不以其独有的活动方式,独有的生存模式,独有的传承规律,活在自己独有的环境中。因此,某种情况下,由于某些外界生态的变化,造成过多对非遗项目不恰当的干预,甚至造成非遗资源因不可抗的外力而改变,将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IMG_7063.jpg

第二、“非遗进校园”有助于学生感知人类祖先的聪明才智,生成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心和神圣感,唤起学生参与非遗传承保护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第三、“非遗进校园”有助于学生认知非遗产品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追求甚解、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第四、“非遗进校园”有助于展示“非遗”的神奇魅力和风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一点非遗技能,实现播撒未来“非遗传承人”种子的目的。

“非遗进校园”要遵从其内在的规律。现在“非遗进校园”总体上仍处于一种追求效应的状态,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和境界。因此,其间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传承人的授课能力、校本教材的编写、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的规范,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非遗进校园”的学理表达

涉及教育,总要研究点学理。我认为,为了传承好祖国的文化遗产,认清“非遗进校园”的本质属性,把握好“非遗进校园”的工作方向和实施效益,有必要对“非遗进校园”做出一点学理表达。我不是这方面的学者,只是有这样的想法。

所谓学理,即学习内容所应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那么,我们应当对“非遗进校园”做出怎样的学理表达呢?我认为有四个方面应当是我们在“非遗进校园”过程中认识和认真遵循的基本原理和规范标准。

第一,“非遗进校园”的本质意义。

“非遗进校园”的本质意义是为了让学生认知人类祖先的聪明才智,领悟文化遗产的深厚内涵,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充分认识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传承保护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意识。

第二,“非遗进校园”的原则规范。

“非遗进校园”的基本规范是让学生深刻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过程和个性特征,准确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风貌和内在价值,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和发展性,深刻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

第三,“非遗进校园”的运行机制。

“非遗进校园”的运行应是由非遗管理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同商共管,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和资源优势,有效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示范指导作用,促成学校基础教育与非遗教育的协调融合,摸索完善“非遗进校园”的运行模式。

第四,“非遗进校园”的教育方式。

“非遗进校园”应当遵循非遗项目的特有规律和个性原则,建立和编制非遗项目各自不同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强化推进非遗教育互动体验和动手动脑的思路模式,提升非遗教育的绩效质量和评价体系。

相信在加入了理性化思考和规范化管理之后,“非遗进校园”工作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IMG_6887.jpg(编辑:高丹)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 副主席  |  石振怀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