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根源与创作构思——《原道篇》《神思篇》解读

时间:2024-04-16 浏览:17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袁济喜


1500多年前的经典,在我们面前徐徐翻开。4月9日下午,《文心雕龙》研读课程第二讲开讲,袁济喜教授带领大家开启《原道篇》和《神思篇》的学习。


之所以先学习这两篇,与这两篇的地位相关。《文心雕龙》的体系是:前五篇为总纲,之后二十篇是文体论,二十篇是创作论,四篇文学史论与作家论、鉴赏论等,最后第五十篇是全书总序。在《序志》篇中刘勰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原道》篇是总纲性质的“文之枢纽”的首篇,也是全部五十篇的首篇,旨在论述文学与文化现象的根源,体现出刘勰提纲挈领的思想方法与批评原则。所以解读《文心雕龙》,《原道》篇至为重要。


《神思》篇是创作论的首篇,集中探讨艺术构思的关键性问题,艺术构思问题在刘勰看来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枢机,为创作论的总纲,《神思》篇以下创作论各篇都与此篇相关。但“神思”这个概念并不完全等同于艺术构思,因为艺术构思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如谋篇布局等问题并未在《神思》篇展开,确切地说,《神思》篇主要论述的是创作思维的特点、类型以及为此而应该做的种种准备,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的蕴涵。


《原道》篇从内容到文字阅读起来相对比较古奥艰涩,袁老师提到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说的《原道》篇“其说汗漫,不可审理”,以鲁迅先生阅读尚且有如此感慨,来安顿大家面对经典的忐忑之心,告诉大家不要苛责自己,慢慢领悟即可。另一方面袁老师谈到经典的意义在于简要的文辞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勉励大家读经典需要细细品味。之后逐句给大家分析讲解。袁老师总结《原道》篇有三个地方要把握:文学来自于何处,依据古老的《周易》三才说加以解答;文学之美的源泉是自然之道的彰显;儒道佛思想对于文学活动的支持。


图片


袁老师谈到,要注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刘勰的观点有些是需要传承的,有些需要谨慎地审慎地分析、进行取舍。同时,我们要建立自主的中国知识体系,刘勰的《文心雕龙》体现出古人既有的智慧和传统的思路,《原道》篇中他对文学的起源问题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文化智慧、立场和框架。中西文论的思路是不同的,袁老师提到西方文论和美学开山之祖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及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其中体现的西方文论的立足点是天人两分、主客两分,认为主体是对客体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等古希腊著名哲人认为审美观念是从客观外界学来的,认为文学是客观事物的模仿。以刘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论强调主客不分,天人合一,把人放在天地之间,“性灵所钟,是为三才。为五行之秀,太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对于主客关系,刘勰所处的时代强调情物交融,唐宋禅宗兴起,更是强调心即是物、物即是心,主客一体化。通过《文心雕龙》可以了解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固有的思路、范式,这是我们自己文化的知识体系。由此,中西方文论可以互鉴,各有所长,各美其美。现在,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论受到很多西方文论家的欣赏。


刘勰在《神思》篇中谈到“神与物游”,精神和物象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袁老师提到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说的“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情景交融是中国美学的特点,这仍然是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思想。谈到灵感,袁老师同样也提到西方文论从柏拉图开始对灵感的理解与神谕说、天启说相联系,柏拉图认为当一个作家达到灵感状态时就被神控制了,所谓“神灵凭附”。刘勰认为作家构思尽管到了灵感的阶段,神、物彼此不分,甚至近乎于迷狂状态时,创作也不是无意识的,也要受到思想感情的管控、辞令的驱使:“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这也是中西方文论的不同。


袁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将文学、美学融合在一起,有中外文论对比、古今继承与发展关系分析等等,给学员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体系与思想启迪。三个小时的学习,学员收获满满。刘勰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天文斯观,民胥以效”,圣贤所著的华彩万章的经典一直在那里,需要我们心心念念,手不释卷,去体悟自然之道,体悟我们的文化之根。


图片
图片

供稿:敬德书院