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播奖∣文以载道,化成学养 ——关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1-10-27 浏览:322

 编者按:


第三届海淀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共评选出36名获奖者,获奖的干部、教师们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播火者”  “实践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兰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奖  获奖者


兰玲,北京市十一学校文学教师,文学博士,党员,教龄10年,直升高一备课组长。2020年获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荣誉;2019年6月获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二等奖——《传统文化中的“孝”》、海淀区“风采杯”(第三届)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展示一等奖、海淀区“风采杯”(第三届)语文学科原创试题展示 一等奖、第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写作指导特等奖。

 

获奖感言


文以载道,所载之道在乎千载之间,在乎师生共学之时,在乎读书、悠游、端居之际,亦在乎一己之心之行。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言之有据;明事与时宜,鉴古不泥,和而不同。


化成学养,所化之法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郁郁乎文哉,非能一日千里,非能期年而就,“材料累积而愈多,知识则与时以俱新”,传统与当身现代种种问题,贵有亲切之联络,方为通达。为师、为学,不可不勉!



在我校整个课程体系中,跟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课程、活动可以说是相当丰富,全方位覆盖。除了人教版教材中必修、选修中古代诗词文的相关篇目之外,还有《先秦诸子散文欣赏》《古代诗词欣赏》等专门的选修课程。另外还开设有专业性、研究性较强的高端课程、大学先修课程,比如《中国文学传统》《语言学和文学概论》《中国古代史》等。


我自承担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以来,不断在思考如何有效、有用、有趣地实施课程教学,让学生除了获得知识上的拓展以外,能够浸润其中、化成学养,慢慢具备对传统文化探究的热情、专业的研究视野和方法、通达的胸怀、贯通的视野。就自己在这类课程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写下一点吉光片羽式的随感,拉拉杂杂,不成体系,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尚在摸索,并无定法。


一、对于这门课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化史》这门课最大的特点,可以说它是没有边界的。所谓文化的定义,本就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很难有一个公认又具有普遍性的界定。但正如庄子所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对于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述穷尽的范畴,反而不如将它的边界设置的模糊一些。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从这个认识层面来讲,我们这门课最不能上的有局限性。不可谈饮食就只谈吃什么,不妨看看文学作品中的饮食雅趣。谈科举不可仅谈制度本身,是不是还可以看看考中了科举的、终身在科举之外徘徊的各类人最真实的情感流露,看看科举这种考试经济(包括对印刷出版),对士人的文化品格的影响。谈建筑,现在的学生“周游列国”,见多识广,是不是也可以着眼于中西建筑的对比,来看看,同一时代坐标轴上,中西不同的美学思潮等等。我们不能把广博、有趣的东西,仍然上成了单调的、死板的、狭隘的应试课程。


所谓“文化”者,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本就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以有化成之功,是在生活、行为点滴中,潜移默化感染的品味。我想,我们不妨在上课时,多一些品味,多一些浪漫,多一些天马行空,多一些相互勾连,多一些调调,而少一些按部就班地梳理教材要点。这既是我本人很享受这门课的原因,也是在课程中我带领学生感悟文化的初衷。



二、关于课本的运用


既然有了前面的认识作为基本方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有了“底气”。《中国古代文化史》课本本身就像是指路的明灯,是错综头绪上的“纲”,还是要以之为蓝本来作为提纲和底稿的,但是仅仅拘泥于课本,似乎就不足以支撑起整个知识体系,要达到高层次的学术素养,就更无法“尽信书”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基本上使用了“鼎”的格局。“三足而二耳也”。三足者,课本、学术专著和论文、史料补充也,试图建立更为厚重的知识基础。二耳者,参观体验、研究课题也,以期在课后余音袅袅,能让学生进入到历史文化情境中有个体的体验感悟,能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做一些相关主题的小研究,真正把文化和学术变成自我成长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格局,三足成其重,二耳促其深,把这门课扎扎实实走下去。记得去年有几个学生,做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研学论文《中国古代建筑的命名艺术》,专门来谈宫室建筑和园林建筑如何命名,为了将这个论题做下去,几个人将故宫和苏州几个名园中的名称整理一遍,又一一查找出处,将涉及到的原典如《论语》《周易》《诗经》和诸多文人文集,挨个排查,最后统计出详实真实的数据资料作为研究的基础。还有做茶文化研究、牌坊文化研究的,也都很有意思,不见得多高深或者多专业,其间的趣味还是有的。这样的参与和研究,绝对要比我们的课本、我们的课堂,对学生来讲更有意义。


要做这样的提倡,首先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寻找、整理、筛选、运用材料。因而,我对课本的内容顺序做了很大的调整。


第一节一定要从《书籍制度的演变》讲起,但是又不能让学生只看看古书是什么样的就够了,于是,把与“书”相关的藏书楼、图书分类方法、各种目录(官修、史志、私藏)、大型丛书类书的使用方法,或多或少都给学生讲一讲,“辩章学术,考镜源流”做不到,最起码先在“学问”的门口窥探一下。查找、占用和使用资料,既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更是纠正学生“无根据乱说话”最有力的工具。正如很多目录学家所言,首先还是要摸清学问的门径。有了这些理性的认知,师生再一起用柔软泛黄的纸页,线走龙蛇,笔题小篆,亲手做一本自己专属的线装书,郑重地在封面上写下自己的集名、字号等,就是切实地对文化有了“触感”。这可能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最喜欢的一个环节了。


“科举”“职官”“行政区划”,定是要放在一起讲的,因为这几个基本且重大的政治体制,乃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相互勾连,方能见出时代全貌。



三、关于这门课的培养目标


对于这样博大精深的课程内容来说,面面俱到纵不可取,但无统一的灵魂,也会让学生如坠云里。姑且把它粗浅地概括为“无根据的话不说”“无理性的批判不要”“不客观的热爱不取”“不厚重的学问不做”。这是我们上第一节时,师生共同的约定,也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的目标或者说是底线。能否完全做到暂且不论,但是希望我们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好的学术品质,学成扎实的基本功。


“无根据的话不说”。不做空洞的观点阐发,不以“我认为”为表达的开头,不空谈,不妄谈,以史实为依据,多读书,读原典。要能够理清楚各个历史时代的顺序和关系,能够准确把握一种文化现象在每个时代的典型特征,能够形成相关联知识点的历时性思维。我们应该重视知识记忆,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一砖一瓦,哪有高楼大厦。


“无理性的批判不要”。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缺一不可。对相关文化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历史影响进行合乎历史史实的梳理和评价,放到历史情境中看历史的问题,回归文化情怀谈文化,能够辨证的看问题,批判也要讲道理、讲逻辑。在前两个基础上,畅所欲言,大约也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不客观的热爱不取”。日久而生情,不仅见于人之间,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所研究的学问,自然都是自己的好,于是盲目地鼓吹古人这也好、那也好,恨不得觉得我懂了些古代礼仪,就想让大家都拖着“被体深邃”的深衣三叩九拜地回归古礼,更是要不得的。殊不知,任何文化的产生都有与之相配套的社会环境,如果那个大时代都已经过去,难道我们还执着于附着于时代之上的皮毛?“经记载流传以迄于今者,只可谓是历史的材料,而非吾侪今日所需历史的知识。材料累积而愈多,知识则与时以俱新。历史知识,随时变迁,应与当身现代种种问题,有亲切之联络。历史知识,贵能鉴古而知今。”如何将历史材料转化成历史知识,鉴古知今,确实是我们这门课的一大要务。


“不厚重的学问不做”。说到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思考思考再思考。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如果不做自己的思考,到最后可能是两手空空、泣涕涟涟。我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要带着自己的知识结构图谱、读书笔记、课堂讨论资料来,有能和别人对话的可能性,才有资格分享自己的智慧。课前读,课后写,课上说。学好这门课是个艰难又漫长的过程,能坚持下来的都是勇者。


我想当我自己把这样一些原则性、方向性的东西想明白了,至于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万变不离其宗,无招胜有招,无非是上课讲授、学生研讨、参观考察、研究表达、浸润思考、动手实践等形式穿插交叠而行,根据每章的内容去选取相应的形式。



供稿:敬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